對于lntel的産品,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CPU處理器,畢竟英特爾自從發布了智能酷睿系列處理器之後,在民用級CPU處理器産品市場中以其卓越性能占據着龍頭的地位。而其實在電腦整機套件市場裡面,英特爾的NUC迷你主機系列也是擁有非凡的影響力。
NUC是英特爾推出了迷你型準系統台式PC,其最大的特點在于采用了高度聚合集成硬件架構套件,讓整個電腦硬件平台能放置于一個超小體積的機箱,并且由于主要的核心性能硬件已經闆載于主闆并安裝在機箱内,用戶隻需要購買内存和硬盤就可套件成為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迷你PC主機。
英特爾的NUC系列的産品細分也如同其酷睿系列處理器一樣豐富且廣泛,既有面向一般商用及辦公應用領域的,也有搭載高性能配置主攻遊戲體驗,并且産品多以峽谷命名,而其中冥王峽谷、幻影峽谷更是英特爾在遊戲NUC産品的标志性系列,特别是首次新增搭載獨顯的幻影峽谷,雖然機箱體積增大了不少,但性能方面,特别是遊戲性能上得到非常大的增強。
在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在民用産品市場中完成普及後,英特爾也帶來了NUC系列的叠代更新,讓NUC系列主機也完成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硬件升級,并且更是第一次将英特爾自家的獨顯ARC銳炫顯卡加入其中,搭建出真真正正的“3I”平台,即在CPU、GPU以及主闆芯片上均來自于英特爾,這就是我們今天進行評測的,來自英特爾NUC系列最新産品——IntelNUC12Enthusiast。
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開箱
目前已公布的搭載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的NUC主機共有四個系列:IntelNUC12Extreme的“DragonCanyon”(飛龍峽谷);IntelNUC12Enthusiast的“SerpentCanyon”(蝰蛇峽谷);IntelNUC12Pro的“WallStreetCanyon”(華爾街峽谷)和IntelNUCX15的“AlderCounty”。
而我們獲得的是IntelNUC12Enthusiast的“SerpentCanyon”(蝰蛇峽谷)。外包裝采用了相當特别是的類菱形切面的對稱七邊形硬紙盒包裝設計,整體采用了磨砂啞光黑作為主題顔色,前後側面則印上了蛇鱗紋理花紋,也呼應了蝰蛇峽谷這一産品名稱的寓意。
包裝左右兩側壓印有藍紫雙色漸變的“IntelNUC”字樣,而包裝正面中央貼有六邊形銘牌,銘牌中央位置則是以藍紫雙色漸變光環内以白色字體印有“intelARC”的銳炫顯卡字樣,在磨砂亞光黑背景的映襯下宛若霓虹燈的亮燈效果,尤為亮眼。
包裝打開方式也非常特别且具備儀式感,将印有“intelARC”的銳炫顯卡字樣一側的包裝作為正面,雙手扶着盒子頂部輕輕向左右拉開,然後你就能看到在包裝紙盒内IntelNUC12Enthusiast主機屹立在中央支架上,并且包裝紙盒内飾也采用了科幻感相當強的藍紫漸變條紋,增添了整體的視覺效果。
取出NUC主機及固定支架則能看到收納于下層的NUC主機配件,而配件包括了電源适配器、産品說明書、驅動U盤以及用于主機上背光圖案展示的背光蝕刻片等系列配件,配件也依照體積進行了布局設計,使其可以在如此精緻的包裝盒裡面也能讓各類配件有很好的固定以及收納效果。
而配件中,電源适配器采用的是來自LITEON,型号為PA-1331-91的一款300W電源适配器,支持100-2404.4A的輸入環境,并提供19.5V16.9A的供電規格輸出
背光蝕刻片則提供了兩種圖案,一個是IntelNUC遊戲主機标志性的骷髅頭背光蝕刻片,另外則是呼應型号代号SerpentCanyon蝰蛇峽谷的蝰蛇蛇頭背光蝕刻片,而背光蝕刻片如何在NUC中實現替換,我們在接下來的NUC主機産品賞析中也會講述,操作相當的簡單便捷。
