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第15章原文及注釋

論語第15章原文及注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3:13:02

論語第15章原文及注釋(論語全文注釋及譯文)1

論語第15章原文及注釋(論語全文注釋及譯文)2

《論語》——陽貨【本篇引語】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一篇中,介紹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仁的進一步解釋,還有關于為父母守喪三年問題,也談到君子與小人的區别等等。

【原文】17.1 陽貨(1)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2)。孔子時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諸塗(4)。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5),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6)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7)。”孔子曰:“諾,吾将仕矣。”

【注釋】(1)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2)歸孔子豚:歸,音kuì,贈送。豚,音tún,小豬。贈給孔子一隻熟小豬。(3)時其亡:等他外出的時候。(4)遇諸塗:塗,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5)迷其邦:聽任國家迷亂。(6)亟:屢次。(7)與: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譯文】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便贈送給孔子一隻熟小豬,想要孔子去拜見他。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往陽貨家拜謝,卻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 :“來,我有話要跟你說。”(孔子走過去。)陽貨說:“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這可以叫做仁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過機會,這可以說是智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年歲是不等人的。”孔子說:“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原文】17.2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習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原文】17.3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譯文】孔子說:“隻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是改變不了的。”

【評析】“上智”是指高貴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賤而又愚蠢的人,這兩類人是先天所決定的,是不能改變的。這種觀念如果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則有其岐視甚至侮辱勞動民衆的一面,這是應該予以指出的。

【原文】17.4 子之武城(1),聞弦歌(2)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注釋】(1)武城:魯國的一個小城,當時子遊是武城宰。(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譯文】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着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遊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隻是開個玩笑而已。”

【原文】17.5 公山弗擾(1)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5)?”

【注釋】(1)公山弗擾:人名,又稱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2)末之也已:末,無。之,到、往。末之,無處去。已,止,算了。(3)之之也:第一個“之”字是助詞,後一個“之”字是動詞,去到的意思。(4)徒:徒然,空無所據。(5)吾其為東周乎:為東周,建造一個東方的周王朝,在東方複興周禮。【譯文】公山弗擾據費邑反叛,來召孔子,孔子準備前去。子路不高興地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為什麼一定要去公山弗擾那裡呢?”孔子說:“他來召我,難道隻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複興周禮,建設一個東方的西周。”

【原文】17.6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緻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衆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原文】17.7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5)。吾豈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

【注釋】(1)佛肸:音bìxī,晉國大夫範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2)中牟:地名,在晉國,約在今河北邢台與邯鄲之間。(3)磷:損傷。(4)涅:一種礦物質,可用作顔料染衣服。(5)缁:音zī,黑色。(6)匏瓜:葫蘆中的一種,味苦不能吃。(7)系:音jì,結,扣。

【譯文】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說:“從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現在佛肸據中牟反叛,你卻要去,這如何解釋呢?”孔子說:“是的,我有過這樣的話。不是說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我難道是個苦味的葫蘆嗎?怎麼能隻挂在那裡而不給人吃呢?”

【原文】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1),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3);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4);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5);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注釋】(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蕩:放蕩。好高鹜遠而沒有根基。(4)賊:害。(5)絞:說話尖刻。

【譯文】孔子說:“由呀,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了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行為放蕩;愛好誠信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危害親人;愛好直率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1),可以觀(2),可以群(3),可以怨(4)。迩(5)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1)興:激發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2)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3)群:合群。(4)怨:諷谏上級,怨而不怒。(5)迩:音ěr,近。

【譯文】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不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谏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原文】17.10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2)也與?”

【注釋】(1)《周南》、《召南》:《詩經?國風》中的第一、二兩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這是當地的民歌。(2)正牆面而立:面向牆壁站立着。

【譯文】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對牆壁而站着吧?”

【原文】17.11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譯文】孔子說:“禮呀禮呀,隻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隻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原文】17.12 子曰:“色厲而内荏(1),譬諸小人,其猶穿窬(2)之盜也與?”

【注釋】(1)色厲内荏:厲,威嚴,荏,虛弱。外表嚴厲而内心虛弱。(2)窬:音yú,洞。

【譯文】孔子說:“外表嚴厲而内心虛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牆洞的小偷吧?”

