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國廣東與福建交界處的潮汕,曆來地少人多。這裡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有富饒的潮汕平原,自公元前到現如今,潮汕大地出了許多人才,也留下了許多的“俗語”。
無用姿娘勤三頓
澄海流行一句俗語:“無用姿娘勤三頓”,用來嘲諷那些生性懶惰,卻又弄虛作假,掩飾自己毛病的人。
過去,潮汕濱海某村有一個青年,勤勞樸實,娶了一個老婆,卻是個好吃懶做的貨色。
這青年早出晚歸,賺錢維持生計,而妻子在家,卻是東遊西逛,啥事也不幹。鄰居們非議紛紛,說這女人年紀輕輕的,也不會做些針線活,紡些紗來幫襯幫襯家裡。這後生覺得有理,就對妻子說了。
這年輕妻子也就從娘家搬來了一架紡紗車,每日裡估計丈夫要回來的時候,就坐在紡紗機前紡起紗來。丈夫回來,看到妻子忙着紡紗,心裡感到十分高興,便不顧勞累,親自下廚做飯。并且再三關照妻子:千萬别累着,要多歇歇。等丈夫出門,這妻子立刻跑回房裡睡大覺。
終于有一天,妻子的這個秘密被隔壁的大娘知道了。因為每當快到三餐時,這家的紡紗機就響起來。而丈夫出了門,就悄無聲息了。大娘把這秘密告訴了鄉裡人,鄉裡人都知道了,竊笑不已。
擔草入城門
俗語“擔草入城門”形容狼吞虎咽,飲食失态的樣子。
清同治十年秋,潮州總兵方耀主持重修三都書院。竣工之日,舉行隆重慶典,并宴請鄉紳富豪、騷人墨客。他們都趕來祝賀,對方耀多加捧場,極盡頌揚之能事。
有一個姓林的巨賈,身寬體胖,平時恃強淩弱,霸道商場,但肚子裡卻無半點墨汁,隻喜歡大吃大喝。坐在席間,本來他隻顧喝酒吃菜,當一塊肥肉剛塞進口中的時候,他看到别人都在向方耀祝酒,也就舉起酒杯,搖搖晃晃地走上前來,裝出成竹在胸的樣子來吟對子,但剛吟出一句“堪褒贊,揚鞭出州府……”就不知道如何續下去了。
方耀見他這副窘态,想要取笑他。恰好看到窗外遠處城門口,一群挑着山草到城裡賣的村民把城門擠得水洩不通,就接口挪揄道:“最緊張,擔草入城門。”一時引得滿堂大笑。從此,就留下了“擔草入城門”這個慣用語。
祭你去五都,去食番薯圈
潮汕人從前吃番薯,喜歡用“貼”的方法,即将整個的番薯橫切成約1厘米厚的一圈圈,披在鼎的四周,鼎中放上水,加蓋後用猛火烹煮,這樣“貼”出來的番薯圈一面是赤的,清香爽口。
“都”是古代的行政單位,介于“縣”與“鄉”之間,相當于現在的“鎮”。至今,潮汕地名中還保存不少“都”,如揭陽的地都,澄海的隆都,均為曆史遺留。閩南的五都,約在東山島一帶。福建省是中國番薯的發祥地,其祖籍卻在東南亞。
明代萬曆二十年(1592)由旅居呂宋島的泉州林氏子将薯種傳入中國,首先在福建培育成功。閩南多山,東山島更為貧瘠,适宜種番薯。那裡的人們習慣“食番薯,配姑魚”,素為人所樂道。入潮的閩南人将番薯帶到了潮汕,迅速傳遍粵東大地,成為缺糧的潮汕的又一項主食。“沙撈越種”、“文萊薯”,每個名字镌刻着一樁故事。潮汕人已不再稀罕番薯了。
這來自異邦的救命物,在當年,常常作為貧窮的象征。真是一件番薯,幾多悲歡,又恨又愛,萬般無奈。有多少與番薯有關的傳說。深情的潮汕父老唯恐愛國不力,不惜将中國地瓜的曆史提前了三百多年,讓流亡至此的宋末帝子吃一碗番薯葉熬成的“護國菜”,演繹出一段凄婉動人的故事。
張華雲老有一首寫番薯的竹枝詞,亦莊亦諧:“番邦來結衆生緣,下人豬槽上酒筵。每與精糧争挂帥,亦偕甜芋作拼盤”,寫出番薯的悲喜劇。
人們怎能忘懷那盛産番薯的五都,那個中國紅薯或白薯的故鄉。潮汕婦人碰上不合心意的人事,總喜歡回敬一句:“祭你到五都,去食番薯圈!”
