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上張老師介紹完最近一段,班内孩子們的學習、課後表現情況後。阿超的媽媽被選中作為家長代表講一下孩子在家的基本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态。
阿超的媽媽是一名醫護人員,可能因為職業的原因,觀察生活比較細膩。她發現:吃飯,運動,基本禮儀方面還好,但是檢查家庭作業時,媽媽問孩子對知識難點的一些解題方法、思路時,阿超有時候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孩子回答這次考試怎麼樣時,含糊其辭,面對媽媽嚴肅的眼神,甚至有點患得患失的樣子。家長會上随即好多家長表示自己孩子也有這種情況……
更有家長自嘲地說道:“我們這種情況就好很多。”
問書本上的學會了嗎?
“都會”。
問考試咋樣?
“全做上了。”
對答如流!當時聽着沒毛病,試卷一下來……隻想找雞毛撣子。
其實,阿超的成績不算優秀,但也絕不是算差的。阿超和小華是同班同學,還是從小一塊玩耍的鄰居夥伴。因為家離學校近,打二年級開始,不用家長接送後,一直到現在的四年級兩人每天都一起上下學。
兩人性格差不多,跟大多數小男孩一樣跑跑跳跳,打打鬧鬧。每到放學、周末時間兩個人經常到院裡跟其他小朋友們盡情玩耍打鬧;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還會找到另一個人一起寫。可以用形影不離來形容了。
但是小華的家長在這個問題上卻表示:小華還可以,基本沒有阿超的那種情況。好多家長表現出一絲疑惑?紛紛表示要請小華的家長分享經驗,帶娃心得……
小華的家長是一家單位的普通職員,不善言辭,講了半天,也就是說了說孩子日常作息習慣良好,平常倆孩子一塊做作業的時候,小華甚至比阿超做得還要慢一些。其他各位家長沒聽出個所以然,倒是被小華媽媽的最後一句話給逗樂了。
“這兩個孩子最近都胖了不少,得增加運動了。”
最後張老師拿出了最近一次的考試成績:阿超和小華的成績相差不多,拿數學成績來說,小華97分,阿超93分。這個分數在家長眼裡可能也就是考試名次的排名了,排名高了就成了一些家長朋友圈曬娃的資本,排名低了就成了對孩子抱怨的理由。
但是在老師這裡發現的卻是孩子平時做作業、學習時的态度不端正;是孩子日常上課時對知識的掌握不徹底,課後作業有問題不及時反饋,求知度不夠,對于一知半解的知識點得過且過。
為什麼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支支吾吾的?因為他自己本身對這個知識點掌握不徹底。為什麼孩子回答考試成績怎麼樣時含糊其辭、患得患失?因為他平時的學習态度不端正,對問題的求知度不夠,他自己不确定試卷中自己的答案到底對不對。
說考得好——自己心裡沒底;說考得不好——怕“暴風雨”馬上到來,隻能患得患失。
輔導一年級個位數加減法,
你肯定信心滿滿講解。
到四、五年級質數,合數時,
你是不是抱怨孩子在學校沒好好聽講……(是不是不太敢講了呢)
隻有不确定的東西,才會讓你患得患失!
學習成績分數,歸根結底它隻是們培養孩子過程中的一個參考項,我們要通過這個“分數”表象來分析問題出在哪,從而引導孩子在學習中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達到提升孩子整體水平的目的。
成功的路上從不缺乏天才,缺少的是認真做事,踏踏實實學習進步的人!
隻有真正掌握了知識的學生,才能從容自信地從考場裡走出來。面對别人的提問才不會患得患失;隻有真正掌握職業技能的人,才會在提交老闆布置的方案時,不會患得患失;隻有不斷充實自己,強大自己,在面對生活時,才不會患得患失。
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