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痰濕體質有什麼表現

痰濕體質有什麼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04:55:40

痰濕體質有什麼表現?廣義的痰、由于在發病方面廣泛地涉及到肺、脾、腎、肝、“三焦”諸髒腑,因而可凝聚、盤踞在各個組織器宮之中,留伏不去,“變幻百端”,産生各式各樣的病症,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痰濕體質有什麼表現?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痰濕體質有什麼表現(痰濕體質的所有表現)1

痰濕體質有什麼表現

廣義的痰、由于在發病方面廣泛地涉及到肺、脾、腎、肝、“三焦”諸髒腑,因而可凝聚、盤踞在各個組織器宮之中,留伏不去,“變幻百端”,産生各式各樣的病症。

明·張三錫在《醫學準繩六要》中記載:“痰飲變生諸症,形似種種雜病,不當為諸雜病牽制作名,且以治痰為先,痰飲消則諸症愈。”指出痰病症狀複雜,臨床各科都可發生。

中醫文獻有“頑痰怪症”之稱,一是言其治療某些痰病難以速效,同時也言其痰病臨床症狀怪異,如不仔細審查分析,很難識别。

誠然,痰病以及某些挾痰之症的臨床表現是很複雜的,但隻要掌握了痰的概念、産生以及發病髒腑和辨痰要領,不僅可準确地識别痰病和某些挾痰之症,而且還可正确地進行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現僅就廣義痰病的主要體征特點、症狀特點分述如下:

(一)體征特點

1.久病不衰,病症自發自愈,年齡多在中年以上。

所謂久病不衰,主要指罹病日久,形體不衰,食欲不減,精神、語氣、聲音等等無病态,有的患者雖然體形瘦削,但語言、精神仍然如常人。

痰氣壅滞時,雖然暫時地表現出精神困頓(此時最易誤診為虛症),但痰氣稍一疏散,精神即如常人。

這是因為痰病和其他虛損性病症不一樣,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痰氣壅滞,一般是邪實正不虛,機體的氣血精氣尚未受損,故久病不衰。

由于痰氣壅塞,有的人外形上還顯得較病前壯實。由于痰氣時聚時散,故病症常時發時愈。

中年以上之人,體内陽氣漸衰,情志易變,運化精微、水濕之功能亦衰,痰濁易于内停。

當然也有脾腎陽虛、喘息多痰、形寒畏冷、形體虛衰以及伴有一些陽虛體征,或肺虛久咳少痰,這屬于脾腎陽虛、肺陰耗損為患,不能專作内痰之症。

2.眼神滞澀不流利,面色晦暗,或眼眶周圍晦暗,其形如腫。

這是痰濁壅塞,陽氣受阻,腎精不能上注于目,以及痰氣停于皮裡肉間,影響營衛運行的病理反映。

3.皮膚油垢明顯,手心、足心以及前陰、腋下等處,常泌液滲津,或面色光亮如塗油;

這是痰熱内蘊的反應。熱屬陽邪而主動,具膨脹外透特點,痰熱蘊結而又欲外透,故有上述諸症。痰病患者面色晦暗,為痰濁或痰濕遏阻陽氣;痰病患者面色光亮如塗油,多屬熱痰内蘊之候,兩者應加以區别。

4.形體日趨肥胖,或肌肉松軟如綿,掌厚指短,手足作脹。

痰濁阻塞,充斥肢體,因痰生病,從而導緻氣機壅滞,脾不運化,故形體壅腫而顯似肥胖。手足作脹,掌厚指短,屬于痰濁壅塞者,當伴有相應痰病見症。如病久氣虛陽微,痰濕停滞,則肌肉松軟如綿。

5.厭油膩厚味,喜素食、熱食、淡食或焦香幹燥食物。

油膩厚味,滋生痰涎,故痰濁内蘊患者厭油膩厚味,有的痰病患者一聞到油膩腥葷之氣即感惡心、頭暈。此乃油膩厚味生痰,同氣相求為患,并非氣、血虛弱之候,當予鑒别。

熱為陽,痰為陰,熱可化陰,熱食熱飲入胃,臨時起“離照當空”之效,故喜進熱食熱飲。

淡味為陽,有淡滲痰飲水氣之功,故喜素食淡飲。焦香幹燥食物,有香散燥濕和汲化痰濕作用,故痰濕内蘊患者,喜食焦香幹燥食物。

6.神志恍惚,或抑郁,或亢奮。

廣義的痰,随氣而行,無處不到,因此痰可迷蒙“心竅”(即“痰迷心竅”)。

中醫認為“心”主身之血脈,亦主神明,為“思之“,二者綜合起來對心的實體和功能作了全面、客觀的描述。前者指以心氣(陽)為動力推動血液循環;後者指大腦的思維活動。

“痰氣犯心”,“痰迷心竅”,即指痰濁可影響人腦皮層功能失調而呈現出抑郁或亢奮體征。但又與精神病人不同,此則表現極其較微,須細心察問方可發覺,彼則亢奮妄言妄動之症不能控制,或抑郁之情溢于言表,成為重要的臨床症狀。

