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03 03:10: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嗎(經常咳嗽咳痰喘氣)1

李為民,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嗎(經常咳嗽咳痰喘氣)2

陳榮昌,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副會長、深圳市人民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嗎(經常咳嗽咳痰喘氣)3

曹 彬,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大家都知道血壓高了要定期定點測血壓,血糖高則要監控血糖波動,可是出現咳嗽、咳痰或氣喘時,很多人都不知道查什麼,更不知道如何進行早期幹預。

如果“咳、痰、喘”症狀持續數月,那很有可能是慢阻肺的前期征兆!由于知曉率低,我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控正面臨着早診率低、全程規範化管理率低的問題,防治情況不容樂觀。

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的最新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哮喘患病總人數達到4570萬人,慢阻肺總患病人數約1億人;與之相對的另一組數據是隻有28.8%哮喘患者,曾在就醫時得到過明确診斷,慢阻肺漏診高達70%,及時、規範治療很重要。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

不管是慢阻肺還是哮喘,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早期症狀都不明顯,即便出現咳嗽、咳痰,很多患者也會覺得是感冒或是吸煙造成的,很少意識到得了呼吸系統疾病,往往隻有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重視。

慢阻肺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有的患者開始隻是感覺嗓子裡有痰吐不出來,沒有其他不舒服,慢慢地才出現了咳嗽、咳痰,之後是感覺呼吸不暢,尤其是活動或運動後呼吸困難,可是這個病症進展要10年以上,很少有患者将這些症狀與慢阻肺相關聯。恰恰相反,診斷出慢阻肺的患者了解自身病情者不足3%,就診時大多患者肺功能已減退30%~50%。

哮喘症狀同樣沒有特異性。因為哮喘屬于過敏性疾病,它發作是陣發性的或是季節性的,接觸到外來物質刺激,氣道就會出現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一旦這個刺激解除,症狀也随之很快消失。還有的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也沒有哮喘表現,常被當成支氣管炎、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等。

“患者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早期表現、危險因素、防治知識亟待提高,對疾病有科學的認知才能做到早期幹預。我們也正在積極推動将慢阻肺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希望慢阻肺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受到重視。”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教授解釋說。為提升公衆疾病認知、推進規範化診療,呼吸學界專家每年都會組織哮喘日和慢阻肺日等疾病教育活動,對疾病知識早期診斷治療等相關理念進行廣泛普及,呼籲大家盡早正确認識哮喘和慢阻肺這兩個可預防、可治療的氣道疾病,建議有相關症狀或吸煙習慣等的高危人群也要積極參與主動篩查。

呼吸系統疾病早期診斷很關鍵

“不管是哮喘還是慢阻肺,它們的診斷并不難,難得是患者不來檢查。”中國呼吸醫師協會副會長、深圳市人民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陳榮昌教授指出,呼吸系統疾病的早期診斷非常關鍵,他在臨床中曾接觸吸煙、咳痰20餘年第一次來看病的患者,肺功能隻有30%左右。

事實上,等出現喘息、憋悶、走路都困難的時候,要想肺功能恢複以及阻斷疾病進展,可用的手段非常有限,隻有早診、早幹預才能保證規範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爬樓、跑步都有望輕松完成。

“一定要政策方面去推動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李為民教授建議,早期診斷、早期篩查應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實際上通過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節約的醫保經費遠遠大于晚期患者住院的花費。同時要加強基層醫務人員正确的診斷能力,以基層為抓手,建立以各級疾控中心、醫院和社區三位一體、醫防結合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控體系,提高早診早治水平。

這些高危人群要提早防範

慢阻肺——長期吸煙者;反複有呼吸道感染的人;長期有室内污染,如農村地區燒柴火的人;從事的職業有粉塵環境的人。尤其要提的是吸煙量多、吸煙年數長的40歲以上人群,不管有沒有症狀都屬于高危,因為慢阻肺患者中有70%~80%的人都有吸煙史。

哮喘——伴有過敏體質、過敏性鼻炎和(或)濕疹等病史,以及父母有哮喘家族史,這個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傾向;還有就是從事接觸刺激性氣味的高風險職業,也容易得哮喘。

慢阻肺和哮喘還無法根治規範用藥很關鍵

目前,慢阻肺和哮喘還無法根治,治療主要是減輕不适症狀:哮喘患者通過藥物治療要達到沒症狀、無發作、可以正常運動和生活;慢阻肺患者則要控制病情進展,降低急性加重風險,因為每次加重都是對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死亡率也随着增加。

2022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明确指出,維持期的藥物治療可以緩解患者慢阻肺症狀,減低急性加重的頻率和嚴重程度。2022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預防策略,再次重申嚴重哮喘發作的風險以及含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治療的必要性。所以,治療慢阻肺、哮喘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需要長期管理,堅持規範用藥。規律用藥和不規律用藥的疾病進展規律不一樣,認識的概念和可用的手段都是有很大變化。

然而,不規範用藥卻是醫生最頭疼的事情,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用藥後,咳、痰、喘有所好轉就自行停藥,随意停藥、減藥将導緻病情反複,加重肺功能下降。還有的患者不會使用吸入劑,使用時沒有把藥吸到氣道裡,使得藥效下降,這些都是用藥不規範。

“患者的依從性直接關系到治療的效果,依從性不僅僅是規範用藥,還包括對于環境改善的依從,比如遠離過敏環境、生活中要戒煙;康複鍛煉的依從,比如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以及遵醫囑定期複查、複檢。”陳昌榮教授認為,呼吸系統疾病需要醫患雙方共同管理,長期用藥指導、長期随訪、長期監管病情變化。

與此同時,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和長效抗膽堿能藥物(LAMA)的相繼問世,使得治療方法和藥物裝置得到不斷改善和突破,用藥更簡單、更便捷,從以前“一動就喘”到現在“輕松爬梯、慢跑”,提升依從性的同時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二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在遵醫囑、規範治療的情況下,患者急性加重可能性可以大大降低,控制哮喘和慢阻肺并非遙不可及。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在日常診療之餘,也應一起努力提升各級呼吸領域相關科室建設,全面推進規範化診療和長期管理,提高全民預防觀念,解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管理痛點”,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如此表述。

40歲後出現這三個症狀之一,做個肺功能檢測

肺功能檢查是慢阻肺診斷的金标準,同時哮喘患者在首次急性發作時,也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損。因此,肺功能不僅能進行疾病診斷,還可以作為評價疾病進展、預後及治療反應等的重要客觀指标。

對于40歲以上的人,如果符合“長期吸煙、活動後氣急、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三條中的任意一條,就應該盡早去醫院進行肺功能檢測,确認是否已患上慢阻肺。哮喘患者也要定期做肺功能檢測,以調整治療期間的用藥方案,以及監測病情進展。日常體檢也應增加肺功能檢測項目,在早期發現異常并及早幹預和阻斷。

已經出現咳嗽咳痰甚至是呼吸困難的症狀,以及有抽煙、長期接觸生物燃料等危險因素的人群,建議盡早做肺功能檢查、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篩查,落實早診早治。

參考資料:①Huang, Kewu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London, England) vol. 394,10196 (2019): 407-418. doi:10.1016/S0140-6736(19)31147-X②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2018;391(10131):1706-1717. doi:10.1016/S0140-6736(18)30841-9③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2022 Report, 2022. Available At [Accessed 30 June 2022]④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rgy For Asthma Managemnet and Prevention, 2022. Available At[Accessed 30 June 2022]

(健康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