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賞析
外觀部分:
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機箱造型采用了六邊形設計,這個也與産品外包裝造型相呼應,并且邊角部分也采用了圓角鈍化處理,機箱材質塑膠 金屬材質設計,既提供了出色的框架支撐結構,同時在視覺與觸感方面也能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主機機箱尺寸為230mmx160mmx60mm,總容量約為2.5升,小巧的機箱體積放置在辦公桌上也不會占據過多的空間。
而機箱設計也延續了NUC一貫的可橫置和豎立設計,豎立時通過配套的随主機支架進行固定擺放,橫置時隻需要将帶有四枚橡膠腳墊以及擁有大面積散熱網孔一側的側闆作為主機底面橫置即可。
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機箱前面闆接口提供了帶背光的六邊形電源按鍵,并且背光能挺過對應軟件進行設置,背光開啟後效果相當有科幻感。一個标準的SDXC讀卡器插槽,可支持支持UHS-II高速傳輸協議。一個雷電4TypeC接口,一個3.5mm音頻插口以及2個USB接口,其中采用黃色配色的USB接口能實現關機充電功能。
而主機背面接口區域的接口類型也是非常的豐富,4個USB-A3.2接口,1個2.5Gb标準以太網口,1個雷電4接口,1個3.5mm音頻接口,1個HDMI2.1和2個DP2.0接口依次排列,這些接口類型及數量搭配擁有非常出色的功能拓展支持,并且實用性也是相當的出色,接口之間也不會有相互安裝影響的情況出現。
不要小看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體積小巧,但其散熱布局設計可是相當的全面,畢竟搭載了獨立顯卡芯片對散熱要求也會有所提升了,除了作為主機底闆設計了大面積多排列的散熱網卡之外,在機箱的前面闆以及豎立擺放時的機箱頂部位置均設置有散熱網卡區域,以保證機箱運行時能實現快速有效的散熱效能。
内構部分:
看完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的外觀及接口部分之外,我們再來看看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的内部構造。
首先将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橫置,然後将位于正上方的側闆進行拆除,這裡側闆通過6顆固定螺絲固定,拆卸後在稍微對側闆撬一下就能将側闆卸下來。而取走側闆後,進入我們眼前的就是放置背光蝕刻片的背光燈闆。
将背光蝕刻片放到背光燈闆上,開啟電源就能實現不同背光蝕刻片的背光效果,當然如果動手能力強的玩家,也可以嘗試自行制作背光蝕刻片打造獨具個性的背光效果。
将背光闆進行進一步的拆解後,就能看到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的核心硬件安裝區域。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在發售時有兩個版本,一個不帶内存和硬盤的純準系統套件IntelNUC12EnthusiastKit,和一個配備了内存及硬盤的完整迷你整機IntelNUC12EnthusiastMiniPC,這次我們進行評測的,則是帶有内存和硬盤的完整迷你整機IntelNUC12EnthusiastMiniPC。
由于Intel蝰蛇峽谷NUC主闆上GPU顯卡和CPU處理器闆載在主闆的另外一側,所以我們隻看到了散熱模組的扣具以及覆蓋于底面的防熱膠布,并未能看到内置于NUC主闆上的ARC銳炫A770M顯卡芯片和Corei7-12700H處理器的芯片真容。