千斤力唔如四兩命
“千斤力唔如四兩命”,意思是指力大不如命好。
據說,過去有一對小夥伴:一個姓杜,一個姓黃。姓杜的身體強壯,姓黃的卻十分赢弱。兩個人一起上學堂時,姓杜的頑劣異常,無心向學,而姓黃的卻認真勤讀。
一天,來了一個算命先生,對着兩個人看了又看,算了又算。他對姓黃的說:“阿弟你的命真好,有四兩命呢。”又對姓杜的說:“看你相貌,将來有做有食。須知千斤力當無四兩命。”姓杜的聽了不服,自此天天找岔子欺負姓黃的。後來,姓黃的随父母搬到外地,一對小夥伴便沒再來往了。
後來,姓杜的終究讀不下書,不得不出來謀生,果然是賣力為生,找不到活兒幹便隻能餓肚子。
光陰荏苒,這樣過了三十年。一天,鄉裡的裡正找他,說明天有一位黃大人到這個村遊玩,要他當轎夫。第二天。擡轎子的時候,他格外小心,十分賣力。當轎子來到當年他讀書的學堂,便聽轎上的這位官員感歎一聲:“真是城郭如故人物非!”手下忙問何故,大人說:“當年我也曾在此攻讀,常受一窗友欺負,如今此人不知哪裡去了?”姓杜的一聽,吓得差點昏倒。
原來轎上此人,就是當年常遭他欺負的同窗。方知當年算命先生所說的“千斤力唔如四兩命”不假。這句俗語有宿命論的色彩,民間多用于解釋一些難于理喻的貧富不均的現象,透露無可奈何的歎息。
放掉面桃去搶餅
“放掉面桃去搶餅”這一俗語,常用來比喻放棄了既得的利益而去奪取另一利益,結果是大黑熊掰玉米,掰一個,扔一個,到頭來什麼也得不到。
“面桃”便是做成桃形的饅頭。舊俗祭奠祖先或為死者做功德時的祭品,常以“面桃”和餅作為供品。祭奠完畢,更将這些供品分發給親友和圍觀的人們。有些人比較貪心,雖拿了面桃,但見又有餅,便扔下面桃,去跟别人争搶餅子。結果是餅搶不到,扔下的面桃也被别人拿走了,因此便有了這個俗語。
由此習俗而産生的還有另一個俗語:“雙頭做齋分無餅。”意為有兩攤子同時而不同地為死者做功德超亡靈,等着分餅子的人想兩頭都分到,便一會兒往這邊兒跑,見尚未結束,又跑到那邊兒看看,結果兩邊兒的時間都錯過了。
這與北方的“尖擔挑柴兩頭脫”意思相同。無論幹什麼事,都應該有一個明确的目标,不能漫無目的去胡亂追求,今天想幹這個,明天想幹那個。如果沒有執着的追求,而是幹一行丢一行,總是“放掉面桃去搶”,到頭來一定是“雙頭做齋分無餅”。
腳皮欠路債
“腳皮欠路債”,比喻多走冤枉路。傳說有一個這樣的故事:過去,潮州有個新安寨,俗稱客仔寮,多為客家人所居住。本寨人最讨厭别人稱他們為“客仔”,認為這是很不禮貌的稱呼。所以,凡是在他們面前提及“客仔’二字者都會自讨沒趣。
有一次,一個青年要到新安寨辦一件事,他不認得路,便邊走邊打聽。他來到一個村子,問一位老者說:“阿伯,客仔寨在哪裡?”這位阿伯看了看他,順手一指,說:“喏,再走兩個村就是。”這青年來到這阿伯所指引的村子,問一個人道:“這裡是不是客仔寨?”那人回答:“前面走過兩個村子就是!”順手往這青年走過的地方一指,這青年說;“我剛剛走過,人家說再走兩個村子哩”。這人一聽,“撲哧”一聲笑了。說:“你是不是問‘客仔寨’?”青年回答:“是的。”那人說:“隻因不提新安寨,害你腳皮欠路債。”便把原因說出。這青年歎一聲:“果然腳皮欠路債,隻因自己沒禮貌,活該,活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