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音樂史刷題

音樂史刷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5 07:22:21

Hi~ 這裡是可可的豆子收納袋

來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

被分到一顆由 可可姐 精心烘焙的

“高能量的可可豆”噢~

藝術考研不迷茫,可可學姐陪你上岸!

大家好吖~我依然是你們熱愛分享藝術考研幹貨的可可學姐!

今天我們來分享

藝術考研——必背考點

音樂史——名詞解釋

第四彈

GIF

音樂史刷題(必背考點音樂史)1

名詞解釋:分點背更清晰、分點答拿分高 ❗❗

✅明清時期

三十五、亂彈 ⭐⭐⭐⭐

1️⃣.亂彈是明末清初,在西北陝甘一帶興起的一種新的戲曲體制。

2️⃣.其最大特點是闆腔體,全部唱詞均有七字、十字等整齊句式組成,以上下句為一組,比較自由的反複。

3️⃣.闆腔體的使用,成為新興戲曲與古老戲曲的一個分水嶺。

三十六、梆子腔⭐⭐⭐⭐

1️⃣.梆子腔早稱秦腔,初流行于山、陝、甘一帶,因采用棗木梆子擊節而得名,有強烈的節奏感。

2️⃣.其曲調來源于陝、晉、隴東等地的民間曲調,聲音高亢激越、氣勢雄壯。

3️⃣.梆子腔屬闆腔體,唱腔由一個基本曲調,按角色要求和劇情變化分花音、苦音兩大類,花音又叫“歡音”,用來表達歡樂的情感;苦音又叫“哭音”,用來表達悲哀的情感。

三十七、皮黃腔⭐⭐⭐⭐

京劇唱腔以“皮”、“黃”為主,“皮”指湖北襄陽将陝西梆子與楚腔相結合的襄陽腔,稱西皮腔;“黃”指江西宜黃在弋陽腔影響下形成的聲腔,又稱二黃腔,這兩種腔合套成為一個聲腔系統,稱皮黃腔。

三十八、木卡姆⭐⭐⭐

1️⃣.木卡姆是維吾爾族的大型器樂歌舞套曲。

2️⃣.木卡姆在明代已相當流行,清朝初期被列為宮廷回部樂

3️⃣.它保存了許多15世紀以來的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被稱為維吾爾族音樂之母。

4️⃣.木卡姆一般都有十二套,又稱為十二木卡姆

5️⃣.木卡姆的音階、調式、曲式等豐富多彩,伴奏樂器有彈撥爾、卡龍等。演唱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形式,歌詞内容以描寫愛情生活為主。

三十九、

囊瑪 ⭐⭐⭐

1️⃣.囊瑪藏語意思為内府樂,是藏族的一種古典歌舞音樂,流行在西藏拉薩、日喀則等地。

2️⃣.囊瑪的初期演出形式主要是歌唱,伴奏樂器也隻有六弦琴,後來伴奏樂器又加入了揚琴、京胡等,豐富了囊瑪的音樂。

3️⃣.囊瑪的結構一般由引子、歌曲和舞曲三部分組成。

四十、鍋莊⭐⭐⭐⭐⭐

1️⃣.鍋莊形成于明朝時期,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藝術形式。

2️⃣.歌舞時男女數十人圍成一圈或兩排對立,手牽手,邊唱邊舞。

3️⃣.舞蹈動作大緻有兩種:(1)節奏舒展、優美;(2)節奏激烈、奔;

4️⃣.内容主要是反映勞動生産、男女愛情及宗教信仰等。

四十一、京韻大鼓⭐⭐⭐⭐⭐

1️⃣.京韻大鼓産生于清末,亦稱京音大鼓,主要流行于京津一帶。

2️⃣.它是在木闆大鼓的基礎上,與子弟書相結合,并吸收京劇、綁子腔等發展而成的。

3️⃣.其曲調流暢明亮,跌宕起伏有緻,強調字正腔圓。

4️⃣.在其發展過程中,劉寶全、白雲鵬等藝人對它進行了革新,他們以北京話作标準語言為,伴奏除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吸收戲曲唱腔加以豐富。