7.舌體較正常人弛縱胖大,舌上時而津津滑潤,脈象可表現為滑、沉之象,也可表現為濡緩之候。

舌體弛縱,古稱“縱舌”或稱“拖舌”,為氣虛痰壅重症。

痰病患者體征所言舌縱,并非痰濁内閉中風之舌縱難收、流涎不止。

痰濁之邪重濁停聚,壅塞阻滞,故可見舌縱不收,但表現極其輕微,如不仔細診視,常不易察覺。隻是在痰濁壅塞過盛時舌體弛縱現象才比較明顯,臨床當細心體察之。

滑、沉、濡緩之脈,為痰濁内停之候。如痰濁凝聚于某一局部,舌脈亦可無異常變化。

(二)症狀特點

1.頭眩、頭痛、頭重。

中醫認為,頭為清虛之府,元神所居,須氣血精髄濡養,不容濁邪幹擾。如痰濕上犯,幹擾清空,則頭眩、頭痛而悶重。

頭痛、頭眩、頭部悶痛屬實者,常見于高血壓。

西醫認為,高血壓乃腦血管痙攣,或血管硬化失于彈性,因而血液運行受阻,壓力升高。

從中醫來講,痰濕之邪,重濁有形,加之“痰之為患,随氣升降,無處不到”的發病特點,因此痰濕上犯,遏阻清陽,充斥、痹阻于血管内外,亦可導緻血管痙攣,失去彈性而使血壓升高。

故高血壓患者,凡具有痰濕上蒙頭部清陽見症者,按清化痰濕論治,收效極為顯著。

痰濕上犯而形成的頭眩、頭痛、頭重,或遷延不愈或時好時發,但與氣血虛損之症有本質的不同,用補益劑不獨無效,反可加重,此因犯實實之誡故耳。

如頑痰死血聚結不散,并可凝結成為腫瘤,盤踞于顱腦或機體其他局部,非化散搜剔頑痰死血,腫瘤之患不能消除。

2.嘔惡或嘔吐痰涎,或胃腸中有水聲漉漉,或口粘、口膩、口幹不欲飲水。

痰濕之邪留伏于胃腸,造成胃失和降,腑氣受阻,故常作嘔惡或嘔吐痰涎,或胃腸中小聲漉漉。

痰飲上逆,故常有口中粘膩。痰濁本為津液所化,但又反過來遏阻津液的運行,故又時而口幹,如飲水過多,徒增飲邪,則水入而嘔惡。

以上症狀,臨床上常診斷為胃、腸神經官能症,因而服藥往往無效,如按溫化痰飲為治,或兼主疏肝運脾,收效甚捷。

3.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時消時現。

本症的發生,一般是始于肝氣郁結情志失和,進而肝郁脾陷。肝脾不和,脾氣亦為之抑部,運化失司,津液聚而為痰,随氣上壅,阻于咽喉。故咽喉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

痰之為患時聚時散是其特點,又因本症始于肝氣郁結,繼而脾運失健而痰聚,故本症為咽喉如物梗塞之症,亦随情志之抑郁和愉快與否而表現為時現時消。

本類症狀,多見于女性患者。如病情經久不愈,因病緻虛,可形成陰虛挾痰之症。如專事化痰消散,則陰津更加耗損,咽喉阻塞幹燥之症必更為嚴重。必須同時配伍足夠的滋養陰液之品,以滋養為主,寓養于消,痰氣阻塞之症,方可愈而不發。

4.易驚悸,失眠難寐,或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但神經科檢查無異常,亦無陰虛陽亢諸症可憑。

“痰氣犯心”、“痰迷心竅”,即指此類病症而言。中醫講“心”,亦指腦的功能,如“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府”,“靈機論性在于腦”等等即是。

故痰氣犯心,痰迷心竅,常常以大腦皮層功能失調的病變表現出來。此類病症,治以滌痰開竅,常可收到滿意效果。

5.大便粘裹痰涎,或大便秘結不暢。

痰濁留伏胃腸,随便而下,則大便粘裹痰涎,治以健脾化痰,當有收效。如痰濁留伏腸中,遏阻腑氣,則大便反而秘結不通(但糞便并不幹結)此症愈潤下愈秘結,如投以行氣化痰宣肺之劑,則大便迅速通暢。