【原文】17.13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譯文】孔子說:“沒有道德修養的僞君子,就是破壞道德的人。”

【評析】孔子所說的“鄉願”,就是指那些表裡不一、言行不一的僞君子,這些人欺世盜名,卻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對“鄉願”,就是主張以仁、禮為原則,隻有仁、禮可以使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原文】17.14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譯文】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評析】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不僅是道聽途說,而且四處打聽别人的隐私,然後到處傳說,以此作為生活的樂趣,實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17.15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孔子說:“可以和一個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他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擔心失掉官職,那他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了。”

【評析】孔子在本章裡對那些一心想當官的人斥為鄙夫,這種人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為此,他就會不擇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體,危害他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慣的。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的。

【原文】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1)也肆(2),今之狂也蕩(3);古之矜也廉(4),今之矜也忿戾(5);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注釋】(1)狂:狂妄自大,願望太高。(2)肆:放肆,不拘禮節。(3)蕩:放蕩,不守禮。(4)廉:不可觸犯。(5)戾:火氣太大,蠻橫不講理。

【譯文】孔子說:“古代人有三種毛病,現在恐怕連這三種毛病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古代的狂者不過是願望太高,而現在的狂妄者卻是放蕩不羁;古代驕傲的人不過是難以接近,現在那些驕傲的人卻是兇惡蠻橫;古代愚笨的人不過是直率一些,現在的愚笨者卻是欺詐啊!”

【評析】孔子所處的時代,已經與上古時代有所區别,上古時期人們的“狂”、“矜”、“愚”雖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讓人接受,而今天人們的這三種毛病都變本加厲。從孔子時代到現在,又過去了兩三千年了,這三種毛病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有增無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無法理喻的地步。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懲治。也希望有這三種毛病的人警醒。

【原文】17.17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1)

【注釋】(1)本章已見于《學而篇》第一之第三章,此處系重出。

【原文】17.18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譯文】孔子說:“我厭惡用紫色取代紅色,厭惡用鄭國的聲樂擾亂雅樂,厭惡用伶牙利齒而颠覆國家這樣的事情。”

【原文】17.1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你如果不說話,那麼我們這些學生還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何嘗說話呢?四季照常運行,百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麼話呢?”

【原文】17.20 孺悲(1)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将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注釋】(1)孺悲:魯國人,魯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學禮。

【譯文】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有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到。

【原文】17.21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1),期(2)可已矣。”子曰:“食夫稻(3),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4)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注釋】(1)鑽燧改火:古人鑽木取火,四季所用木頭不同,每年輪一遍,叫改火。(2)期:音jī,一年。(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種稻米,故大米很珍貴。這裡是說吃好的。(4)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譯文】宰我問:“服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谷吃完,新谷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孔子說:“(才一年的時間,)你就吃開了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孔子說:“你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服,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既覺得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子對他的父母沒有三年的愛嗎?”

【評析】這一段說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間,圍繞喪禮應服幾年的問題展開的争論。孔子的意見是孩子生下來以後,要經過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應該為父母守三年喪。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評宰我“不仁”。其實在孔子之前,華夏族就已經有為父母守喪三年的習慣,經過儒家在這個問題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襲到今天。這是以“孝”的道德為思想基礎的。

【原文】17.22 子路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譯文】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麼心思也不用,真太難了!不是還有玩博和下棋的遊戲嗎?幹這個,也比閑着好。”

【原文】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譯文】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原文】17.24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1)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2)而讪(3)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4)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5)以為知(6)者,惡不孫(7)以為勇者,惡讦(8)以為直者。”

【注釋】(1)惡:音wù,厭惡。(2)下流:下等的,在下的。(3)讪:shàn,诽謗。(4)窒:阻塞,不通事理,頑固不化。(5)徼:音jiǎo,竊取,抄襲。(6)知:同“智”。(7)孫:同“遜”。(8)讦:音jié,攻擊、揭發别人。

【譯文】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厭惡的事。厭惡宣揚别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诽謗在上者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懂禮節的人,厭惡固執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偷襲别人的成績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别人的隐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原文】17.25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譯文】孔子說:“隻有女子和小人是難以教養的,親近他們,他們就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就會報怨。”【評析】這一章表明孔子輕視婦女的思想。這是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後來則演變為“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男權主義。

【原文】17.26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譯文】孔子說:“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還被人所厭惡,他這一生也就終結了。”《論語》——微子【本篇引語】本篇共計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孔子弟子與老農談孔子、孔子關于塑造獨立人格的思想等。

【原文】18.1 微子(1)去之,箕子(2)為之奴,比幹(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釋】(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長,見纣王無道,勸他不聽,遂離開纣王。(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勸纣王,見王不聽,便披發裝瘋,被降為奴隸。(3)比幹:殷纣王的叔父,屢次強谏,激怒纣王而被殺。

【譯文】微子離開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隸,比幹被殺死了。孔子說:“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原文】18.2 柳下惠為士師(1),三黜(2)。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釋】(1)士師:典獄官,掌管刑獄。(2)黜:罷免不用。

【譯文】柳下惠當典獄官,三次被罷免。有人說:“你不可以離開魯國嗎?”柳下惠說:“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裡不會被多次罷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本國呢?”

