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隆中歸屬?有南陽網友說隆中隻是諸葛亮家,沒有史書記載隆中是躬耕地真是這樣嗎?當然不對,這都是知識局限性帶來的偏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三國時期隆中歸屬?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有南陽網友說隆中隻是諸葛亮家,沒有史書記載隆中是躬耕地。真是這樣嗎?當然不對,這都是知識局限性帶來的偏見。
事實恰恰相反,隆中不僅是最早有記載的躬耕地具體地點,也是唯一記入史書的躬耕地具體地點。
最早記載諸葛亮躬耕地具體地點的是陳壽編撰、裴松之作注的正史《三國志》說: “(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呤。《漢晉春秋》雲:亮家于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裡,号曰隆中。”意即襄陽城西二十裡的隆中諸葛亮家,就是躬耕隴畝所在地。
這是關于諸葛亮躬耕地具體地點最早的史書記載,也是唯一記入正史的記載。而800年後,說“卧龍崗是躬耕地”的《元一統志》根本就不是正兒八經的史書,隻是地理志而已。也就是說卧龍崗這個所謂的躬耕地根本就沒有史書記載。
北宋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趙恒命王欽若、楊億、孫奭等十八人一同編修曆代君臣事迹,撰成《冊府元龜》,為政事曆史百科全書性質的漢族史學類書。其中記載:“蜀諸葛亮居隆中躬耕,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南宋曆史學家鄭樵編撰的史書《通志》記載:“玄卒,亮遂家于南陽之鄧縣,相距襄陽城西二十餘裡,号曰隆中,躬耕壟畝,好為梁甫吟。”
南宋史學家黃震編撰《古今紀要》記載:“諸葛武侯躬耕隆中,自比管樂。司馬徳操謂伏龍,徐庶謂卧龍。昭烈三顧,論孫權可與為援,跨有荊益漢室可興。”
元代忽必烈時期的翰林侍讀學士郝經在史書《續後漢書》中記載:“元卒,亮居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明代馮琦在史書《宋史紀事本末》中記載:“諸葛孔明耕隆中,徐庶何所見而必欲屈先主枉駕顧之。”
清代章陶在史書《季漢書》中記載:“元卒,亮遂家于南陽鄧縣之隆中,身長八尺,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清代史學家朱轼編撰的傳記類史料《史傳三編》中記載:“從父卒,家于南陽之鄧縣号曰隆中,躬耕隴畝。”
除了史書以外還有許多地理著作等其它文獻資料也記載了諸葛亮在隆中躬耕。
南北朝《水經注》記載:“沔水又東迳樂山北,昔諸葛亮好為梁甫吟,每所登遊故俗以樂山為名。沔水又東徑隆中,經曆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禅雲:先帝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
隆中西的樂山是諸葛亮“為梁父呤”之所,與《三國志》“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呤”,“躬耕隴畝”之地即是“為梁父吟”之地的記載完全一緻,也表明隆中是躬耕地,同時《水經注》明确記載隆中是三顧地。而卧龍崗直到清代才有所謂三顧地的民間傳說。
北宋考證學家莊綽編撰記述史迹舊聞及各地風土的《雞肋編》記載:“今州城(襄陽)在岘、萬兩山之間……岘山在東,上有羊叔子廟。萬山在西,元凱祠在焉。去三顧門四裡山下乃王粲井……過山十餘裡,即隆中孔明故居之地,亦有祠,其前小山名作樂,相傳躬耕、歌梁甫吟于此。”
明代學者廖道南編撰的保存楚地文獻、詳載兩湖曆史文化的鴻篇巨制《楚紀》記載:“玄卒,亮僑寓襄陽之隆中,躬畊隴畝,好為梁父吟。”
明末學者周聖楷編錄楚中人物名勝的《楚寶》也說:“玄卒,亮僑寓襄陽之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清代學者許鴻盤撰《方輿考證》記載:“隆中,水經注:沔水又東過隆中曆孔明舊宅……名勝志在縣西北二十裡。孔明躬耕南陽乃襄陽之南陽非今之南陽也。”
清孔繼汾撰《阙裡文獻考》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漢司隸校尉豐之後,太山郡丞珪之子也。亮早孤,遭漢末擾亂,随從父元依劉表,避難荊州。元卒,亮居襄陽隆中躬耕隴畝。”
與此同時,連河南、南陽的地方志也承認諸葛亮躬耕在隆中。
《(雍正)河南通志》記載:“當漢之季,諸葛武侯隐于隆中躬耕。”。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漢荊州刺史治襄陽,所領有南陽郡。亮家于襄陽城西二十裡屬南陽郡鄧縣,故亮自稱躬耕南陽。”
《清光緒南陽縣志》記載“然漢荊州八郡南陽居首襄陽(隆中)四(實)為鄧縣實隸南陽,故侯自表謂‘躬耕南陽’。漢晉春秋亦謂亮家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裡,以此推之,南陽祀侯固宜曆代,迄今築居以像之,與隆中并稱......”
