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玩轉電子秤?一杯好的茶,原料、工藝是關鍵,但沖泡技術也非常重要投茶作為沖泡前的第一步,最是讓新手頭痛,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怎麼玩轉電子秤?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杯好的茶,原料、工藝是關鍵,但沖泡技術也非常重要。投茶作為沖泡前的第一步,最是讓新手頭痛。
茶葉放多了茶湯會過于苦,放少了會過于寡淡,作為泡茶新手,如何能掌握好投茶量呢?
标準投茶量不同的茶類和不同泡茶方式所采用的茶水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具體的投茶量還需要具體判斷。
茶青較為細嫩,茶葉内含物質能夠較快溢出的茶類,投茶量也應該适量減少一些。如綠茶、黃茶、白茶等以幼嫩芽葉制作而成的茶類,投茶時比例就應控制在1:50。
茶青相對粗老、或者是大葉種茶、茶葉内含物質溢出較慢的茶類,按照1:50 的比例投茶的話就會顯得較為清淡而無滋味,因此投茶量就要增多。
如普洱茶、六堡茶、茯磚等,投茶量就要适當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一般在1:20至1:30之間較為合适。
也可以根據個人口感可适當增減投茶量,習慣喝濃茶的茶友,可以稍微增加投茶量,反之亦然。優質茶葉,投茶量可稍減,反之亦然。投茶量多則沖泡時間縮短,少則加長。
用電子秤可以得到準确的投茶量,但通常來說,很少有人泡茶會用電子秤,那麼接下來就教大家,在沒有電子稱的情況下,如何投茶可以接近“标準投茶量”。
按體積投茶有的茶細小、扁平,看起來一點點實際上夠重量了;有的茶粗壯、蓬松,看起來很多,卻輕飄飄的,差不多放大半壺才夠。因此,在家泡茶确定投茶量最便利的方式是看體積取茶。
綠茶和黃茶:所有茶類中最為鮮嫩的茶類,蓋碗沖泡時,茶葉剛好覆蓋滿蓋碗底部即可。
紅茶:投茶量與綠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蓋滿蓋碗底部的量,不過可以稍稍多一些。
烏龍茶:按照外形大緻分為條形烏龍和球形烏龍,條形烏龍的投茶量差不多占蓋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烏龍則蓋過蓋碗底部即可。
緊壓茶:投茶量差不多占蓋碗容量的1/5,有些緊壓茶比較緊,密度較大,可以适當減少投茶量進行微調。
白茶:投茶量比較大,散茶約占蓋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餅差不多占蓋碗容量的1/5。
沖泡,是一個需要通過反複練習和獨立思考,才能逐漸熟悉的技能。靈活調節,多練多品。從開始被條條框框束縛,到逐漸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是愛茶人必經的修煉過程。
• END •
*圖片系傳家茗作原創,部分文字内容源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系我們予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