6.低熱身困,或自覺身熱不揚,體溫并不明顯升高。

痰為陰邪,其性粘滞而易于内伏。痰濁内伏,遏阻陽氣,陽氣不能伸展,形成陰不配陽,陰遏陽郁而發熱。痰濁遏陽發熱,既不同于外感六淫之氣化火,又不同于血虛、陰虛、氣虛之見症,其特點是身困重而熱不揚。臨床上不少不明原因的低熱,如不見陰虛、氣虛之類體征者,當屬此類。

如妄投滋陰補氣方藥,則更加助痰戀邪,造成低熱身困,綿綿不已。如能詳察舌脈,審症真谛,以化散痰濕為主,則可收到滿意效果。

7.肢體局部發熱,或發涼(或背部涼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疼癢,或肢體某些局部粗細、感覺不一樣,但神經科、骨外科、皮膚科等檢查均未發現病變。

“痰随氣行,無處不到”,“所(兼)感不同,病變百端”,痰濁留伏遏阻,局部營衛氣血運行受阻,故有上述諸證之變。如痰濁聚結不散,患處還可出現腫脹或結節。

8.潰瘍、糜爛,滋水滲津或滲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口,也有局部皮膚增厚起屑而不流水滲津。

痰濕留伏,或熱痰凝聚,影響局部氣血運行,有形之痰濁外瀉,故滋水滲津不止,甚至潰爛流痰。本症長期不愈,正氣虛衰,加之患處腠理洞開,常受外來風寒邪熱之氣的侵襲,營衛氣血難以恢複正常,故患處久不收口。此乃始于痰濁凝聚,繼而導緻氣陰虧損,兼挾頑痰不化。

如患處皮膚增厚起屑,為氣陰虧損、營衛失和,兼有頑痰凝聚。

9.胸悶憋氣,背部作脹,喜歎氣、槌打。陰雨悶天或天氣寒暖交替時,上症尤為明顯。

痰飲停伏胸中,胸中陽氣被遏阻(包栝肺氣失于肅降)向運行不暢,故常感胸悶憋氣。如痰濁停伏于背部,背部陽氣運行不暢,則背部作脹或發涼。歎氣和槌打,氣機暫得舒展,故患者常大聲歎氣或槌打而後快。如痰濁痹阻過盛,使胸中陽氣完全痹塞不通,還可導緻一時性的氣血運行遲滞,不通則痛,心前區呈壓榨樣悶痛,發生嚴重的急性心肌梗塞。

10.腫塊、結節,或結于皮下,或凝聚于腹内,也可發生在其他組織器官之中,皮膚表面無變化,或微打涼冷感,或膚色晦暗。

痰濁一旦凝聚,氣機便更受阻滞,故可結為腫塊、結節。初起與體内陽氣虛衰或情志抑郁,脾運失健,不能運化精微以緻痰濁凝聚有關。痰濁既凝聚,複又阻礙氣血的運行,情志更加抑郁,如此互為影響,層層相因,故使腫塊愈結愈太,愈結愈牢。

中醫外科學中稱本症為“宕”,謂“至牢至堅”難以攻破。如皮膚、面色晦喑明顯,為頑痰死血互相凝結所緻,須化頑痰破死血并舉。如病程過久,還須同時助陽益陰,離攻于補,兼用蟲類、麝香等香竄搜透之品,充分發揮某些中草藥化散痰淤的作用以治療腫瘤。

廣義的痰病、痰症,臨床表現極為複雜,脈症不符、舌症不符者殊多,處方用藥時,要舍脈從症、舍舌從症。

以上體征方面的特點、症狀方面的特點,是痰病、痰症以及某些“挾痰”之症經常出現的一些主要病态。但也并不是說每個痰病患者都要全部或大部具備這些特點。

恰好相反,由于患者所處的地區方域不同(如氣候寒、暖、潮濕、幹燥不同等等)、工作性質(如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不同等等)以及年齡、性別、禀賦、嗜好等等不同,上述見症則各有不同。

因此,務必把體征和症狀方面的特點以及患者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等情況結合起來辨證,不要膠柱鼓瑟,機械地看待這些特點。

以上僅僅扼要地闡述了一些中醫關于痰的概念,痰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痰病與髒腑的關系,以及痰病患者特有的症狀、體征等主要内容,拋磚引玉,以期引起海内高明重視中醫痰病學說這一獨特的學術成就。

除此之外,中醫治痰大法和對于痰病卓有療效的方劑和藥物以及外治法等等也是豐富多采的。如:“熱痰則清之,濕痰則燥之,風痰則散之,郁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積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氣虛者,宜固中氣以運痰”。“痰随氣而升者,宜順氣為先,分導次之。”(《古今醫鑒·痰飲》)以及化頑痰老痰,分化頑痰、死血,滌痰搜絡,滌痰開竅……等各種治痰大法和方藥,也是中醫學術寶庫中的獨到之處,僅就治療痰病、痰症的常用方藥,簡介如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