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學敏 二高園地
點擊上方藍字 浏覽更多精彩
紅薯随想
劉學敏
友人發來出售紅薯苗的圖片,不禁引發聯想。當年百姓總結紅薯的好處是“紅薯湯,紅薯馍,離了紅薯不能活。”可謂簡潔明了,點明主題。
當年,清明過後,氣溫回升,生産隊裡由專人培育的紅薯苗已可以移栽了。生産隊長帶領社員上山開始栽紅薯苗,鎜坑的,澆水的,埋苗的,井井有條。
因為水源緊張,最出力的是擔水的、拉水的。生産隊為了蓄水,在雨水流經的下遊打有囤子,雨天能夠存一些水。打水要有專人負責,一桶一桶打上來,讓人擔走。擔水是上坡,一擔水有七八十斤,需要擔相當長的路程才能到達地裡。也有用汽油桶、氨水包拉水的,那需要很多人用架子車拉到地裡澆水用。
等夏天雨季來臨,幾場透雨過後,紅薯苗就撲棱開來,爬滿地。有了充分的光熱水的條件,加上年前施的農家肥的作用,紅薯的根莖發達起來,有的紅薯根莖塊頭大,光想把地皮撐破。為了不影響根莖的生長,就要把地上的紅薯秧翻一遍。翻紅薯秧子休息的時候,還可以逮幾個蚰子,回到家裡裝在用高粱杆做成的籠子裡,喂上幾片菜葉,聽蚰子快樂的鳴叫。
霜降過後,就可以出紅薯了,一車車紅薯拉回家,家人點着如蠶豆的煤油燈連夜挑出有傷叉的,把好紅薯系到紅薯窖裡,慢慢享用。
接下來的時間,家家戶戶把多餘的紅薯磨成碴,再用水過籮洗成幹粉。等上冬來了,就要到生産隊裡的粉坊下粉條。等到年下的時候,把幹粉和粉條和在一起炸成丸子,熬蘿蔔,炖白菜,抓上一把丸子,越熬越好吃,至今還覺得好吃。
還可以把傷叉的和多餘的紅薯刨成片,曬幹煮紅薯片湯喝。冬天一日三餐離不開紅薯,早上紅薯湯,就着腌蘿蔔絲,街坊鄰居蹲在大門前,海闊天空,有時候噴的吐沫星子滿天飛。有時候家裡的狗卧在面前,家人為了鬥狗玩,從碗裡叨塊熱紅薯撂起來,家狗饑不擇食,吞下一塊熱紅薯,嗷嗷叫着跑到一旁,衆人大笑不止。中午吃紅薯面條、軋饸絡,有條件的,用大油炒饸絡,一條街聞着,都是香的。晚上吃紅薯葉糊塗面,家人在鍋裡下一把經霜打的黑紅薯葉,攪一勺面汁,那糊塗面吃着,美啊。
家裡有上學的學生,去學校時用網兜帶兜紅薯,放在學校夥房的籠上蒸,放學時各人認準自己的網兜,拿到各自的紅薯,就着開水吃,那味道至今想起來,還感到格外好吃。
紅薯是特殊年代的口糧,紅薯是特殊年代的鄉愁。紅薯養活了幾代人,以至百姓說到哪個人如何,總是講他是紅薯命。紅薯命好,紅薯命破皮,紅薯飯是當家飯,紅薯飯是救命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