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應該都在朋友圈刷過他的表情包吧?
情侶間撒嬌賣萌的時候
工作遇到不順心想罵人的時候
大概作者也沒想過自己作品會這樣翻紅。
畢竟。
當它十幾年前剛上映時,有人說這是一部“政治驚悚片”。
而它現在被再次重溫時,有人說這根本是一部“恐怖片”。
《看上去很美》
特殊的片荒時期,Sir一直在閑餘時間刷着老片老劇。
邊刷邊為當下電影市場擔憂,擔憂它何時能恢複“正常”;另一方面,泛黃的畫面亦藏着希望,無論它們的标簽是深刻,是先鋒,還是恐怖……Sir慶幸于,它們都是一度鼓舞着創作者與影迷艱難前行的“國産片”。
比如今天的故事。
改編自王朔同名小說,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
01
故事從一個叫方槍槍的男孩說起。
因父母工作原因,他被送進幼兒園托管。
盡管幼兒園有些“陰森”
建在一座封建時期的皇家住宅裡,四面有高聳圍牆。
不過還是能讓家長非常安心的。
一切井然有序。
比如吃飯前要挨個排隊洗手;放學要拉着繩并排走;吃飯中間不許說話——加飯舉右手,加湯舉左手。
每天在幼兒園迎接小朋友的,是遊戲。
“老狼老狼幾點鐘?”
然後小屁孩們笑着撒開腿奔跑。
第一天上學的方槍槍在旁邊哭鼻子,幸好,有老師溫柔地安撫他,一邊送餅幹吃,一邊介紹遊戲的規則。
這時,遠處的李老師望着方槍槍發尾的小辮,笑容突然變得陰沉起來。
她拿着一把剪刀慢慢走近,連哄帶騙地一刀剪掉方槍槍蓄了多年的長辮。
方槍槍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吓到,哭着就往教室裡跑。
李老師召集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追捕”方槍槍。
抓到後,嘴上堂而皇之地說着“這樣才幹淨整齊,這是為了你好”,緊接着迅速剪下第二刀。
幼兒園,又回到以往的秩序中。
問題接着來了
熊孩子嘛,有些東西就是沒辦法克制的。
比如。
拉屎怎麼管?
幼兒園依然有辦法:
每天早晨吃飯前,孩子們都要在規定的時間,被統一領到廁所排成兩隊拉屎。
規定時間以外的,則被視作破壞規矩。
這種氣氛下,“拉屎”無形之間成了一種競賽項目。
老師們則湊在一起當評委,給“屎”評出個高低優劣。
誰先拉出來,代表誰聽話。
李老師,于倩倩今天又拉出屎來了
嗯 倩倩不錯啊
已經堅持一個禮拜拉出屎來了
一次鋼琴課,有人放屁。
老師轉過頭嚴肅地詢問,強制要求一個個檢查。
這裡,“放屁”又莫名成了一種“審查事件”。
誰呀 誰放屁了
站起來 把屁股撅起來 不許笑
結果是。
硬揪出了兩個最不想上廁所的“嫌疑人”,拉出去蹲坑。
異物順利排出。
幼兒園,再次變得“井然有序”。
02
《看上去很美》實際上還有一版英文名:
Little Red Flowers。——小紅花。
影片中第一次出現小紅花,是入學第一天。
方槍槍被剪完小辮後哭聲不止,唐老師拿出了“小紅花”安撫。
槍槍 你要是剪掉小辮
唐老師就把小紅花給你
方槍槍自然不屑,下一秒就丢到地上。
但,你看小紅花掉在地上之後的畫面
“好學生”于倩倩立馬拾起,小心擦拭,視若珍寶。
小紅花象征着榮耀。
小紅花的數量,代表了每個人品行的優劣等級。
小朋友每天有五個機會得到小紅花: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服,每天準時拉屎,飯前洗手,不剩米飯,準時睡覺。
一周如果七天都得到五朵小紅花的小朋友,就能成為下周的班長。
當然了。
這當中哪個環節沒有做好,就會扣除相應數量的小紅花:
告訴你啊 你再不聽話
我就扣你小紅花 你聽到沒有
方槍槍雖然一開始并不接受。
但耳濡目染下,他慢慢意識到了“小紅花”的地位。
于是,他也開始試圖理解規則,努力想成為這個集體裡的一部分。
課堂上,他會站起來問唐老師:
為什麼我沒有小紅花
當唐老師解釋,是因為他起床沒有自己穿衣服,也沒有自覺洗手時。
方槍槍也會據理力争:
沒人告訴我 不算
發現了嗎?
