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氣工程師職稱系列

電氣工程師職稱系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4:11:27

電氣工程師職稱系列?電氣職稱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職稱設電子、電氣、計算機、微電子、物聯網五個子專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電氣工程師職稱系列?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電氣工程師職稱系列(電氣工程職稱)1

電氣工程師職稱系列

電氣職稱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職稱設電子、電氣、計算機、微電子、物聯網五個子專業。

一、專業介紹

傳統的電氣工程定義為用于創造産生電氣與電子系統的有關學科的總和。此定義本已經十分寬泛,但随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21世紀的電氣工程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上述定義的範疇,斯坦福大學教授指出:21世紀的電氣工程涵蓋了幾乎所有與電子、光子有關的工程行為。本領域知識寬度的巨大增長,要求我們重新檢查甚至重新構造電氣工程的學科方向、課程設置及其内容,以便使電氣工程學科能有效地回應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科技的進步和動态的科研環境。

電氣工程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更是當今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學科。

  1. 職業現狀及前景

電氣工程在各個行業的生産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各個領域的生産中得到一緻的好評,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運用和接受。借助電氣工程在工業生産中的作用,不僅能夠沖破傳統的人工生産手段所帶來的瓶頸,還能有效地解放更多的勞動力,為企業減少支出成本從而提高産業的社會經濟效益。現在的我國各行各業的數目在逐漸增多,規模不斷在擴大,對電氣工程的需求量更是在上升。

由于電氣工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産密切相關,發展非常迅速,己經成為高新技術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手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觸角伸向各行各業,小到一個開關的設計,大到宇航飛機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電氣工程師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技術、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是充口徑“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領域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據估計,随着國外大企業的進入,在這一專業

領域将出現很大缺口,那時很可能出現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

三、電氣職稱怎麼申報

為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我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推進我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破除“唯學曆、唯資曆、唯論文、唯獎項”傾向,加大對參與國際競争、國家戰略、新興領域、基層一線等專業技術人才的扶持力度,調動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積極性,根據國家和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省電子信息行業實際,制定了《江蘇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

電氣職稱設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五個層次,對應名稱依次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

1、基本條件

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堅決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風端正,恪守科研誠信,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有獻身精神,專業技術工作方面無不良誠信記錄。

出現下列情形,按相應方法處理: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或不合格(不稱職)的,該考核年度不計算為職稱申報規定的資曆年限。

(二)受到黨紀、政務、行政處分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影響期内不得申報職稱評審。

(三)存在僞造學曆、職稱證書、任職年限等,以及提供虛假業績、虛假論文論著、剽竊他人技術成果等學術不端、弄虛作假行為的,一經查實,取消其當年申報資格。

2、初級(技術員、助理工程師)資格條件

學曆、資曆要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初定或申報初級職稱:

(一)具備大學專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曆,在本專業技術崗位見習1年期滿,經考察合格,可初定技術員職稱。

(二)具備碩士學曆或學位,或具備第二學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經考察合格,可初定助理工程師職稱。

(三)具備大學本科學曆或學士學位,在本專業技術崗位見習1年期滿,經考察合格,可初定助理工程師職稱。

(四)具備大學專科學曆,取得技術員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助理工程師職稱。

(五)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曆,取得技術員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助理工程師職稱。

(六)在生産一線崗位,符合貫通條件的高技能人才,獲得高級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相關技術技能工作滿2 年,可申報評審助理工程師職稱。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熟悉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基本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标準和規程。

專業技術工作經曆(能力)要求任現職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完成一般性技術工作,并能解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一般性技術難題。

(二)參與對電子信息行業産品研究、設計、制造、試驗檢測、技術改造、質量管理和技術管理等相關工作。

(三)參與電子信息行業的專業技術分析和市場分析工作等。

業績、成果要求任現職以來,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參與完成的工作項目獲獎(科學技術獎、優秀工程咨詢、勘察設計獎、優質工程獎等)。

