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原先打算2019年1月份買車的李明打算再等一陣子。
李明告訴記者,推遲購車計劃的原因有兩方面。“前一陣子我去奧迪和奔馳4S店看過,現在中高端車型都提不到現車”,而他看中的那款雷克薩斯要到七月份才能提車。而另一層原因在于他意識到,參與上海私車車牌拍賣投标人數從7月份的20.2萬一路縮減到了年底12月的16.5萬,這意味着中标率将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經濟觀察報記者發現,上海單位牌照方面雖然投标人數未發生變化,但去年單位牌照投放數量卻一路走高,導緻其平均成交價呈滑坡趨勢,從此前最高的超過20萬遠下降至最低12萬出頭,下降幅度高達40%。
關于上海車牌數據遇冷這一現象,中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梁中華團隊也作出了研究,并指出車牌拍賣市場的降溫,反映的是居民消費能力的下滑,以及企業層面經濟效益的走弱。
而放眼至全國,由于稅收減免政策的退出以及宏觀經濟數字的放緩,中國汽車行業增速面臨考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2.8%。而這也是近三十年來,該數字出現的首次下滑。
根據官方信息顯示,1月份上海私車車牌投标人數為16.8萬人,比上月略微增加3172人,中标率為7.6%,平均成交價為89565元,較上月增加2057元。與此同時,上海公車車牌的投放量為1870張,比上個月少了126張。
滬牌額度拍買“降溫”
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始于1986年,真正意義上的拍賣制度建立于1992年。為解決上海交通擁堵的狀況,1994年開始首度對新增的客車額度實行拍賣制度,上海開始對私車牌照實行有底價、不公開拍賣的政策,購車者憑着拍賣中标後獲得的額度,可以去車管所為自己購買的車輛上牌,并擁有在上海中心城區(外環線以内區域)使用機動車輛的權利。
上海車牌一直被譽為是“世界上最貴的鐵皮”,不過,記者觀察到目前上海車牌拍賣市場有所降溫。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3月,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參與的投标人數一直維持在每月22萬-27萬這一區間,而其每月投放數量維持在1萬張左右。不過,期間平均成交價格曾經曆了一輪漲幅,由原來2017年初的87685元到 2017年 10月出現一度出現93540元的峰值。
不過,上述情況從2018年7月份開始發生變化。2018年7月,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參與的投标人數尚存20.2萬人,其後便每月以下降1萬左右投标人數的速度下降,至2018年12月參與投标人數僅餘16.5萬人,為2016年以來最低。而平均成交價維持在87500-88000左右區間。
一位車拍網負責代牌車牌人士告訴記者,上海私牌牌照起拍底價2019年将有所上調,調整到89000元。“中标率目前還可以,拉平平均在5%左右”。他告訴記者,之所以私牌參與投标人數減少是因為目前新能源送牌照,“這塊的人去掉差不多少了10萬人拍牌。”
2016年12月1日起,上海、南京、無錫、濟南、深圳5個城市率先試點啟用新能源汽車号牌,号牌采用綠底,且比普通汽車車牌多一個号碼,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更好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政策。因此,擁有綠牌與常規私車滬牌就形成了替代關系。
根據上海市經信委數據顯示,上海2018年1-8月份新增新能源汽車33418輛,同比增長58%,其中私人領域購車占比達到了72%。截至2018年9月10日的累計推廣總量已率先突破20萬輛,達到了201500輛的規模,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總推廣量的10%左右。
單位車牌價格大幅回落
梁中華指出,目前參與車牌投标人數已經明顯減少,私車牌照投标人數已降至2015年年中水平,反映的是居民消費能力的下滑。
而相較于私車牌照而言,單位牌照由于反映的是中小企業的拍牌意願,因此被認為更能反映上海企業的經濟狀況。
有意思的是,近年在上海單位車牌的投标方面人數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一直維持在每月3000人左右,但其成交價卻經曆了大幅下滑。從2016年8月出現的平均成交價峰值21.3萬一路下降至2018年12月的12.6萬。
而記者發現,單位車牌平均成交價的大幅下降來源于投放數量的增多。不同于私人車牌的每月固定投放數量,根據車牌網數據顯示,每月投放的單位車牌數量變動較大。在2017年1月份,單位車牌投放數量為1148張,該月平均成交價為176793元。而到2018年6月,單位車牌投放量已經上漲至1963張,該月平均成交價也下降至135050元。
雖然,中途上海單位車牌投放數量又降回每月投放1750張左右,但2018年的最後四個月,單位車牌投放數量維持在了1930張以上的高水平發放。
前述車拍網負責代牌車牌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單位車牌的中标率高,但目前比私車牌照貴4萬元左右,而且由于挂靠可能出現的車輛被抵押等情況,因此很少有人會因為拍不到私牌,而去選擇購買公牌。
據其透露,單位車牌投放量去年出現激增的原因在于很多中小企業選擇退牌。他告訴記者,“因為去年上海整體經濟不是特别好,小公司活不下去,就選擇去退牌。退牌多了就選擇放在一起拍賣出去,這樣投放量就比較多。”據了解,正常每月政府的單位車牌投放量在1000-1200張。這即意味着,高于該區間的車牌投放供給“都是退出去的。”
梁中華也指出,公車車牌從20多萬快速下滑至12萬,原因在于企業層面經濟效益的減弱。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12月汽車生産248.22萬輛,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18.4%;銷售266.15萬輛,環比增長4.5%,同比下降13.0%。12月與11上月相比,汽車産量環比略微出現下降,銷量則是小幅的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産銷均呈現較快下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