此外,許多文學作品也記錄了諸葛亮在隆中躬耕的曆史事實。
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襄陽為官時去隆中祭拜諸葛亮,并做《隆中》一首,詩雲:“志士固有待,顯默非苟然。孔明方微時,息駕隆中田。出身感三顧,魚水相後先。
北宋•釋契嵩撰《镡津集》記載:“孔明始躬耕于隆中時,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有許者,惟崔州平徐庶以為然。”
北宋文學家宋庠在《元憲集》中記載:“漢家亂無象,賢才戢鱗翼。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堂堂劉豫州,介紹徐元直。一聞卧龍譽,三駕荒廬側。”
北宋文學家張耒《張右史文集》記載:“隆中卧龍公,平昔事耕釣。無言顧同侪,高視獨長嘯。”
南宋陳亮《龍川集》記載:“孔明之遊學也,颍川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等往往務精熟孔明獨觀其大略,及耕隆中而龐德公在焉。”
南宋孫應時《燭湖集》記載:“隆中躬耕歸,抱膝詠梁父。誰稱此卧龍,名字震東土。”
南北宋陳普詩雲:“賈诩北歸事曹操,甘甯東去事孫權,徳公鹿門親采藥,諸葛隆中自種田。”
元陳基《夷白齋稿》記載:“昔諸葛孔明躬耕隆中,自許不顧仲樂毅。”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記載:“朝耕隆中田,暮采成都桑。平生澹泊志,醜女同糟糠。”
元陸文圭《牆東類稿》記載:“試與元直遊隆中,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從容一曲梁甫吟。”
清雷士俊《艾陵詩文鈔》記載“諸葛亮躬畊隆中,三顧然後出......諸葛孔明耕隆中吟梁父。”
清魯之裕《式馨堂詩文集》記載“流寓之迹有三,有避地而來者如武侯之耕隆中,王粲之依劉表是也。”
清陶季《雜興六首》有:“魚鳥日相狎,曠懷無古今。嗟哉隆中人,躬耕有遐心。管樂輙自喻,而為梁父吟。”
就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也對諸葛亮在隆中躬耕的史實也有記載。《三國演義》在“諸葛亮舌戰群儒 ”一章說:“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也,久聞先生歸于隆中躬耕隴畝,以樂天真,好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樂毅,此語果有之乎?”
綜上可知,諸葛亮躬耕地具體地點隆中的曆史記載不僅最早,而且廣為世人接受,同時也是唯一記入史書的躬耕地體地點,是唯一記入正史的躬耕地體地點。
明代正德二年,明武宗下旨冊封、祭祀隆中武侯祠,在召書中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而其三顧交際之迹乃在今襄陽隆中。宋儒朱熹綱目大書,劉備見諸葛亮于隆中,所以表章之意至矣。”
明代官方明确承認“劉備見諸葛亮于隆中。”即隆中是劉備三顧茅廬之地,也間接為“隆中是躬耕地”作了背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