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可由非感染性原因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非感染性原因
一般是因喂食不當、過敏、受涼等原因導緻的腹瀉。
感染性原因
多因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飲食或水等方式進入消化道引起。
夏季細菌容易繁殖,食物、水和餐具均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因此發生細菌性腹瀉的機會較多。對小兒腹瀉,首先應當查明原因,然後針對病因進行處理。
“
急性胃腸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表現有腹瀉、嘔吐、腹痛、發熱等。一般是采用藥物對症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抗菌藥、微生态制劑、吸附劑等。
”
對症治療有哪些藥?
★抗菌藥物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主要用于殺滅和抑制病菌的生長和繁殖。
★微生态制劑如雙歧杆菌、乳杆菌、嗜熱鍊球菌三聯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聯活菌顆粒等,主要用于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腸功能紊亂,如急慢性腹瀉、腹脹、消化不良等症。
★吸附劑最常用的如蒙脫石散,主要用于吸附腸道内的病原體、有毒物質、水分、氣體而起到止瀉的作用。
服藥需要注意先後順序
不同的藥服用順序是很有講究的
不注意順序随意服用的話
會直接影響療效
家長們要尤其注意
1
抗菌藥和微生态制劑合用時,兩者要間隔兩小時。一般是先服用抗菌藥,兩個小時後再服用微生态制劑。
2
微生态制劑和吸附劑合用時,要間隔兩小時。要先服用吸附劑,兩小時後服用微生态制劑。
3
抗菌藥、微生态制劑和吸附劑合用時,一般要先服用抗菌藥,1小時後服用吸附劑,再隔1小時後服用微生态制劑,使三種藥互不幹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