【原文】18.3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文】齊景公講到對待孔子的禮節時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間的待遇對待他。”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離開了齊國。

【原文】18.4 齊人歸(1)女樂,季桓子(2)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釋】(1)歸:同饋,贈送。(2)季桓子:魯國宰相季孫斯。

【譯文】齊國人贈送了一些歌女給魯國,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離開了。

【原文】18.5 楚狂接輿(1)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注釋】(1)楚狂接輿:一說楚國的狂人接孔子之車;一說楚國叫接輿的狂人;一說楚國狂人姓接名輿。本書采用第二種說法。

【譯文】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原文】18.6 長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3)焉。長沮曰:“夫執輿(4)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5)?且而與其從辟(6)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注釋】(1)長沮、桀溺:兩位隐士,真實姓名和身世不詳。(2)耦而耕:兩個人合力耕作。(3)問津:津,渡口。尋問渡口。(4)執輿:即執辔。(5)之:與。(6)辟:同“避”。(7)耰:音yōu,用土覆蓋種子。(8)怃然:怅然,失意。

【譯文】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尋問渡口在哪裡。長沮問子路:“那個拿着缰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而且你與其跟着躲避人的人,為什麼不跟着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地做田裡的農活。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從事改革了。”

【評析】這一章反映了孔子關于社會改革的主觀願望和積極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導消極避世的做法,這與道家不同。儒家認為,即使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要獨善其身,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孔子就是這樣一位身體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種社會責任心,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他才與自己的弟子們不知辛苦地四處呼籲,為社會改革而努力,這是一種可貴的憂患意識和曆史責任感。

【原文】18.7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2),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3)而食(4)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釋】(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2)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一說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糞;不,是語氣詞,意為:我忙于播種五谷,沒有閑暇,怎知你夫子是誰?另一說是丈人責備子路。說子路手腳不勤,五谷不分。多數人持第二種說法。我們以為,子路與丈人剛說了一句話,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沒有可能說出這樣的話。所以,我們同意第一種說法。(3)黍:音shǔ,黏小米。(4)食:音sì,拿東西給人吃。

【譯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說:“我手腳不停地勞作,五谷還來不及播種,哪裡顧得上你的老師是誰?”說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告。孔子說:“這是個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裡,老丈已經走了。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關系是不可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系怎麼能廢棄呢?想要自身清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系。君子做官,隻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評析】過去有一個時期,人們認為這一章中老丈所說:“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是勞動人民對孔丘的批判等等。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問題。對此,我們不想多作評論,因為當時不是科學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實,本章的要點不在于此,而在于後面子路所作的總結。即認為,隐居山林是不對的,老丈與他的兒子的關系仍然保持,卻抛棄了君臣之倫。這是儒家向來都不提倡的。

【原文】18.8 逸(1)民:伯夷、叔齊、虞仲(2)、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隐居放(3)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

【注釋】(1)逸:同“佚”,散失、遺棄。(2)虞仲、夷逸、朱張、少連:此四人身世無從考,從文中意思看,當是沒落貴族。(3)放:放置,不再談論世事。

【譯文】被遺落的人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這是伯夷叔齊吧。”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人心。”說虞仲、夷逸“過着隐居的生活,說話很随便,能潔身自愛,離開官位合乎權宜。”“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原文】18.9 大師摯(1)适齊,亞飯(2)幹适楚,三飯缭适蔡,四飯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4)武入于漢,少師(5)陽、擊磬襄(6)入于海。

【注釋】(1)大師摯:大同“太”。太師是魯國樂官之長,摯是人名。(2)亞飯、三飯、四飯:都是樂官名。幹、缭、缺是人名。(3)鼓方叔:擊鼓的樂師名方叔。(4)鼗:音táo,小鼓。(5)少師:樂官名,副樂師。(6)擊磬襄:擊磬的樂師,名襄。

【譯文】太師摯到齊國去了,亞飯幹到楚國去了,三飯缭到蔡國去了,四飯缺到秦國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黃河邊,敲小鼓的武到了漢水邊,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到了海濱。

【原文】18.10 周公謂魯公(1)曰:“君子不施(2)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

【注釋】(1)魯公:指周公的兒子伯禽,封于魯。(2)施:同“弛”,怠慢、疏遠。(3)以:用。

【譯文】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屬,不使大臣們抱怨不用他們。舊友老臣沒有大的過失,就不要抛棄他們,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原文】18.11 周有八士(1):伯達、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注釋】(1)八士:本章中所說八士已不可考。

【譯文】周代有八個士:伯達、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