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九月科普養魚小知識

九月科普養魚小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34:19

春秋季氣候變化對金魚産生的重要影響。

下邊給大家剖析一下氣候變化誘發金魚暴發疾病導緻死亡的各種因素——冬末春初溫度回升,夏末秋初溫度降低,(兩季的相同點在于日夜溫差的加大,溫度範疇都在15-28度之間),而溫差是影響水體中各種生物機能變化的主要因素,其表現在:

九月科普養魚小知識(你應該知道哪些知識)1

1魚體會随溫度驟變而産生應急反應,身體機能未能及時迅速的作出調整,出現不适,造成抵抗力降低。

2水中的各類水生植物和藻類(綠藻和綠苔)也因陰雨天和大溫差,缺少足夠光合作用而出現衰敗現象,降低了對水體中有機質的吸收和消耗轉換的能力。

這時,整個水系統就不會如原本溫度相對平衡的情況下而保持穩定的自然循環,導緻自我修複能力降低甚至喪失。

3同時我們又在不斷的給魚喂食,持續的高蛋白餌料喂給,産生大量的高副營養值的糞便。(國外好多魚類飼料都會根據季節或者成長階段來調整飼料種類,對水質保持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糞便沒有完全被藻類植物及有益菌硝化吸收轉換,發酵後給細菌和寄生蟲生長繁衍帶來了豐富的營養基。

4水溫在15-28之間時,恰恰正是各類細菌和寄生蟲處于高活動和繁殖的溫度區間。

5導緻水體中的細菌群和寄生蟲群不斷的攀升,最終暴發大面積疾病。

以上所述為因季節變化,人為飼養上未做出任何調整和預防措施而導緻水體中各項指标升高暴發疾病的多種因素所集中的結果。如果我們在轉季之前之中把水質調整好,結果就會是兩種性狀。所以,6月和10月兩個月是一年中飼養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決定成敗的兩個月!這不單單要會防病治病,最根本的要學會怎麼樣把水控制好。

水質敗壞和魚死亡的根本原因是水體失衡

世間萬物繁衍生息都遵循平衡,平衡有相對的尺度,超過了尺度,也就打破了平衡,就會物極必反!如何把握水體平衡?

水清則無魚,水濁亦無魚——日常飼養過程中,最常見的是通過換水将水體中的有害菌數量控制在安全的範疇内,從而平衡水體穩定,魚也就不易得病,這是最簡單和最原始的人為平衡水質的方法。(就如兩軍交戰,強弱懸殊,強方明顯能勝于弱方。如果雙方實力相當,這就會出現僵持狀态,也就會形成和平共處,但是倘若哪方出現漏洞,另一方定會趁虛而入,将這個平衡打破,結局就是強方吃掉弱方),小環境養殖水體中怎麼樣更有效的長期平衡和諧共處的環境?又怎樣在各種季節和複雜環境變化過程中準确把握平衡這個度呢?

接下來,本人談談自己養殖過程中各種環境水質調控的方法。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水體中的各種平衡關系:

九月科普養魚小知識(你應該知道哪些知識)2

新清水和老綠水的平衡關系:

1,新水清澈含菌量低,水瘦則無營養,長期用新清水飼養的金魚,魚不肥,色不豔,而且易生病。

2,老綠水渾濁同時含菌量高,水肥則富含各種魚體需要的綠藻等營養汲取物,用老綠水飼養的金魚,顔色豔麗而肥美。(水溫低于15度高于30度,病菌和寄生蟲不能大面積繁殖暴發)醫治水黴和白點時,常會利用病原的這種特性來提高水體溫度而達到一定的治愈效果。

3,科學利用,取長補短。不同的季節用不同的水,來适應氣候和溫度變化對魚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關系

兩者之間可定義為因果關系,在水體中,有害菌含量高,有益菌必定少;有益菌含量高,有害菌必定少。兩者間相互牽制相互平衡!硝化細菌包括亞硝化菌和硝化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層中,在氮循環水質淨化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魚缸等小水體中除了人工提供的空間寄生外,基本很難在光滑的環境下寄生,而且是好氧性細菌,對含氧量也有一定要求,一般在流水比較快含氧量足的過濾槽子中寄生。

