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7月19日電 題:耕地“入托”增收多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白明山、高博
随着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誰來種地”“地怎麼種”成為一些地方面臨的難題。河北省供銷合作社依托自身組織體系健全、服務網絡遍布鄉村的優勢,通過土地托管,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實現“一托四省二增”,農民說土地入“托”好種田、增收多。
随着夏收夏種進入尾聲,焦永兵坐下來細算了今年小麥的收益賬。“‘托’不‘托’大不一樣!我把土地托管給供銷社,就像把孩子送到托兒所,種地省水、省電、省肥、省工,還能增地、增産。”他說。
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河北省供銷社托管的麥田正在收割。新華社記者白明山攝
焦永兵是河北省南宮市焦旺村黨支部書記,也是種糧大戶。“過去農民自己種地,趕上好年景,不算自己工錢的前提下,每畝地一年收入千把塊錢。”他說,“現在土地托管出去,一畝地年保底收入800元,農民從地裡騰出手,可以在托管田裡幹零活,也可以出門打工,秋後還能二次分紅,現在收入比以前高。”
細心的焦永兵制作了一張自己種地和供銷社托管投入産出對比表:以種一季100畝的小麥為例,土地托管後,化肥、澆水、用電、用工、種子、收割等成本投入分别降低了300元到6000元不等,而産量又有增加。
南宮市副市長周義華說,過去村民之間簽訂流轉協議,流轉費偏低,農民種地單打獨鬥,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産資料是按照散戶的市場價買入。在托管過程中,村委會負責組織協調,每畝可獲得30元服務費,這也開拓了一條村集體增收的新路子。
小麥收獲時節,在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河北省供銷合作社托管種植的節水小麥品種“馬蘭1号”,畝産達778.88公斤。
河北省小麥專家顧問組組長郭進考說,節水小麥品種在供銷社托管的土地上實現高産,恰恰說明有了好品種,還得有好的管理。
受益于滴灌設施的應用,今年小麥生産成本下降,收益提高。小麥收割後的田地裡,玉米播種機穿梭往來。成方連片的農田裡主管道直通地頭,一條條黑色滴灌管好似“毛細血管”,均勻地鋪在麥壟間,将水精準送達。從播種到成熟,淺埋滴灌“小黑管”将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繼續發揮作用。
淺埋滴灌是在大田作物種植區,把滴灌帶覆土淺埋固定,以滴灌形式将水肥均勻輸送到農作物根部,這一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節約水資源。
河北省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嚴重。2021年以來,河北省供銷合作社在省農業農村廳支持下,成立河北省現代農業服務公司,在全省發展節水農業全産業鍊托管服務。
“與傳統畦灌相比,淺埋滴灌節水農業優勢明顯。省水,使用淺埋滴灌可節水三成左右。省肥,通過滴灌系統把肥料精準送到作物根部,可節約化肥兩成多。”河北省現代農業服務公司董事長魏根柱說,省工方面,一人可看護5眼機井同時灌溉,比畦灌一人看護1眼機井,每畝可節省人工成本80元左右。取消了壟溝,每100畝可增加耕地約5畝。同時,由于管理精細,小麥、玉米還實現了增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