四十二、子弟書⭐⭐⭐

1️⃣.子弟書是從鼓詞中派生出來的,大約興起于乾隆、嘉慶年間清閑的八旗子弟中。

2️⃣.一些文人作家的創作促進了它的發展,并有西韻和東韻之分

3️⃣.子弟書雖然是從鼓詞派生出來的,但詞語過于雅馴,音樂過于和緩,缺乏廣大群衆所需要的開朗、明亮的情趣,所以流行不到百年就衰亡了。

四十三、梨花大鼓⭐⭐⭐

1️⃣.流行于山東城鄉的梨花大鼓,受益于西河大鼓,梨花是梨铧的轉音。

2️⃣.早期音樂以兩片破裂的梨铧互擊作為伴奏。

3️⃣.發展到後來,伴奏樂器新增三弦、四胡、小鼓等,并利用諧音改名為梨花大鼓。

4️⃣.内容多為民間故事,音樂樸素,有南口、北口之分。

5️⃣.南口曲調剛健明快。唱腔婉轉華麗,善于抒情;北口曲調渾厚質樸、咬字有力,鄉土氣息濃郁。

四十四、彈詞⭐⭐⭐

1️⃣.彈詞是明朝中期興起于南方的一種闆腔體的曲藝,彈詞與陶真有直接的關系。

2️⃣.著名唱本有《珍珠塔》、《再生緣》等,現知最早的彈詞唱本是楊維桢的《四遊記彈詞》

3️⃣.在其衆多流派中,影響最大的是蘇州彈詞。蘇州彈詞的發展有陳調、俞調和馬調。

4️⃣.彈詞的伴奏樂器以琵琶、三弦為主,唱腔婉轉柔美,說白诙諧有趣,靈活生動。流派有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長沙彈詞等。

四十五、福建南音⭐⭐⭐

1️⃣.又稱南曲、南管、南樂,流行于泉州、晉江、廈門、台灣等地,被譽為中國音樂史的活化石、晉唐遺音

2️⃣.南音的樂隊分上四管和下四管。

3️⃣.南音的曲調受大曲、宋詞、元曲以及昆腔、弋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民間音樂的影響,形成了自身的風格特點。

4️⃣.曲目分指、譜、曲三大類。包括清唱、器樂演奏兩種形式。

5️⃣.曲牌名稱有唐前的《漢宮秋》、《後庭花》,唐時有《涼州曲》其樂譜屬于工尺譜體系。

四十六、山西八大套⭐⭐⭐

1️⃣.山西八大套俗稱八大套,主要流行于山西五台、定襄兩縣的民間器樂樂種。抄寫曲譜所用的記譜符号與南宋張炎《詞源》一書基本相同,應是古代鼓吹樂在山西的遺存。

2️⃣.八大套是指該樂種保存了完整的八套傳統器樂合奏曲,每一套由兩三個至十個左右的曲牌組成。其曲調源于民歌、民間器樂曲、戲曲曲牌和宗教音樂,風格簡樸清雅,快闆部分情緒歡快、氣氛熱烈。

四十七、智化寺音樂⭐⭐⭐

1️⃣.智化寺音樂又稱智化寺京音樂,明朝正統年間建于北京的智化寺為中心的幾處寺院,然後由僧人曆代相傳而保存下來的管樂。

2️⃣.現存最早的樂譜抄本是清朝康熙三十二年的《音樂腔譜》,其由智化寺僧人所抄寫。

3️⃣.智化寺音樂的曲調有的來源于唐宋詞牌和元明南北曲,有的源于民間流傳的器樂曲牌。

四十八、潮州音樂⭐⭐⭐

1️⃣.潮州音樂流行于廣東潮州、汕頭地區。

2️⃣.潮州音樂分為廣場樂和室内樂。廣場樂包括潮州大鑼鼓、潮州外江鑼鼓等。潮州大鑼鼓是以高亢嘹亮的吹管樂與有特色的地方打擊樂相結合而形成的大型吹打樂,風格激昂熱烈、雄健剛勁,其曲調源于當地民歌小調;室内樂包括潮州弦詩樂、潮州笛套古樂等,其記譜沿用古老的二四譜,有獨特的地方風格。

四十九、神奇秘譜⭐⭐

1️⃣.《神奇秘譜》成書于明代紅熙元年,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譜集

2️⃣.《神奇秘譜》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包括《廣陵散》、《酒狂》、《小胡笳》等;中、下卷“霞外神品”48曲,如《大胡笳》、《離騷》、《樵歌》等,共收錄琴曲63首,每首樂曲前有較詳細的題解,說明琴曲的内容及其源流演變,多為後世延用。

五十、華秋蘋琵琶曲⭐⭐⭐⭐

1️⃣.《華秋蘋琵琶曲》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傳》,是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譜集

2️⃣.該書主要編輯者為華秋蘋,該譜集共三卷,卷上收錄了王君錫所傳西闆12曲,附雜闆1曲卷中、卷下收錄了陳牧夫所傳的大曲6套、小曲62首

3️⃣.該譜收錄了《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鵝》、《月兒高》等名曲。

◆ ◆ ◆ ◆ ◆

持續期待

~有疑問,歡迎在後台留言噢!

一起沖沖沖!

跟着可可,上岸?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