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著名播音員、主持人趙忠祥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
據報道,趙忠祥患有肺鱗狀細胞癌,就診時已經擴散。肺鱗狀細胞癌,乍聽之下很陌生,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疾病呢?對此,光明網記者專訪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因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教授、病因學研究室主任鄧大君。
(圖片來自網絡)
鱗狀細胞癌、肺鱗狀細胞癌如何劃分?
鱗狀細胞癌,是一類上皮組織細胞、鱗狀細胞病變後産生的癌症,多見于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食管、子宮頸、陰道等處,以發生在皮膚的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氣管、膀胱、腎盂等處雖無鱗狀上皮覆蓋,但可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形成鱗狀細胞癌。
其實,鱗癌隻作為病理類型,想要具體治療,需要确認鱗癌的原發部位、分期等信息後,才有具體讨論治療和預後的意義。而根據報道,趙忠祥先生的癌症原發部位是肺部,一般稱作“肺鱗狀細胞癌”。
據鄧大君教授介紹,肺部可謂我們肌體的暴露器官,是肌體對外接觸最頻繁的地方。肺鱗狀細胞癌主要發生在氣管和支氣管,也稱鱗狀上皮癌。支氣管表面覆蓋了一層上皮,叫鱗狀上皮,是保護支氣管和氣管的,如果鱗狀上皮遭緻癌物的暴露得話,很可能就會變成癌細胞。
肺鱗狀細胞癌發病進程很快嗎?
看過趙忠祥老師的具體病情,不少網友驚呼:“肺癌從确診到去世也太快了吧”,還有不少網友紛紛舉例身邊的肺部癌症患者“從發現肺癌到去世,隻有三個月”等。這讓不少人提起肺癌不寒而栗,那麼肺癌的發展真的如此快嗎?
對此,鄧大君教授做出了解答:“并非如此,網友所說的情況往往是發現已到晚期,按時參加年度體檢的人,大多能夠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如果鱗狀細胞癌是在肺部發生,多數情況下癌細胞都長得比較慢,趙忠祥先生的情況很可能是沒有定期去做體檢。”
據報道,趙忠祥先生三年前确有檢查到鱗狀細胞癌良性,但他後續沒有深入檢查。鄧教授表示,類似這種情況,應該年年複查。尤其對于年紀偏大、存在結節者,多數在早期發現時都是良性,但是如果檢查間隔比較長,很可能會惡化而不自知。定期檢查可及時發現問題,隻要癌症發生位置不是特别蹊跷,一般都能夠在早期通過手術切除。
所以,定期體檢可以盡早發現問題——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圖片來自網絡)
肺部癌症可以預防嗎?
1)早篩查是關鍵
應積極進行癌症早期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所在。鄧大君教授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都應進行癌症篩查,55歲以後人群應每年進行篩查。
2)肺癌難以自診,應接受正規體檢
很多人認為沒有症狀就是健康的,或者通過網絡搜查疾病症狀就可以在家自診,排除自己是否患癌。鄧教授表示,對于肺癌來說,一些相對明顯的症狀,如咳嗽、憋氣,往往已是晚期才如此明顯,所以還是應當選擇去醫院進行正規體檢。
3)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鄧大君教授談道,從肺癌患者的角度講,很多人患癌是跟空氣中的緻癌物有關系,包括吸煙,工作環境空氣長期不良等。想要預防病症,主要還是盡量保持生活習慣良好,遠離空氣污染的環境。
4)接種HPV疫苗可預防部分鱗狀細胞癌
不少鱗狀細胞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和有關,比如宮頸癌、口咽癌、肺癌、指部癌症及肛門或生殖器區鱗狀細胞癌等,接種HPV 疫苗能夠使患上宮頸癌的風險大大降低。
5)非遺傳性疾病
鄧教授談道,肺癌并非家族遺傳病,但是每個人對腫瘤的易感性不一樣,确實存在部分人對此類癌症的抵抗力更弱一些,所以要注意遠離緻癌物(如不良環境)。(光明網記者 張蕃、張夢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