而存儲接口部分,Intel蝰蛇峽谷NUC提供了兩個NVMe的M.2接口,其中一個預安裝了金士頓Fury的SSD固态硬盤,此外還設置了一個支持NVMe和SATA的M.2接口,也就是說Intel蝰蛇峽谷NUC可支持安裝最多3個的M.2接口存儲設備,存儲空間的拓展能力相當出色。
内存插槽部分繼續沿用了NUC一貫采用的筆記本型内存插槽設計,既能保證内存安裝的便捷性,也能減少對機箱内空間的占用。Intel蝰蛇峽谷NUC提供了兩條内存插槽,支持DDR4-3200内存規格,最高可以支持64GB内容容量拓展。NUC内也預裝了兩條同為金士頓FURY系列的DDR4筆記本型内存。
為Intel蝰蛇峽谷NUC提供無線WIFI網絡支持,則是通過這款IntelKillerAX1690i無線網卡,支持2.4GHz、5GHz以及6GHz(160MHz)三個頻段,支持MU-MIMO、OFDMA、1024QAM等網絡功能。
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拆解
在Intel蝰蛇峽谷NUC發布當天,其實lntel就已經放出了其拆解視頻,詳細的大家可以度娘一下詳細的拆解過程,而筆者這樣同樣做了一個較為詳細的拆解,給大家講解一下每一個部分的作用。
NUC中框是利用四個頂部螺絲與兩個側面螺絲來固定的,卸下這六個螺絲後,我們就可以輕松的把中櫃拆掉。
而同樣的PCB直接四個螺絲與六個螺柱進行固定,拆螺柱的時候建議大家使用适當的套桶,避免拆解時弄壞PCB。
拆下來的螺絲需要齊齊整整,因為不同位置的螺柱是不同高度的
兩個渦輪風扇,12v/6W;而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樣,L/R兩把風扇卻獨立PWM控制,大家可以在BIOS設置不同的風扇轉速方案;兩側吸入冷風進入,被渦輪風扇直接吹透散熱鳍片,排出機外。
拆下PCB後反過來,CPU是四熱管的散熱配備,而GPU則是4 1熱管的配備,其中1熱管直接輔助顯存顆粒散熱。
最終8條熱管都彙聚到散熱鳍片之下,而熱管與散熱鳍片正而均采用了黑化處理。
與筆記本拆解散熱鳍片一樣,根據扣具上的數字順序來進行拆解即可。但此散熱器上采用了大量的散熱墊輔助VRM供電模塊與顯存顆粒散熱。
拆下散熱後的正面PCB來一張,左邊是GPU(IntelARCA770M),右側是CPU(Inteli7-12700H處理器),還是比較容易區分開來的。
IntelARCA770M與8個GDDR6顯存顆粒,右側是GPU核心的8相供電設計,每相供電均采用了MPS出品的DrMos芯片,芯片封閉編号為:MP8694。
Inteli7-12700H處理器,8相VRM供電設計,每相同樣采用了MP8694DrMos芯片
處理器VRM供電旁邊的是Intel自家的2.5Gb網絡接口芯片
背部IO處的雷電4接口由IntelJHL8040R芯片提供
前置的雷電4接口由主闆上的另外一顆IntelJHL8040R芯片提供,音頻接口由ALC274芯片提供,前置兩個均為USB3.2Gen210Gbps接口(均由Parade8811芯片提供),其中黃色為高功率的充電接口(芯片ti2546,提供3A電流)。
Intel蝰蛇峽谷NUC主機測試
Intel蝰蛇峽谷NUC在硬件配置上采用的是英特爾12代酷睿i7-12700H标壓處理器搭配同為英特爾旗下的銳炫A770M獨立顯卡,這也是NUC系列平台上首次實現了“3I”組合搭配。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3I”組合的Intel蝰蛇峽谷NUC在辦公與娛樂上究竟能有怎樣的性能表現。
HWiNFOr64系統概要
通過HWiNFOr64軟件對平台硬件進行查看,可以看到CPU處理器部分使用的是14核20線程的Corei7-12700H處理器,内置IrisXe核芯顯卡;然後獨立顯卡芯片采用也是英特爾最新推出的ArcA770M獨顯。
内存部分為是預裝的總容量為雙通道16GB的DDR4-3200内存,硬盤部分除了預裝的一款容量500GB的金士頓Fury固态硬盤之後,我們也加裝了一款雷克沙2TB容量的數據盤作為測試軟件的載體。
wPrime性能測試