有害菌的繁衍生長優勢要大大強過有益菌,對寄生環境沒有嚴格要求,寄生在漂浮或者固定水體中最髒的物質上(如魚的糞便,殘餌等發酵物),溫度和營養基質達到所需的數量,就可馬上呈暴發趨勢。日常飼養過程中定期的清理水體底部的魚糞便等雜質可有效改善水質,防止疾病的發生。

古法養魚的水質調控措施

養殖用具一般為木海,瓷盆,水泥池等,沒有過濾系統的輔助,完全依靠平時人為養殖手法上的控制,利用人工換水和各種水體中生長的綠苔和綠藻對水質的控制和作用,而降低水體中各項有害物質(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指标,來平衡整個水體的自然循環。但是,各個季節大環境的溫度指标的不同,而管理上各種方式都要作出相應調整來預防氣候原因而導緻多種危害金魚生長的水質指标變化。

這裡主要說下最易得病的春秋兩季養殖上管理手法:

1,定期換入或者添入适當的等溫新水,減少水體的粘稠度,粘稠度越高,水中的雜質越多,細菌也就越多。

2,添加殺菌劑來控制減少水體中菌群的數量,淨化水質。

3,适時定期的投喂藥餌。溫差大,魚不舒服,抵抗力降低,自身防病的屏障沒有了,投喂藥餌是人為的給魚體建造一層防病屏障。

4,控制每天的喂食量,來減少魚體每天産生的排洩物,減小對水體的污染。

弊端:在于管理上有一定的缺陷,必須依靠人為全天候監控和調整。容易出現突發和意外情況,比如:管理上未及時跟進,水質惡化暴發疾病。

過濾缸養魚的水質調控措施

利用過濾系統全天候對水體進行物理和生物過濾達到水體生态循環。

物理過濾

過濾體積和濾材沒有嚴格的要求,隻能起到增氧和粗略阻擋魚體排出的糞便等雜質,還是需要人工經常清洗濾材,換水等工作。不然在過濾棉所處的位置會沉積大量糞便和殘餌,24小時腐敗變質寄生大量細菌,所以一般每24小時就要清洗過濾頭層棉。物理過濾情況下可以培養出綠水,水體中還殘留着很多沒有淨化掉的營養物質,在光合作用下生成綠藻,成為其基本的營養源。

生物過濾

過濾體積占水體的三分之一,過濾材料由粗到細,依次可由上到下或由前到後。

任何水體裡都含有一定數量的硝化菌,隻是沒有合适的寄生沙床,沒有足夠的硝化菌群來硝化分解水域中魚類産生各種廢棄物(糞便等),整個水體不能自我淨化而達不到平衡,所以就需要人為添加一定數量和體積的過濾材料來培養足夠數量的硝化菌群來平衡自然循環。

但是,并非有了過濾就不需要人為的管理,有的用上了比較強大的過濾,水還是渾濁不堪。養殖密度,喂食量或者高污染性的餌料,都會大大影響過濾系統的功能,出現水體渾濁,應該立即停食,以便硝化系統自我修複,不至于整個系統崩潰(殘餌和魚糞便就是硝化菌的食物,但一個硝化菌群一天隻能消化分解一定額度的食物,超過了它們分解的數量,這時就會出現超負荷運轉,導緻整個系統崩潰)。

九月科普養魚小知識(你應該知道哪些知識)3

鑒定水體生态崩潰與否?

1:看水的粘稠度,水色發白,透明度不高,打氧和過濾下水時産生的泡沫在20公分直徑範圍内破滅,說明粘稠度不高,反之水體敗壞。

2:水體有明顯的腥味。

種植一定數量全天候生長的水生植物

例如:銅錢草,綠蘿,富貴竹,水葫蘆等等,有效吸收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指标。

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态水體,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硝化菌和植物過濾全方位立體式的水體淨化系統,不受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等客觀原因的影響,全年保持穩定的水質。魚的狀态非常穩定,保持旺盛的活動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