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 獲獎理由
全文共1316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作文素材 之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解讀(周末好文)- 羅曼·羅蘭(上)
《約翰-克裡斯多夫》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羅曼·羅蘭具有代表性作品之一,也為羅曼·羅蘭帶來了很多榮譽。
羅曼·羅蘭是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也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名字對于我們來說都不是很陌生的存在,倘若有些許的陌生,那他的《名人傳》也會提高我們對這個名字的熟悉度。
羅曼·羅蘭從小受到母親的熏陶,養成了對音樂的愛好,他在小說創作過程中可以将音樂用文字的形式傳達給讀者,由此其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羅曼·羅蘭的世界觀與創作思想受到了托爾斯泰的深刻影響,他上大學期間還與托爾斯泰通信聯系,由此托爾斯泰“不以暴力抗惡”、“道德上的自我修養”、以及“博愛”等思想也烙刻于羅蘭内心深處,羅蘭主張全人類的“愛”、以“英雄精神”對抗社會淪喪,并提倡藝術為普通人服務,其民主主義、對資本主義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構成了他作品的特點。
羅曼·羅蘭一生都在為争取人類自由和民主而鬥争,他積極投身進步的政治活動,聲援反法西斯鬥争,參加巴黎保衛和平大會,因此也被後世稱作偉大的和平主義作家。
羅蘭一直追求自由、公正、以及平等,向往着明理的理想世界。
他曾在《群狼》中質問是祖國還是公正,曾在《理性的勝利》中質問是祖國還是自由,換言之,民族的利益還是超民族的理性的利益;曾在《總有一天》中質問是祖國還是良心,應當服從自己的祖國還是自己的良心。可見,羅蘭是一位擁有着正确三觀的偉大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位可以引領心靈與靈魂的“人”,卻失敗了!
羅蘭利用革命的曆史題材,在十年中創作了十二個寓有深意的劇本,他希望這些劇作可以使意志消沉的法國人民重新振作起來,他原以為這些巨大的道德力量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将激發法蘭西民族的複興,但是它們失敗了。
甚至在1915年瑞典文學院将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羅蘭時都遭到了法國政府的極力反對,直到1916年,瑞典文學院才得以正式通知他獲獎的消息,而羅蘭卻将獎金全部贈送給了國際紅十字會和法國難民組織。
那又是為什麼如此偉大的作家經曆了如此失敗的一段時期呢?
因為他的思想和作品不符合他生活的年代,或者更準确的說是他的作品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蓮,不能被“淤泥”所接受。
當時法國充斥的是荒淫無恥、庸俗透頂,甚至出賣靈魂的文學作品,這些低俗的作品統治了當時觀衆的審美。
而羅蘭的劇作中是理想主義的、英雄主義的、和平主義的富含政治性的主題。
另外,像《名人傳》中貝多芬的“在傷心隐忍中找栖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隻是欲求真理”,都指向一個道理,便是偉大的人生将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
然而呢?
當時的時代處于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期,那是一個人們躲避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而羅蘭的作品,特别是《名人傳》中的偉人們如同“照妖鏡”一般把讀者們觀衆們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思想公示于衆,而這“衆”卻淨是這些被暴露的但又不願承認的法國民衆。
真真的是叫不醒裝睡的人!
(未完待續,點擊主頁查看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