wPrime可以說是一款相當經典的性能測試軟件,通過算質數來測試計算機運算能力等的軟件。而Intel蝰蛇峽谷NUC的硬件組合在進行32M以及1024M兩個數量級的運行測試中,32M耗時12.591秒,1024M耗時488.69秒(約8分多鐘),整體的運行性能表現符合硬件自身的定位。
AIDA64Cache&Memory測試
AIDA64的Cache&Memory測試部分,看到Intel蝰蛇峽谷NUC内存讀寫及複制延遲性能分别為49653MB/s、47427MB/s、46151MB/s和94ns。内存延時時間稍微有點長,但在讀寫和複制性能表現上,12代Corei7處理器與DDR4-3200内存之間數據交互表現處于符合定位的性能區間之中。
AIDA64GPGPU測試
而AIDA64的GPGPU測試則是測試GPU與CPU與存儲設備之間的數據交互性能表現,其中GPU對内存讀寫複制的速度分别為9971MB/s、10491MB/s、390422MB/s;而CPU對内存讀寫複制的速度分别為49361MB/s、47443MB/s、46155MB/s。
CrossMark測試:
CrossMark對于PC性能的測試結果還是比較真實的,通過生産力,創造力,反應negligible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通過測試平台進行測試後,生産率的測試成績為1744、創造性的測試成績為1926、反應能力的測試成績為1672,總體得分為1809。
Corona渲染測試
Corona是一款獨立的渲染測試軟件,而在測試軟件中進行測試我們的到的成績是,渲染一張容量為471M的圖片僅需耗時1分28秒,渲染速度以及效率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X264/X265FHD基準測試
X264FHD和x265是用來測試視頻轉碼能力的基準測試,測試結果裡面可以看到x264中平台得到74.77fps的數據表現,且數據處理量能到達到了22398.26Kb/s;而x265測試中則獲得40.29fps,數據處理量達到2215.45kb/s。
DISKSPEEDTEST性能測試:
DISKSPEEDTEST的測試中能看到數據讀寫性能之外,還能看到諸如相片與視頻的讀寫性能表現。
平台在應對8KRAW的處理能力上,CPU端的性能達到57FPS;顯卡則為64FPS,其中RAW圖片的CPU與顯卡的性能表現中,CPU在4320P@60的BRAW12:1、BRAW8:1、BRAW5:1以及BRAW3:1并不支持,而顯卡則僅在BRAW3:1不能提供功能支持。
整機綜合性能測試:
PCMark10整機測試
PCMark10是通過模拟實際應用來檢測整套平台的性能表現,而測試我們選擇PCMark10Extended,通過日常基本功能、模拟生産力應用、模拟數字内容創作應用以及模拟遊戲應用等不同場景進行測試。
PCmark10整機測試中,常規基本性能測試得分10332,其中應用程序啟動得分最高,達倒13111;生産力測試得分7645,其中文字寫作得分最高,達到8467;數字内容創作得分最高,達到13190,其中圖片編輯得分最高,達到18404;而遊戲應用得分19799,其中物理特效測試得分最高,達到28055。
ULProcyon基準測試
ULProcyon基準套裝為硬件制造商及其供應商提供了一系列準确,相關和公正的基準測試。每個Procyon基準測試都是針對特定用例設計的,并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實際的應用程序。
圖片測試:
視頻測試:
生産力測試:
在圖片處理測試部分,測試的得分為8267;視頻處理測試部分,測試得分為5734;而在生産力得分部分,得分則為6437;可以看到Intel蝰蛇峽谷NUC的綜合應用辦公能力還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在圖片處理上利用銳炫顯卡的性能優勢能提升整體效率,而在性能負載最大的視頻處理部分,雖然分數并不高,但與其他測試項目之間的分數差距并不太大。
3DMark應用測試
