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瓷器素以瑰麗的釉色而著稱于世,特别是所創以氧化銅為着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銅紅窯變釉,更使其名聲大振。
這種釉自然天成、變化萬千、異彩紛呈,按變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賦以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紅等美譽。
鈞窯天藍釉碗北宋—金
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鈞瓷釉色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其色調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燒制色釉“窯變”為其特色。
藏瓷界關于鈞窯的俗語不勝枚舉,
随便舉例,就有多達不下十條:
“五大名窯,鈞為首”
“黃金有價,鈞無價”
"鈞瓷無對,窯變無雙"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鈞瓷挂紅,價值連城”
“鈞不挂紅,一世受窮"
“縱有家産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
鈞窯為何能博得如此衆多眼球?
又為何僅憑一丈紅,錯了,“一點紅”
就能讓衆人不惜千金去索求?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讨一下~
壹
鈞窯的興起
經過晚唐和五代十國的發展,陶瓷工藝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國家的統一與生産的發展,使鈞瓷手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官窯興起,民窯林立,各地窯口,競相争輝,五大名窯中的汝窯、官窯皆在河南境内,其中鈞瓷以窯變美妙的藝術,不僅受到民間的青睐,更受官廷的偏愛,并把鈞窯壟斷為官窯,到了北宋晚期,特意在鈞瓷的故鄉--禹州城北門裡的鈞台附近設窯,專門為宮廷燒造禦用品。
禹州市鈞台鈞窯窯址
由于宮廷以豪華奢侈為尚,選料嚴格,不計成本,工藝要求更高,生産原系為民間燒制的碗、盤日用生活器皿,也主要改燒各式花盆和盆奁兒,以及尊、瓶、爐之類的藝術陳設品。
所燒鈞瓷禁止在民間流傳,當開窯都由官府派職官把關監選,合格者當選,其餘一律砸碎就地深埋。
金-元鈞窯天藍海棠紅渣鬥式花盆
高17.1公分口徑19.2公分腹圍59公分足徑10.9公分
北宋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高7.8cm,口徑24cm,足距13.5cm
從此大家隻好望窯生歎,然鈞瓷的聲望更高。造型端莊,技藝娴熟。窯變美妙,琳琅滿目。尤以紅、紫為基礎,熔融交輝,形如流雲,燦如晚霞,變幻莫測,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在争芳鬥豔的花園裡獨樹一幟。
貳
制作過程
瓷坯先經素燒稍冷後上釉正燒,釉層較厚。在燒造過程中,裡面含有多量的磷酸鈣物質,焙燒時釉層斷裂,釉料沸騰滾動。
由于各種元素重量不等,釉面沸騰時,重量較輕的向上翻滾,比重大的元素如銅、鐵則向下流淌,在釉層裡形成深色的溝槽;窯變慢慢熄滅,釉面逐漸停止沸騰,高低補齊之後,釉層裡往往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線條,屈曲蟠蜒,如“蚯蚓走泥”這個特點為鈞窯獨有。
金-元 鈞窯天藍丁香紫渣鬥式花盆
高26.1cm,口徑27cm
腹圍84.2cm,足徑16cm
器物底足施滿釉後又抹掉,燒成後成為棕黃色。由于鈞瓷釉質肥厚失透,刻、劃、印花不宜顯露,所以鈞瓷以釉色取勝。它區别于其他的瓷器釉色,富有創造性,風格獨具,在陶瓷的釉色美上開啟了新的藝術境界。
北宋—金 鈞窯天藍釉碗高8.2cm,口徑19cm,足徑5.7cm
叁
鈞瓷的市場表現
事實上,同樣是五大名窯,市場對于它們的待遇可是三六九等,大不一樣。汝窯已經連續創造了過億元的天價紀錄,定窯本年度的秋拍,也已經成交過了千萬元級......
