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産出指标與效果指标

産出指标與效果指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20:10:26

産出指标與效果指标?社會效益績效指标反映相關産出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用于體現項目實施當年及以後若幹年在提升治理水平、落實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發展、服務民生大衆、維持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履職或服務效率等方面的效益必須在相關指标中明确當年及以後一段時期内預期效益發揮情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産出指标與效果指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産出指标與效果指标(社會效益指标取值及評價)1

産出指标與效果指标

社會效益績效指标。反映相關産出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用于體現項目實施當年及以後若幹年在提升治理水平、落實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發展、服務民生大衆、維持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履職或服務效率等方面的效益。必須在相關指标中明确當年及以後一段時期内預期效益發揮情況。

一、社會效益理論分析:對社會效益的分析過去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但是随着認識問題更加深刻和準确,定量分析社會效益就顯得更加緊迫。實際上,對社會效益的定量分析肯定會成為經濟學發展的一大重要方向。

(1)社會效益的内涵問題一直困擾學界。總的來說,社會效益評價即是對社會效益的分析,它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才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不同的學者對社會效益的概念内涵有不同的界定,并且概念有些混亂。所以對社會效益的概念定義遠沒有達到共識。

(2)對社會效益的評價,即定量研究,必須首先選取指标,這種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已被人們所普遍接受。在社會效益指标的選取上,面臨的問題是選取的指标是否包含了社會效益的方方面面,指标能否量化,以及指标之間的關聯程度如何。

(3)對社會效益評價的有關模型方法方面。目前所用的模型較多有層次分 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神經網絡評價法等模型方法,各模型都有不同的局限性。在模型應用方面,不同的學者針對不同的項目或者活動,利用不同的模型進行社 會效益評價。

上面三個問題都是社會效益的理論問題,核心是社會效益的内涵,或者說是 社會效益的概念界定問題。隻有這個問題解決了,社會效益指标體系問題和模型 方法研究才有進展的可能,在社會效益評價的應用方面才會有顯著的成果。但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作為第三方機構對于社會效益指标評價的難度有多大!

二、社會效益指标舉例分析:如高速公路社會評價指标體系,包括區域内就業情況影響、區域内自然資源産值影響、區域内交通安全效果、運輸網效率的變化、文化衛生事業、福利的改善、科技的發展等7個一級指标,每個一級指标下面又包括若幹二級指标。

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進行社會效益評價比較常見。趙鳳山(1996)在對高速公路評價方法上提出了社會效益評價的基本步驟: 根據一定的 原則,給出了高速公路間接社會效益指标體系的模式,包括兩個層次指标;采取 專家打分的方法,建立模糊數學評價模型;最後根據模型進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 價,包括對各個指标進行評價,确定權重系數,确立評價标準,進行項目評價。趙風山的方法被引用的比較多,其核心是專家打分法和模糊數學模型,主要應用于對高速公路社會效益進行粗略的定量化探索。

運用神經網絡綜合評價方法。如周偉等(2000)在《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影 響高速公路社會效益量化的變量選擇方法》中,以四川省内江市區域經濟為例,運用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定量分析了影響區域經濟各因子的主次順序,最終為高 速公路社會效益量化的變量選擇提供了一種研究方法。劉錫健等(2004)運用神 經網絡方法在石油工程項目社會效益進行綜合評價。李慶瑞(2005)提出了多層 模糊分析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少洛高速公路進行了社會效益評價。

灰色系統理論。如徐淑雨(2006)利用灰色系統理論建立了灰色線形回歸組合模型,并據此測算了廈門海滄公路大橋項目的社會效益。其他的如投入産出模型、系統動力學模型、CGE模型、條件價值評估法等都在不同的項目中得到了應用。

這些方法對于分行業分領域的項目支出社會效益的評價尚處于理論研究之中,而且适用面較窄。

  三、社會效益指标完成值取值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項目支出其社會效益的取值方式不同,社會效益績效指标完成值取值常用的方式有:

  1.直接證明法。指可以根據外部權威部門出具的數據、鑒證、報告證明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常見的官方統計數據等。2.情況說明法。對于定性指标等難以通過量化指标衡量的情況,由部門根據設置績效目标時明确的績效指标來源和指标值設定依據,對指标完成的程度、進度、質量等情況進行說明并證明,并依據說明對完成等次進行判斷。3.問卷調查法。指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的調查方法。一般适用于滿意度調查等。部門可以根據必要性、成本和實施可行性,明确由實施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4.趨勢判斷法。指運用大數據思維,結合項目實施期總體目标,對指标曆史數據進行整理、修正、分析,預判項目在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數據趨勢。

四、社會效益指标的完成值佐證材料:

  1.正式資料。統計年鑒、文件、證書、專業機構意見(标準文書)等。2.工作資料。部門總結、統計報表、部門内部簽報、專家論證意見、滿意度調查報告、相關業務資料等。對于過程性資料,部門和單位應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保存整理。3.說明材料。針對确無直接佐證材料或者綜合性的内容,由相關單位、人員出具正式的說明。

 對于具備條件的社會效益指标,應盡可能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在予以貨币化等量化反映的基礎上,轉列為經濟效益指标,以便于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比較。

總之,作為第三方機構對于社會效益指标還是很模糊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對于社會效益指标的評價首先應因項目而已,有些可以簡單通過部門總結或滿意度調查報告說明;有的則可以進行定量分析。較為可行的辦法是,一定要把社會效益指标分解為幾個三級指标,通過細化分解,壓縮評價的廣度和深度,對準幾個影響社會效益的主要因素實施評價,如項目的社會效益可分解為社會治理水平、政策執行情況、推動行業發展方面、服務社會大衆、維持社會穩定、提高履職或服務效率等,才能提升社會效益指标的評價水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