(二)參與開發、推廣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新材料1項以上

(三)作為主要作者,在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上交流技術工作文章1篇以上。

(四)撰寫專項研究報告、技術分析報告或實例材料等1篇以上。

3、工程師資格條件

學曆、資曆要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初定或申報工程師職稱:

(一)具備博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經考察合格,可初定工程師職稱。 (二)具備碩士學曆或學位,或具備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工程師職稱。

(三)具備大學本科學曆或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工程師職稱。

(四)具備大學專科學曆,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工程師職稱。

(五)在生産一線崗位,符合貫通條件的高技能人才,獲得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相關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評審師職稱。

(六)不具備上述規定學曆(學位)要求,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成績顯著、貢獻突出,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或具備上述規定學曆要求,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後,成績顯著、貢獻突出,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1年申報:

1.獲得市(廳)級科學技術獎(及相應獎項)三等獎1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獲得省優秀設計獎(及相應獎項,下同)三等獎1項以上,或市(廳)級優秀設計獎一等獎 1 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3.獲得省優質工程獎 1 項以上,或市優質工程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4.在艱苦邊遠地區或在基層一線從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累計滿10年。

4、高級工程師資格條件

學曆、資曆要求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

(一)具備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

(二)具備碩士學曆或學位,或具備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三)具備大學本科學位或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 5 年。

(四)在生産一線崗位,符合貫通條件的高技能人才,獲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相關技術技能工作滿 4 年,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

(五)不具備上述規定學曆(學位)要求,取得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 5 年,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或具備上述規定學曆(學位)條件,取得工程師職稱後,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1年申報:

1.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及相應獎項,下同)三等獎1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省(部)級優秀設計獎(及相應獎項,下同)二等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3.國家級優質工程獎1項或省(部)級優質工程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4.國家知識産權局中國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的主要發明人,或江蘇省專利發明人獎獲得者(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5.在艱苦邊遠地區或在基層一線從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累計滿20年。

5、正高級工程師資格條件

學曆、資曆要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

(一)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曆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二)不具備上述規定學曆(學位)要求,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或具備上述規定學曆(學位)條件,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且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

1.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及相應獎項,下同)二等獎1項以上或三等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省(部)級優秀設計獎(及相應獎項,下同)一等獎1項以上和二等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或專業負責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3.國家級優質工程獎1項以上和省(部)級優質工程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項目經理或技術負責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4.在艱苦邊遠地區或在基層一線從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累計滿30年。

  1. 申報人須提交下列材料

1.“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或“專業技術資格初定表”。(簡稱“申報表”,下同)。

2.已實施執業資格注冊制度的專業,應提交執業資格證書及注冊或登記證書。(以下是對照“資格條件”要求應提交的材料)

3.對照“第二條”适用範圍,将申報評審的專業準确地填在 “申報表”封面相應欄目處。

4.對照“第四條”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将本人取得現職稱以來的年度考核情況填入“申報表”任現職以來考核情況欄内。

5.對照“第五條”繼續教育要求,提交記載取得現職稱後完成繼續教育情況。

6.對照“學曆、資曆要求”,提交由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學曆(學位)證書;或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部隊院校全日制教育畢業證書;或中央黨校(省、自治區、直轄市黨 校)對學制兩年以上的長期班次學員所授予的黨校學曆;或技工院校畢業證書,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在參加職稱評定時分别視同中專、大專、本科學曆。能夠通過政府部門網絡平台核驗的學曆、學位證書以及職稱證書,不需要額外提供證明材料。

7.對照“專業理論知識要求”,提交反映本人專業理論水平的證明材料。

8.對照“專業技術工作經曆(能力)要求”,将本人的專業技術工作經曆填入“申報表”相應欄目,并經單位核實确認。

9.對照“業績、成果要求”,提交反映本人主要業績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1份,業績成果證書和佐證材料(包括獲獎證書、圖紙、與成果相對應的公開發表的論文、成果鑒定書等)複印件。科研課題方面應提交課題立項申請表、科技項目合同、鑒定或驗收證書。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監理、試驗檢測等方面,應提交本人為主編制的主要技術管理資料及參與全過程中關鍵節點材料。對要求取得明顯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需提供立項報告、建設單位、應用單位證明及反映全過程管理中關鍵節點材料。提交規定數量的論文、著作、專業文章或實例材料等。以上提交的材料若是複印件,須經單位核實、蓋章,經辦人簽名,并注明核實日期,所有材料須按規定要求分類、整理、裝訂。

