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3:05:03

那天,黃昏,開始飄起了白雪,憂傷開滿山崗,等青春散場。

相信愛的年紀,沒能唱給你的歌曲,讓我一生中常常追憶。

——高曉松、老狼《戀戀風塵》

第一次聽到這麼美的歌,大概是在20多年前一個金色的黃昏——作家于堅說,“昆明這座城市,永遠有着金色的黃昏”。

那時,從教室到宿舍樓要經過一條熱鬧而悠長的街,街上彌漫着港台歌星的纏綿情歌、李春波的《小芳》和光頭李進的《你在他鄉還好嗎》,訴說着滾滾紅塵中的愛與别離。

不經意間,一汪清泉慢慢滲進了這股洪流,漸漸洶湧,彙成主流,那就是以高曉松和小柯作詞作曲、老狼演唱為主的校園民謠。直到今天,校園民謠仍然是70、80後心底最美好的回憶,那是陪伴他們度過校園生活的主旋律。

為什麼校園民謠能風靡大江南北,成為流傳經典?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 意境之美:歌曲蘊含着文字美、旋律美和人性美,營造出唯美的意境,打動着無數年輕的或已經不年輕了的心;
  • 主題之美:歌曲校園愛情和友情為主題,承載了無數人的芳華歲月,記錄和抒寫了永不褪色的青春,讓無數人魂牽夢萦;
  • 精神之美:歌曲持續走紅和成為流傳經典的背後,音樂人的成長也帶給我們許多關于人生的思考和啟示,激勵着無數有夢想的人前進。

下面我就以聽者的角度,從歌曲唯美的意境、永恒的主題兩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校園民謠的感受和理解,借着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重溫一下那些難以忘懷的流金歲月,同時談談音樂人的成長帶給我們的人生思考。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那些經典流傳的)1

01、意境美感:歌曲蘊含着文字美、旋律美和人性美,營造出唯美的意境,打動着無數年輕的或已經不年輕了的心

①文字美:高曉松寫的校園民謠常常用簡潔的歌詞,勾勒出校園特有的畫面

  • 《冬季的校園》就用了一組名詞短語作鋪排,構成了冬季校園裡的景色和主要人物,使人不知不覺想起往日熟悉的校園,那裡有“漂亮的女生、白發的先生、愛情詩人和流浪歌手”。
  • 《戀戀風塵》則呈現了一幅最為浪漫唯美的畫面:一個飄雪的黃昏,一位美麗的女孩,露水挂在她的發梢,她有些惆怅。

這樣的畫面,是許人想像中最初最美好的愛情,足以讓人回味一生。歌詞簡單寫實,寫盡了校園的單純與美好,透出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浪漫之美,就如同一幅山水寫意畫,沒有濃墨重彩,營造出超然的意境。

②旋律美:歌曲簡單而優美的旋律和吉他伴奏、老狼純淨而略帶滄桑的唱腔,賦予了校園民謠青春的情愫和不可多得的校園情懷。

《同桌的你》、《戀戀風塵》和《白衣飄飄的年代》等歌曲都是校園民謠裡旋律美的典型。簡單的旋律,正好與還未踏足社會的年輕人的單純特質相吻合;優美和美好,剛好符合象牙塔裡的學子對自己的期望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而老狼純淨而略帶滄桑的唱腔,更是把歌曲裡蘊含的所有青春躁動而又孤獨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緻。

曾經,高曉松也嘗試唱過自己寫的歌,但時間證明,隻有高曉松的詞曲和老狼的演唱,才是最絕妙的“才子配佳人”,相得益彰。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那些經典流傳的)2

③人性美:高曉松寫的歌還體現出一種人性之美。

比如《同桌的你》中“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表達的是對昔日同桌的愛慕與牽挂。高曉松在一次演唱會的宣傳活動上這樣說:“我年輕時候寫了好多歌,那時候老覺得自己是最好的男人,同桌的你無論嫁給誰都會被欺負,都會哭,隻有自己才能保護好她。現在已經不那麼想了,現在發現嫁給誰可能都比我好,人家都是好男人。”道破了這首歌裡蘊含着的憐香惜玉的人性美。

又比如《戀戀風塵》裡“相信愛的年紀,沒能唱給你的歌曲,讓我一生中常常追憶”,為什麼明明是心動卻不表白?如果你以為這是矯情或是學着古人故作哀愁,那你就錯了,那是一個時代的哀愁。高曉松這首歌創作于在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大學畢業生還分配工作,大部分人面臨着畢業後各奔東西的局面。

因而,校園愛情難以擺脫不了“短暫的美好”的命運,常常存在“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情形。明知不能相守,不如把愛深藏心底,這也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内斂的文化内涵。所以說,是文化與時代成就了獨特的“美麗與哀愁”,同時也體現了人性美的一面。

著名旅法華人學者程報一在《美的五次沉思錄》一書中說:

從美好的事物表面感受到心靈深處的東西,這就是意境。

校園民謠正是通過文字美和旋律美,讓人們感受到歌曲所蘊含的人性美,從而營造出唯美的意境,打動着無數年輕或已經不年輕了的心。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那些經典流傳的)3

02 主題美感:歌曲校園愛情和友情為主題,承載了無數人的芳華歲月,記錄和抒寫了永不褪色的青春

“青春”貫穿了高曉松校園民謠的主題。那時候的閑暇時光,“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我們總在多年後某個閑暇的瞬間懷念起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這些都是我們關于“青春無悔”的記憶。

青春是什麼?

