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同款或同級車型的電動車一定比燃油車貴,而且還貴很多,比如奔馳EQA起售價比GLA貴了4.69萬,EQC更是比GLC起售價貴了9.73萬。這樣的價格差距,即便電動車更節能,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會覺得不值。但如果價格差不多,甚至比同級燃油車更便宜,這樣的電動車你會心動嗎?
前不久上汽奧迪Q5 e-tron上市,官方指導價為37.65-47.95萬元,而一汽-大衆奧迪的Q5L官方指導價為39.68-48.7萬元,是的奧迪Q5 e-tron無論是起售價還是頂配價格都比Q5L更低。
也許有人會說奧迪Q5 e-tron與Q5L誕生于兩個不同的平台,不能放在一起對比。不過小編認為它們雖然平台不同,但都背負了奧迪Q5之名。再說了,如此接近的價格,消費者如果想買Q5那麼勢必會在奧迪Q5 e-tron與Q5L之間做出抉擇。
首先從外觀上來看,兩款車都延續了奧迪家族式的大嘴設計,不同之處是奧迪Q5 e-tron采用了封閉式格栅。并且在車身顔色上有雙色車身可選,不過奧迪Q5系列的目标群體應該不年輕,他們能否接受黑色和大聖紅的撞色搭配還真不好說。
車身尺寸方面,奧迪Q5 e-tron定位是中大型SUV,長寬高分别為4876mm/1860mm/1675mm,軸距為2965mm。而奧迪Q5L定位是中型SUV,長寬高分别為4770mm/1893mm/1667mm,軸距為2907mm。相比之下奧迪Q5 e-tron在尺寸上更有優勢,另外奧迪Q5 e-tron為7座或6座布局,而奧迪Q5L全系都為5座。那麼對于喜歡大車或者是有第三排座椅需求的消費者可能就會對奧迪Q5 e-tron更感興趣。
進入車内,兩款車的風格差異也非常明顯,奧迪Q5 e-tron更加簡潔,着重體現的是科技感。而奧迪Q5則是比較傳統,中控台的實體按鍵更多,覆蓋件的用料也更紮實,因此在豪華感的營造上還是奧迪Q5L要更勝一籌。
另外,奧迪Q5 e-tron畢竟是一款剛剛上市的純電車,因此在科技配置上也會更有優勢。就那兩款車的入門配置車型來說,奧迪Q5 e-tron在智能輔助駕駛、人機智能交互方面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最後是動力,奧迪Q5 e-tron擁有40 e-tron和50 e-tron quattro兩種動力,前者采用後置單電機布局,綜合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後者采用雙電機布局,綜合最大功率225kW,最大扭矩460N.m,兩種車型CLTC續航裡程分别為560km和520km。
而奧迪Q5L則搭載了高低功率版的2.0T發動機,40T版發動機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320N.m,45T版發動機最大功率185kW,最大扭矩370N.m,與之匹配的都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另外全系車型都搭載了适時四驅系統。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奧迪Q5 e-tron的40 e-tron車型與奧迪Q5L的40T車型在動力上的差别并不大,但奧迪Q5 e-tron的50 e-tron quattro優勢就比較明顯了。不過,動力雖強,但520km的續航裡程是否會給用車帶來焦慮?就必須仔細斟酌一番了。
紅點車評
其實從産品的對比來看奧迪Q5 e-tron和Q5L是各有優缺點的,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關鍵還是在定價,畢竟奧迪Q5 e-tron打破了同級電動車比燃油車更貴的慣例。這與其說是“南北奧迪”之間的“内卷”,不如說是電動車時代BBA的品牌溢價能力正在削弱。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4月中國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了54.4%,而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5.5%,即使是BBA在新能源市場的銷量也不理想。
在燃油車時代,中國品牌因為缺乏核心技術,隻能走低端、低價的路線。但到了新能源時代,即使在30萬以上價格區間,中國品牌依然有非常豐富的車型可選。那麼,傳統豪華品牌如何才能争奪市場份額?是不是隻有玩價格戰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