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基于Caball輕卡底盤,日産推出了型号為KC42的中型客車。她就是日後揚名四海的碧蓮系列中巴。輾轉50多年過去,她走過的道路絕不平靜。
當時日本的汽車生産還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包括發動機也是來自英國澳斯汀技術引進的1.4升汽油機,馬力57匹。可乘坐17位乘客。
1960年小改款,稱呼改為Echo。型号也變成GC140改配了公爵上的G型汽油機,1488cc排量,馬力提升到71匹。也新推出20座闆本。
1964年的GC141小改款上,增加了空調系統,這在當時可是極為高級的配置!汽油機的馬力再次升級到85匹和92匹。柴油機也有60匹和65匹可選。這時日産的這款中巴已經奠定了強大的市場地位,也為他的後繼車型"碧蓮"打下了堅實基礎。
GHC141的長陣版。
1966年,這款中巴還是叫Echo,型号是GC240,已經徹底升級到第二代。
造型已經看見現代化工業的氣色。發動機更升級到SD22,ED30。
次年的小改款GHQC240,空間增大,乘員數上升到25人。這個時期正好趕上了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公路網的建設也趕上了高速公路普及的熱潮。
但這時的日本汽車廠家好像還未準備好全面迎接這個高速化出行時代的到來,整個60年代接連發生了多起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傳動斷裂和脫落而引發的翻車事故!而且每個廠家都無一幸免被牽連上!但不知是日産運氣背還是怎樣了,兩起最嚴重的事故都給GHC240長軸車型趕上了,而且兩起都傷忙慘重。
這可是日産遇上過最黑暗的年代!一度被用戶起訴到地方檢察院~~~~後來經詳細調查,得出了因為長軸車型的傳動軸在高速轉動時産生共振,最後導緻斷裂和脫落,引發了緻命事故!
1971年4月,日産總算和事故受害者家屬達成庭内和解,撤回起訴。跟着的幾個月,其他幾個廠家的同類官司也相繼了結。日本也正式于此時在道路交通法上明确區分面包車和中大型客車的分野。各廠家也正式走出這個陰影,正式進入高速化年代!
1971年推出的小改款C340,這時為一掃之前斷軸的負面形象,首次使用了Civilian 碧蓮的名命,也有市民之足的意思。發動機增加了H20和ED33可供選擇。
1982年二代碧蓮發布,型号W40。
這個時代可是日系各大廠家的黃金時代,銷量高利潤好,在産品設計和質量上也是巅峰狀态。
碧蓮這代的形象,為這個品牌之後20年的地位下了定義。其中副駕那個巨大的觀察窗,給市區行車,泊位帶來了非常好的便利性,也成為這代碧蓮的識别标志。
W40這代也開始大量進口到國内,基本下到營運車隊,上到機關單位都能見得到他的身影,碧蓮的定位似乎要上下通吃。強勁的空調效果,出色的動力和操控性,最重要是十分令人放心的可靠性,在用戶群體中留下了良好口碑。不少在城市淘汰下來的W40,到現在還能于邊遠地區的客運線見到她們的身影。
這代的發動機也為了跟豐田柯斯達等對手火拼,選擇也非常繁多,ED33,Z22,SD33,FD33T,ED35,TD42,TD42T。
而來自五十鈴的4HG1初時隻裝備四驅車型。
其中FD33T是專門為對付三菱Rosa的強勁動力而開發。
1999年,第三代碧蓮發布,型号W41。
形象更加高大上,看上去已經不此是中巴的派頭。這代碧蓮很遲才進入國内,而且劍走偏鋒,主打最高級别的政府行政人員公務出行市場!
記得首批選用全新碧蓮的單位就是廣州市政府,時任的廣州市長出巡和外賓接待都是乘坐碧蓮。
而且當時第一批車連上後期改裝,車價高達170萬!當即把那些開普通國産奧迪,北京奔馳的土豪比下去!
當時我也感到郁悶,碧蓮一直沒升級獨立懸挂啊!而且高配還是4AT,内裝再漂亮也不值這個價啊?後來一瞄她的“裙底”差點就被她的底盤設計雷翻在地。
以前的奇芭底盤有巴甯的橫置鋼闆雙A臂,現在就有碧蓮的傳統硬軸鋼闆彈簧配上氣囊減震!日産的設計師和工程師還真是燒腦。估計要提高舒适性,但又擔心氣囊彈簧的耐用性,以緻保留原單片鋼闆彈簧,以防一旦氣囊彈簧挂掉,鋼闆彈簧還可以撐一會兒。在中巴上用這個設計,日産還真是第一個。
4氣囊的後懸挂。
碧蓮的各個專用車種。
十分開陽的車内空間。
強勁的TB45E 6缸環保型汽油發動機。确保車内人員的甯靜與舒适,還力求減少對路上行人的滋擾。
在與同級對手三菱Rosa,豐田Coaster, 五十鈴Journey,馬自達Parkway多年的競争中,于這個狹窄的商用BUS市場存活下來非常艱難!能立足至今的就僅有日産Civilian和豐田Coaster~~~~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