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少人都被身上黏膩的汗液所困擾,一身的汗臭味也讓人忍不住捂起了鼻子。人們想方設法地讓自己不出汗,塗止汗露、頻繁沖涼、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内。
但你知道嗎?民間有俗語:伏天汗不流,病來急白頭。說的就是夏天出汗的那些事,感興趣的人不妨看下去。
俗話說“伏天汗不流,病來急白頭”,什麼意思?
在老一輩人看來,如果在三伏天也不出汗,身體隻怕是要生病了。暑熱入侵,濕邪也重,若是不能通過出汗的方式排出人體内的濕氣,很容易帶來關節、腰椎等方面的問題,對健康也是一種威脅。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夏天出汗,能夠幫助人體調節體溫。夏天,人體受到外界炎熱氣候的影響,需要不停地出汗帶走體表的熱量。但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内,也可能導緻人體對冷熱溫度變化不敏感,更容易出現中暑、免疫力低下、風寒感冒等問題。
由此可見,夏天待在空調房間内,完全不出汗是不行的。
炎炎夏日,“熱着過”才養生
在中醫看來,要想健康,就要順應自然的規律。正所謂“冬不爐,夏不扇”,冬天不要一直靠着火爐,可能影響人體自身的陽氣生發;而夏天不扇扇子,會影響身體發汗,不利于身體排出暑濕。
《黃帝内經》稱心為“君主之官”,而汗為“心之液”。夏天主動出汗,能夠幫助人體代謝多餘的暑濕,将人體内的尿素、尿酸、鹽分等帶出體外,并且還能借助适當的出汗,調節人體的心血管功能,對保護心髒也有好處。
此外,汗液其實也是一種天然的美容液體。很多人覺得不出汗才能保持面容姣好,妝容完整,但這也在無形中堵塞了毛孔的呼吸,讓皮膚中的代謝廢物不能及時的随着汗液排出體外,皮膚也容易堆積油脂、代謝廢物和黑色素。很多夏天愛化妝、妝容比較重的人也可能更容易出現痤瘡、色斑等問題。
人體想要養生,需順應節氣的變化,在夏季适當的出汗,也便于調理身體,養生防病。
相比于被動出汗,主動出汗更養生
所謂的被動出汗,指的是通過蒸桑拿等方式,刺激身體出汗。不少人認為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身體排毒,但有效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反而可能帶來脫水等問題。而夏季想養生,還是以主動出汗為好。
主動出汗是通過一些行為來促進身體深層次的出汗,在出汗後能感覺到渾身都很舒服,整個人也會神清氣爽。如果你從沒了解過,不妨學一學。
教你4招,出一身健康汗第一招:運動出一身“動汗”
在每天的上午9-10點、下午的4-5點左右,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來鍛煉身體,運動是身體會主動得出汗,也有助于身體内的水液循環加快,改善代謝。這裡還有一個小技巧。
運動之前可以喝一點溫熱的水,一來是補充水分,二來也是讓人體内的毛孔打開,更好地代謝體内的水濕之氣,水液循環通暢了,也會覺得神清氣爽。
第二招:姜茶促排汗
正所謂“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夏季暑濕重,很多人貪涼也會帶來毛孔閉塞,寒濕加重的問題。對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的人來說,喝一些紅棗姜茶或者醋泡姜,也能促進身體發汗、散濕。
第三招:曬太陽
在清晨起床後,可以曬一小會兒太陽,也能幫助人體生發陽氣。避免一直呆子啊空調房間内,強行讓自己不出汗。适當地曬一會兒太陽,結合慢走瑜伽等晨起運動,也能讓身體輕微出汗。
第四招:關掉空調、靜坐半個小時
長時間開着空調,也會讓人體更容易出現空調病。而适當的關一會兒空調,不僅是讓空調歇一歇,也是讓身體自然出汗。平時久坐不動的人,也可以試試從腳部、膝關節處施加一些外熱,比如用熱毛巾或者溫熱的水泡腳,也能讓身體主動排汗。
對普通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适合的方法來主動出汗,并且在出汗後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更有助于調理體内的水液循環,對健康更有益。
辟謠:出汗越多,排毒越多?
排汗量多少和身體排毒并沒有直接的關聯。為了排毒而刻意增加排汗,很可能帶來身體脫水,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适;而且對一些皮膚敏感的人來說,出汗多也可能讓皮膚一直比較濕潤,更容易産生細菌、真菌感染,誘發皮炎,反而對健康不利。
天氣熱,适當的出點汗反而對健康有益。正所謂“吃藥一把,不如流汗一天”,也有一些道理。三伏天将近,能夠用4招出一身健康汗,或許也能讓疾病離你遠一點。
參考資料:
1、夏天不出汗,以後就出病!這句話可能真相了·健康時報·2019-07-30
2、三伏天,應該多出汗「排毒」,還是少出汗防「體虛」?·丁香養生·2018-07-26
3、三伏天,高溫、高濕“超長待機”,養生您得注意這些→·央視一套·2020-07-1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