3DMark是一款專為測量顯卡性能的軟件,不過随着應用技術的不斷叠代更新,已漸漸轉變成了一款衡量整機性能的軟件。主要測試在3D渲染及遊戲場景負載時平台核心硬件的性能表現。
GPU性能測試
CPU性能測試
Intel蝰蛇峽谷NUC在3DMark的測試裡面,除了測試顯卡部分的性能之外,CPU部分也進行了相關的測試,其成績表現不錯,其中FireStrike的成績為23778、PortRoyal的測試成績為5710、TimeSPY的測試成績為11175、SpeedWay的測試成績為2052。基本上在同類型平台的成績庫中能位于前列甚至部分達到最高分的水平。
當然IntelARC顯卡内置了Intel最新的XeSS技術在3DMARK理論性能測試中,我們進行了相對應的測試。在不開啟XeSS技術的情況下,A770M顯卡隻能跑41FPS,而開啟XeSS技術後顯卡直接就能跑75FPS,這流暢度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Pugetbench基準測試
Pugetbench是PugetSystem推出的基準測試插件能對視頻以及圖片進行一系列複雜測試,最終得出了一個基準分數。而這次我們将會選擇PugetbenchforDaVinciResolve、PugetbenchforPremierePro、PugetbenchforPhotoshop三種細分項目進行測試。
PugetbenchforDaVinciResolve
PugetbenchforPremierePro
PugetbenchforPhotoshop
在PugetbenchforDaVinciResolve的測試成績為960;在PugetbenchforPremierePro的測試成績為623、在PugetbenchforPhotoshop的測試成績為969,通過三個測試的成績可以看到,調色操作與圖片處理對于Intel蝰蛇峽谷NUC的硬件配置支持還是有很不錯的表現,而對于負載壓力較大的視頻處理則有點壓力,畢竟NUC的配置多為筆記本電腦配置,相較于正規的台式機配置的性能有一定的差異。
遊戲性能測試:
《賽博朋克2077》遊戲測試
《F1-2022》遊戲測試
《極限競速地平線5》遊戲測試
《孤島驚魂6》遊戲測試
Intel蝰蛇峽谷NUC雖然一款迷你型主機,但其整體硬件配置應對目前大部分主流遊戲還是可以勝任的。如在《賽格朋克2077》全高清份量低畫質設置下能達到78幀的平均畫面幀數,不過由于最低幀數僅為25.51,在部分大場景中有一定的卡頓風險。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和《F1-2022》兩款賽車遊戲,在全高清分辨率下都能達到流暢運行幀數線的水平,可以滿足用戶的遊戲體驗。而在《孤島驚魂6》遊戲中,通過最低畫質設置即使在4K分辨率上Intel蝰蛇峽谷NUC也能給予玩家穩定的畫面體驗,并且可以看到幀數曲線波動穩定,沒有大幅度的突變。
整機穩定性運行測試
通過AIDA64内置的穩定性測試對Intel蝰蛇峽谷NUC進行滿載測試,開啟任務管理器可以看到CPU處理器和GPU顯卡在穩定性測試開啟後達到了滿載的狀況,而處理器的穩定則保持在88℃左右,這個對于高集成度迷你主機來說這個溫控效果可以接受,且平台運行穩定性也很不錯。
評測總結
作為首次以英特爾CPU處理器、英特爾獨立GPU顯卡以及英特爾主闆芯片構建而成的“3I”核心配置的NUC主機,本身産品對于英特爾就具備非常的意義和價值,也體現了英特爾在CPU和GPU已經擁有能滿足用戶群體使用需求的産品實力。
同時Intel蝰蛇峽谷NUC面向的用戶群體是日常辦公應用以及遊戲娛樂應用的綜合複合型需求用戶群體,而蝰蛇峽谷NUC不論是在外觀造型、硬件配置以及實際的測試應用上都很好地符合這類群體的需求。
既有小巧精緻的主機體積,也有個性奪目的蝕刻背光圖案,更有集合英特爾精銳技術的“3I”硬件組合所提供的出色性能支持,讓用戶不論是在日常辦公、數碼類素材處理還是家庭遊戲娛樂方面都穩定且高效的體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