  • 夏多布裡盎說:“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潔,充滿着遐想與和諧。”
  • 黑格爾說:“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間。”
  • 王爾德說:“青春是惟一值得擁有的東西。”

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被寫進了高曉松的歌裡,那些學生時代沒開口說出的愛情,都被老狼唱了出來。校園民謠采用平白的叙事結構,講述了一個又個充滿朦胧美、但又沒能成功表白的戀愛故事,傳達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濃濃的牽挂之情,這類作品中最經典的莫過于《戀戀風塵》。而《美人》則是一首不多見的直抒胸臆大膽表白愛慕之情的作品。

《戀戀風塵》唱道:

“那天,黃昏,開始飄起了白雪……午夜的電影,寫滿古老的戀情,在黑暗中為年輕歌唱……相信愛的年紀,沒能唱給你的歌曲,讓我一生中常常追憶。”

明明是為戀愛創造的極佳環境氣氛和絕好的表白機會,卻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最終沒說出口而造成了終身的遺憾。而當時默默印刻在心底的每一個美麗的細節卻成了一生中揮之不去的記憶:“你迎風吟唱,露水挂在發梢,結滿透明的惆怅。”

這樣的故事和意境,美得動人心弦,美得讓人心碎。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那些經典流傳的)4

  • 這樣的惆怅比得上柳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這樣的哀愁不輸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校園民謠另一個主題是純真的友情,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憶”,“分給我煙抽的兄弟,分給我快樂的往昔,你總是猜不對我手裡的硬币”,純樸的文字透出純真的感情和青春的迷惘,又不乏淡淡的憂傷,訴說着學生時代友情的難忘和可貴。

青春雖美好,終究要逝去。幸好永遠回不去的那些年,有永遠抹不掉的經典陪着我們。對于70後和80後來說,這些關于青春的歌曲給了我們追憶美好年華的渠道,給永不褪色的青春增添了一抹亮色。

前不久,一位同學和我說,

他的車載音樂裡一直有《戀戀風塵》這首歌,這是他的最愛,沒有之一。

是的,隻有在歌聲中,我們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個永遠也回不去了的純真年代。在歌聲中,總有一種沖動,總想約上曾經的同學,最好還有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鋪的姐妹,一起坐下來,喝着酒,說着曾經的過往,曾經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那些經典流傳的)5

03、精神美感:歌曲持續走紅和成為經典的背後,音樂人的成長也帶給我們許多關于人生的思考和啟示

随着校園民謠走紅,人們得知詞曲作者和演唱者都是清華大學的理科生時,驚訝不已,無不感歎高曉松卓越的才華。後來,人們又知道他在1990年放棄了清華學業去尋找音樂夢想,寫下了那些“青春的歌”。

高曉松後來說:“青春揮霍了,但是揮霍了是最好的方式。”現在看來,他是用最美好的青春去追尋他的“詩和遠方”了。他沒有辜負一生中最好的時光,他用歌曲書寫了屬于他自己的“青春無悔”。

此後的高曉松以作曲、導演、制作人和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等身份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幾年後,當年寫歌的高曉松開始講起了曆史、寫起了小說,這些舉動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們對他的認識,讓人們領略到什麼叫“人生不設限”。對于聽着他的歌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來說,他是“終生成長”的一個典範。

在有一期《我是歌手》老狼亮相前的短片裡,高曉松錄制了一段視頻,評價老狼是“不管在多麼喧嚣的時代,都能安靜唱歌的典範”。其實,高曉松近年來所做的《曉說》、《曉松說——曆史上的今天》、《曉松奇談》等節目,内容涵蓋了曆史、政治、軍事、科技、文藝等十分廣泛的門類,可以看出,高曉松何嘗又不是能在喧嚣的時代裡安靜踏實地博覽群書的典範。

目前,高曉松退出綜藝圈,專心做音樂、讀書,回歸自己的初心,我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青春意氣的他。也許,在經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人生之旅,他正漸入“看山還是山”的第三重境界。在我看來,他的成長曆程帶給我們許多關于人生的思考和啟示:不負年華,終身成長。

最近很火的關于青春的歌曲組合(那些經典流傳的)6

寫在最後:

時隔20餘年,再看《歌手·當打之年》,又聽到高曉松的新作品《自己按門鈴自己聽》,已經恍如隔世,難覓當年的純真與青春氣息,當然這也是音樂人成長的見證。但就是這檔節目和這首歌,又一次讓我回到了那個屬于我們的“當打之年”。

正如節目宣傳的那樣:永遠有人正年輕着,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當打之年”中,永遠是“年輕”在選擇音樂。無論是當年的校園民謠,還是今天的《歌手·當打之年》,都在歌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當打之年”。正是這些歌唱年輕的音樂,讓人們在告别青春歲月之後,又得以有無數次機會去追憶逝去的美好年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