五、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對任現職期間專業技術工作情況總結。

一般應包括:基本情況(姓名、性别、畢業學校、現專業技術資格、簡曆等)、開展工作情況(如設計、科研、施工、科技管理等技術工作、參與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等)、取得業績(按工作内容分述)、專業特長(經驗)、今後努力方向等内容。

  1. 業績、成果要求

1.項目(或課題):包括國家、部門和各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或合同規定的科學或技術開發任務。

2.重點工程:一般指列入國家計劃的工程為國家重點工程;列入省級計劃的工程為省級重點工程。

3.科學技術獎(及相應獎項):一般指政府部門直接頒發或認可頒發的科學技術獎項,如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等。

4.優秀設計獎(及相應獎項):一般指政府或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直接頒發或認可頒發的優秀工程設計獎。

5.優秀工程咨詢、勘察設計獎:一般指政府部門直接頒發或認可頒發的優秀工程咨詢獎和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包括優秀工程勘察、優秀工程設計、優秀工程建設标準設計、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計算機軟件)。

6.優質工程獎:一般指政府部門直接頒發或認可頒發的優質工程獎。

7.科學技術獎(及相應獎項)主要完成人:指在該獎項等級額定獲獎人數内取得個人獎勵證書者。

8.優秀工程咨詢、勘察設計獎和優質工程獎主要完成人:指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分項負責人、總監理 工程師,提供相應的原始證明材料及複印件。

9.項目負責人:指在項目中承擔主要工作或關鍵性工作,或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人員。

10.技術負責人: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上負總責的人員,有相應的原始證明材料。

11.主要起草人:指行業技術标準、技術規範、技術規程等制定過程中的負責人,或分項、子題的負責人。

12.有關設計等級标準,大型、中型、小型工程的分類,按國家頒布的現行行業資質标準規範執行。

13.經濟效益:指按人均上繳利稅計算,不含潛在經濟效益。“較大經濟效益”是指超額完成本單位或部門規定(或本地區平均水平)的人均上繳利稅的20%以上。

14.社會效益:指經過有關主管部門認可的改善環境、勞動、生活條件、節能、降耗、增強國力、軍力等效益。

七、論文要求

1、著作:指取得ISBN統一書号、公開出版發行、針對某一專門研究題材的本專業著作。教材、手冊、論文彙編等不在此列。

2、論文:指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本專業研究性學術文章。全文一般不少于 3000 字。在各類期刊的“增刊”、“特刊”、“專刊”、“專輯”等上發表的論文不在此列。

3、學術會議(論壇):指以促進科學發展、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學術性話題為主題的會議(論壇),學術會議(論壇)的範圍由省級建設工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結合本專業 領域實際情況确定。

4、期刊:指公開出版的專業學術期刊,并取得ISSN(國際标準刊号)和(或)CN(國内統一刊号)刊号。

八、繼續教育條件

完成本部門、行業及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各省市都有相關規定,可上網查詢)。

九、職稱系列問題彙總

江蘇省職稱有幾十個系列,如下:

高等學校教師;自然科學研究;農業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衛生技術資格;司法鑒定;藥學專業(藥品);衛生管理;工程系列;農業技術系列;農業經濟管理;中等職業學校老師;技工學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實驗技術;經濟專業;人力資源專業;會計專業;審計專業;統計專業;新聞專業;播音專業;出版專業;翻譯專業;檔案專業;圖書資料專業;群衆文化專業;文物博物專業;藝術專業;文學創作人員;工藝美術專業;體育教練員;律師;公證;船舶技術專業;引航;民用航空技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