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8:23:52

文/楊彥農(廣西認證認可協會會長、高級工程師)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祖先創造了輝煌而豐富的文化,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科學技術,其文明成果至今都令世人驚歎不已。計量技術一直與社會生産、商品交換、管理互相促進,并成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

布手知尺:西漢時一尺等于0.231米

我國古代用人體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植物的果實作為計量标準,如“布手知尺”“掬手為升”“取權為重”“滴水計時”等來進行計量。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

古代銅刻漏“滴水計時”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3

掬手成升,也是用手來測量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4

取權為重

人類先是進化出了語言,在語言相當豐富之時,需要記錄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後來,人類采用堆放石塊的方式事記事,我們稱之為“堆石記事”。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5

古代堆石記事

這樣記事還是不精準,緊接着“結繩記事”出現了——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式來記事,即根據繩結的大小、先後順序來判斷事情的大小和發生順序。或許有人好奇漢字的數字是如何産生的,這個答案也可以從古人的結繩性狀中的結繩性狀中找到。一條長長的繩子上面,系上不同的短繩,如一條短繩表示“一”,二條交叉代表“五”,類似的漢字還有“廿”“卅”等。可以說,這些就是遠古時代計量的雛形。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6

結繩記數

當然,随着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繩結記事”這種方式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進而被圖畫、文字等形式取而代之。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符号文字”被發明出來。最初隻有“O”、“△”、“米”三個符号,後來出現了數十種不同的符号,這是我國遠古時代最初的文字。在文字産生之前,語言就已經存在,但聲音随風飄逝,隻能留存于簡單的物資符号中,停留在結繩記事層面。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7

古代刻畫符号

在文字産生以後,記錄變得精細和複雜。漢字的“美”有其曆史過程,如以甲骨文的産生為起點,漢字至少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漢字的“美”也反映在漢字自身的結構與形态上。造字方法的精巧,文字姿态的曼妙,都令人贊歎不已。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8

甲骨文

語言文字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語言文字既是載體,是橋梁,是紐帶,是鑰匙;是根脈,是基因,是符号,是印記。語言文字既是傳承文化和文明的載體,又是國家和民族的标志和象征。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9

車字象形對比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車”的象形字已經粗略勾畫出車的結構,一部分是車衡,一部分是車轅,還有車輿,而車輿兩側的就是輪。象形文字源于實物,“車”這個字出現以前,甲骨文的“車”已經存在。河南省安陽的商代遺址中,發現了大量車的實物,這些實物與甲骨文的字形完全相符。甲骨文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0

車字變化

《考工記》是先秦一部重要的科學技術著作,也是一部手工業技術規範的總彙。其中《輪人》《輿人》《辀人》三篇約占全書篇幅的一半,記錄了一系列造車的技術和檢驗手段。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1

《考工記》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2

《考工記》

兩千多年前,秦統一中原之後,為向秦嶺以南的廣袤地區繼續擴張而修築了一條運送糧草的水渠——靈渠。靈渠位于廣西桂林興安縣境内。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3

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4

龍首渠

從秦朝所在關中平原到嶺南地區,要跨越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水系,這是靈渠選址的基本要求。因為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地文字不統一的局面還在持續。秦始皇發布的诏書抵達桂林一帶後,已經沒有人認識了。這時,統一文字必須進入議事日程了。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5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6

秦始皇統一貨币

度量衡是曆朝曆代治理國家的重要措施。秦始皇就把“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币”作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車同軌,書同文”是我國最早提出的标準化。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和趙高等人一起,以小篆為标準,統一了文字。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7

秦始皇統一的文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在修廣西興安靈渠時,使用秦統一頒布制發的大量标準度量衡儀器如诏石、石權、鐵權等,使其龐大而精準的“铧嘴”工程和“大小天平”工程順利完工。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8

石權

兩千多年來,靈渠在廣西的青山綠野中,靜靜地淌,清清地流,帶着中華“度量衡”古文明的智慧,帶着公平、公正的願景,奔向遠方。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19

秦始皇時期的鐵權

此外,秦始皇還推行了“車同軌,書同文”。“軌”是需要标準的,就像現在汽車行業所制定的國家标準。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0

車同軌

太行山八徑是穿越太行山的八條通道,其中的井陉是秦始皇時期的古驿道,石砌的路面車轍很深,最能看出“車同軌”這個交通發達必要性。沒有車同軌,各種不同規格的車輛是無法在同一條道上行駛的。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1

秦始皇時期的古驿道

古驿道的兩車轍間距為110至130厘米。大緻符合當年秦始皇制尺國标。“軌”就是九州自駕遊。《說文》雲:“軌、車轍。居洧切。”“居洧”大意是:洧水這條河流順着河道的軌轍順流而下。有車的概念之前是先有水的。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2

書同文

東漢時期著名的經濟學家、文學學家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是文學上的首創之書,也是最權威之書。成為後人閱讀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橋梁和鑰匙。每一個中國人,日常生活離不開漢字,故許慎開創漢字研究之事,功莫大焉。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3

許慎所著《說文解字》

“尺”是長度計量的單位,古代多以人體的某個部位或某段長度作為長度計量單位。“布手知尺”即一尺為一個成人張開手後,大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的長度距離(16至17厘米),尺子也代表規矩(矩:直角尺),即規則、準則、律法等。“寸”,《說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一。”“分”,《說文》雲:“十發為程,十程為分。”

“田”字是一個象形字,本義為種田,動詞。在甲骨文中,“田”字的字形很像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田地,有的甚至達到十二塊之多。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4

随着漢字的演化,在金文中,字形中的田地被簡化為四塊。周朝分封諸侯,實行井田制,所謂井田,是指九塊田中間的疆界道路,像“井”字形。從現在的字形就可以看出,“疆”由“畺、弓、土”三個字組成,“畺”是田與田之間的邊界,“弓”代表丈量土地的步弓,“疆”字就代表土地的邊界。而“界”字由“田、介”二字組成,介于田之間,代表空間的分界。“畫”字上面是筆,表示用筆畫出田,為繪制之意。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5

“觚”是标準器。《說文》:“觚,鄉飲酒之爵。”角在古時也是一種量器,觚,從角從瓜。瓜有瓜分的意思,所以“觚”像是分酒器,是一種标準器。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6

商黃觚

今時今日,古老的漢字依然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漢字,既是全社會的寶貴财富,同時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文字在中華民族連貫發展至今的文明進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是我們獨特的精神标識和文化印記。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7

古代文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時也是從遠古時代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唯一文字。可以說,漢字承載着數千年中華曆史與文明,點畫之中蘊涵乾坤,方寸之間演繹天地。

說文解字文化意蘊(計量文化與說文解字)28

甲骨文到現代字的變化

文字是文明賴以流傳的重要載體,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信息傳流,都離不開文字。而漢字正是中華文明之魂、文化之根;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點畫之間,一筆一世界,一劃一乾坤,博大精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