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能做近視手術不?幾歲可以做近視手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17歲能做近視手術不?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幾歲可以做近視手術?
近視手術已被證實是精準安全的手術。目前近視矯正手術主要有兩類:角膜屈光手術和眼内屈光晶狀體植入術。
角膜屈光手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近視激光手術,原理是通過精準激光切削角膜中央部光學區,改變角膜表面曲率,使角膜從陡變平,從而改變全眼近視度數。
這類手術自 1985 年應用于臨床治療近視以來,為使人類擁有清晰完美視覺不斷革新進步,現今已進入微小切口無創時代,視力恢複迅速,安全性被大量臨床實踐證實。近視激光手術的适應證一般為 18 周歲以上有摘鏡意願的近視、遠視、散光患者(如有擇業需求等特殊情況除外),且屈光度數相對穩定(連續 2 年每年近視度數增長不超過 50 度)。
眼内屈光晶狀體植入術,原理是将柔軟的人工晶體安放在人眼球内晶狀體前部的安全區域,從而矯正近視。以 ICL 為代表的人工晶體經曆了 20 多年晶體設計的不斷改進和發展,同樣被大量臨床實踐報道是安全有效的。
眼内屈光晶狀體植入術的适應症為 20 周歲以上有摘鏡意願的近視、散光患者(如有擇業需求等特殊情況除外),同樣要求屈光度數相對穩定(連續 2 年每年近視度數增長不超過 50 度)。
無論哪種手術,為了保證手術安全性,術前的全面評估和宣教、術中的良好配合以及術後的密切随訪缺一不可,都非常重要。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術前的全面評估,包括患者屈光度數、矯正視力、角膜形态和前房深度等參數的測量,近視矯正意願、心理預期、眼部和全身疾病史和眼球健康程度等都需要仔細全面評估,由有經驗的醫生嚴格把握手術适應證。
青少年近視,成年後直接手術就可以擺脫近視了嗎?
在我國,青少年是近視的高發人群。主要原因包括:青少年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時期,在身高、體重快速發育的同時,眼球也随之快速發育生長,因此青少年時期是近視發生和發展的敏感期;此時也恰逢青少年知識學習的高峰期,往往暴露于高強度、長時間的近距離的用眼狀态下(如專注看書、寫字、使用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等),遠距離用眼(如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往往較少。所以青少年近視往往近視度數加深較快。
當到達成年 18 歲時(約為高中教育結束),雖然全身各器官的發育趨于成熟,但仍有部分青少年眼球生長尚未停止,且近距離用眼的高峰期也尚未過去,部分年輕的近視人群的近視度數仍然不穩定。而近視激光手術僅僅是去除近視者當下的近視度數,并不能确保其今後不再近視。所以近視手術更适合近視度數持續保持穩定者,各種類型的近視手術都要求屈光度數相對穩定(即連續 2 年每年近視度數增長不超過 50 度)。
因此,"成年"并不是"可以做近視手術"的代名詞。
此外,要特别提醒青少年和家長,切勿以為青少年時期近視隻需等成年後做了近視手術就萬事大吉了。
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還可引發白内障、青光眼、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症。近視手術隻能去除近視度數,但不能預防和治療上述近視并發的眼部疾病。所以青少年要重視愛眼護眼,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預防近視的發生。
對于尚未近視的兒童青少年,建議每年進行至少 1 次裸眼視力、驗光和眼軸長度的測量,建立屈光發育檔案,以便對近視做到早發現、早幹預。
對于已經近視的兒童青少年,建議每 4-6 個月進行裸眼視力、驗光和眼軸長度等檢查。若每年近視度數增長過快,需光學或藥物的幹預,以減緩近視進展,減少近視并發症的發生。
作者:黃佳(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 文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