鈞窯始終不溫不火,過百萬就已經是最高價了。(過千萬的有,但往往都是明代,當然也有可能是年代标注錯誤,但整體上目前鈞窯的價格表現不盡如人意!)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在藏瓷界鈞窯可是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之說。
我們接着來看一看鈞瓷的市場表現:
宋至金 鈞窯天青釉斂口大碗
成交價:100萬港元
宋至金 鈞窯月白釉紫斑折沿盤
成交價:514萬港元
514萬港元,已經是本年度秋拍,全球市場鈞窯瓷器的最高價了。
沒有“樂從堂”的護持,香港拍場上的鈞窯,隻能基本維持在百萬元以内了:
元至明 鈞窯天藍釉罐 成交價:106萬港元
金至元 鈞窯月白釉連座瓶一對 成交價:65萬港元
金至元 鈞窯月白釉三足爐 成交價:38.75萬港元
再看看紐約拍場的表現,隻能說沒能達到想象中的那般了。
元-明 鈞窯天藍釉大碗
成交價:6.25萬美元
宋至金 鈞窯青釉碗 成交價:2.5萬美元
博物院收藏的鈞窯瓷器:
任何一個瓷器品類的崛起,繼而有天價的爆出,肯定需要時間,還要有一個契機。我們甯願相信,也許是最好的鈞窯器物,還沒有在市場上出現......目前,最好的鈞窯仍在博物館中,尤其是在台北故宮。那就讓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最頂級的鈞窯瓷器吧~
鈞窯天藍釉盤北宋,高4.3cm,口徑18.4cm,足徑6cm
盤敞口,淺弧腹,圈足。裡、外施天藍色釉,外壁施釉不勻,有流釉現象。口沿處釉層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體,圈足内無釉。
鈞窯天藍釉三足筒式爐北宋—金,高20cm,口頸26cm,底徑14.5cm
爐直口,深腹折底,寬圈足。折底處有三處露胎痕,呈長條狀,原為三足,後磨去。裡、外通體施天藍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紋”現象。口沿、足邊處呈醬色。
金-元 鈞窯月白鼓釘洗
高9.4公分口徑25.4公分底徑18.5公分
斂圓口,淺腹、腹形如鼓,平底,三雲頭形足。口沿、腹壁各飾弦紋一道,鼓腹按飾鼓釘紋兩周;上緣二十二枚,下緣十八枚。器外于口下、弦紋邊可見流釉痕,邊棱皆呈米黃色。施釉至底足,外底塗褐色護胎汁,周邊有支燒痕十九枚。底刻有數目字「一」,并有清宮所刻「瀛台香扆殿用」的款記。
台北故宮博物院 · 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H:19.8cm,D:14.2cm
造型仿古銅器尊,通體罩施月白色釉,釉層薄而不勻,釉色泛青,釉質乳濁,表面光亮,氣泡稯眼十分明顯。施釉至足際,足邊流之堆積,口沿及扉棱皆呈土黃邊。足底緣及足內凹圓底加塗醬色護胎釉,凹圓釉面局部出現藍彩,中心凸起一泥丸;足內印數目字「十」。
金-元 鈞窯粉青圓盤
高2.9公分口徑19.7公分足徑11.8公分
侈口,折沿,周壁極淺,平底,淺圈足。釉色為粉青略泛灰,釉質勻細并有蚯蚓走泥紋。全器滿釉支燒,底緣及沿邊皆成米黃色,盤底并有五枚圓點狀支痕。
金 鈞窯青瓷葵花式碗
高5.4公分口徑17.1公分底徑7.1公分
侈口、六瓣葵花式碗,淺壁,平底;右側口沿平折,作三瓣花式寬闆沿,其下有細圓條半環形把手。全器施略泛灰濁的天青釉色,器底有三個支釘。
金-元 鈞窯天青葡萄紫六方盆托
高6.3cm,口縱13.6cm
口橫20.5cm,底縱10cm,底橫14.9cm
盆托作六方形,折沿,沿邊凸起一道細棱。淺壁,平底,下承六足。胎骨厚重,造型規矩。通體罩施濃釉,釉質乳濁具光澤,釉表氣泡稯眼明顯。施釉至底足,足邊積垂厚釉,棱邊皆成褐黃色;外底塗褐黃色護胎釉,釉面有清宮所刻「養心殿明窗用」的款記。
金-元 鈞窯天藍玫瑰紫仰鐘式花盆
高23.5cm,足徑16.1cm
通體罩施濃釉,釉色内外不一,器外口沿呈褐色邊,口沿以下一周藍色釉,釉面間雜着紫色的彩斑,順着外弧壁往下,藍色釉彩逐漸轉成深玫瑰紫色,在藍紫釉彩交接處,驟地穿過一條不規則的酒紅色釉彩。器内藍、紫釉彩相間。
金-元 鈞窯天藍葡萄蓮花式花盆
高16.5公分口徑22.8公分足徑11.9公分
作六瓣蓮花形,胎骨豐厚,侈口折沿,沿邊凸起一道細棱,深腹、上豐下斂,外壁依随蓮花之形,作鼓起、凹進的變化。通體罩施濃釉,釉面不勻,口沿一道褐色窄邊,外壁葡萄紫釉局部出現天藍色的釉彩,内壁則藍、紫彩釉相間。足底緣與口下傷缺處皆露灰土色胎,底印數目字「七」,并有清宮所刻「養心殿随安室用」的款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