從不屑,到在乎,被“同化”——幼兒園并沒有花多大力氣。
後來方槍槍又發現:
原來,小紅花和小紅花之間,還有區别。
看到好朋友南燕被老師批評,扣一朵小紅花。
慷慨的方槍槍把南燕叫到一旁,準備把撿來的小紅花送給南燕。
沒想到,南燕瞧了一眼,想都沒想就丢到地上。
原因很簡單。
她想要老師發的小紅花,不是路邊撿的。
可這仍不是“鄙視鍊”盡頭。
同學汪若海的父親來幼兒園接兒子,李老師一臉冷漠,連園長的面子都不給。
現在離接園還有兩個小時呢
直到園長暗示——這位是後勤部副部長。
李老師這才變了臉色,握手問好,并公然表揚起班上最調皮、表現最差的汪若海。
汪部長也配合起表演。
連聲稱贊園長和老師的工作。但也提出疑問,為什麼汪若海隻有一朵小紅花?為什麼這個叫方槍槍的孩子一朵小紅花都沒有?
李老師為緩解尴尬,當即表示今天的小紅花評選還沒結束。
說完,就趕緊拿着幾朵小紅花貼上去。
連方槍槍都沾光貼了一朵。
從這一刻開始。
小紅花對于方槍槍而言,似乎也不再重要了。
03
當既定規則不再有公信力,必定要經受打破和重塑的過程。
還是方槍槍。
動物模拟課上,李老師表演大猩猩,恐怖的面容扮相,吓得小朋友們不敢出聲。
方槍槍趁此告訴南燕,李老師已經變成了一個妖怪。
這個妖怪能幻化成所有樣子,變出小妖怪,還會吃掉一個個的小朋友。
沒多久,“李老師是吃人妖怪”的謠言就在幼兒園傳開。
小朋友們紛紛互相檢查自己的屁股,有沒有長出妖怪的尾巴。
晚上,小朋友一個個怕得睡不着,湊在一起竊竊私語怎麼打妖怪。
他們把鞋帶拆掉,系成長繩,準備把李老師綁起來。
可剛碰到床,李老師就驚醒過來,小朋友吓得四處逃散。
反抗還沒開始,就已結束。
幼兒園又回到井然有序的樣子。
發現了嗎,規則的力量之大,有時候就算集體湧動起來反抗,實力都相差懸殊,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興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一晚過後,方槍槍徹底變了個人。
以前,他的頑皮隻針對老師。
現在,他漸漸地也把服從的人也當做敵人。
像是要和整個幼兒園宣戰一般,他比從前叛逆百倍,開始各種搞破壞。
搶小朋友的玩具槍。
欺負好朋友。
推倒大家堆好的積木。
一次霸淩過後,唐老師氣憤地命令方槍槍向大家道歉。
方槍槍不服氣。
終于說出了憋了許久的那三個字
這是方槍槍向規則正面反抗的起點。
同時,也是他在規則裡生存的終點。
他不知道自己所處的,其實不是一個“規則至上”的世界,而是一個“結果先行”的世界。
結果是“死”的,規則是“活”的。
所有的規則,說到底都要服務于最後的結果。
這麼看,老師的後續措施便可以理解了:
沒人問一句方槍槍哪裡學的髒話,從什麼時候開始說髒話,為什麼說髒話。
先懲罰,關禁閉。
總之,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為當務之急,甭管他在“禁閉室”裡哭得有多慘。
再者,說服方槍槍認錯。
一旦他不肯屈服,就從“自由緊閉”深入到“人際緊閉”。
李老師啊 關方槍槍小朋友的緊閉
不許其他小朋友跟他說話 孤立起來
于是,打那以後,方槍槍不管做什麼,都沒有人管。
他跟在老師後面搞怪,欺負同學。
李老師瞥了一眼,又轉回去,當沒事發生。
有小朋友舉報。
李老師依舊無動于衷:
告訴你不許理他 回去
小朋友都聽清楚了啊 方槍槍不聽話
以後誰都不許理他
無視,有時候比任何責罰都要殘忍絕望。
方槍槍整個人就像洩了氣的氣球。
以前的倔勁,全都不見了。
可是連着孩子的活力,也都消散殆盡。
他的眼神裡不再有這個年紀的童真,反倒像是成年人在曆經社會痛打後失落的沉默。
但,老師們在乎嗎?
她們隻知道方槍槍開始“學乖”了,策略奏效了。
至于你喜不喜歡,樂不樂意,你的生活、人生是否遭受摧殘,這個過程有多漫長和煎熬,她們看不到,也不想看到。
方槍槍終于輸給了規則,也成功被“結果”殺死。
哪怕老師看他表現好,允許他參加集體活動了。
他也會一個人頭也不回地跑開。
一個人雖然孤獨,但至少自由。
電影海報上,有這麼一句話:
“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規則,也有自由奔放的靈魂。”
可靈魂真能沖破幼兒園,獲得自由嗎?
影片最後一幕。
方槍槍跑出幼兒園,來到大街上。
眼前是一列隊伍,大人們敲鑼打鼓走過街道,神采飛揚。
這讓方槍槍想到孔園長曾經跟他說的一段話。
或許也是現在看全片最“恐怖”的一段話:
方槍槍 你不要以為離開了幼兒園
就是特别高興的事情
其實幼兒園
是一生當中最幸福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将來你想回 都回不來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罐頭蓋的日與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