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會恨一個人?
也許會有人回答:
“因為他傷害了我”,“因為他欺騙了我”,“因為他我受盡了屈辱”,“因為他我受盡了磨難”……
雖然說答案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因為他讓我不爽了,所以我要恨他。
當然,這種恨無可厚非,可是這種恨卻毫無意義。
你隻能因為恨而折磨自己,而你恨的人卻毫發無損,甚至是一點在意都不會有。
是不是特别矛盾?
恨本來是為了報複對方,讓對方付出代價,而你這種恨卻隻傷害了自己!
非常喜歡這樣一句話:
“世間最好的報複,不是把恨藏在身體裡,而是運用那股不平之氣,使自己邁向成功。”
當你過得比他好,遠遠地把他甩在身後,隻能讓他仰視你。
那麼才會讓他後悔,讓他恐懼,讓他遺憾,這才是最好的報複。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遭遇陳俊生背叛後,她氣憤,她痛苦。
于是她的母親去陳俊生的公司鬧,她找陳俊生暧昧的對象發洩情緒,指責她破壞自己的家庭。
可是所有這些,并沒有讓陳俊生有絲毫羞愧。
反而羅子君的做法,被陳俊生當成潑婦一樣,最終離開她,不顧及半點情面。
不可否認,當時的羅子君很恨陳俊生,當然也想着報複陳俊生。
可是這種報複,卻對陳俊生不痛不癢,甚至還讓陳俊生,感覺到好笑。
而後來,在離婚後,羅子君振作起來,她憑借自己的沖勁和努力,活成了職場女強人,大放光彩。
這一刻,陳俊生看羅子君的眼神變了,是欣賞,也是遺憾,欣賞她的優秀,遺憾曾經他丢掉了這麼好的她。
是不是很真實?
有句話說:
“如果你恨一個人,說明他還在你的視野裡,你隻有成長自己,才能讓自己成為他的視野。”
人,隻會在乎值得自己在乎的人;看重值得自己看重的人。
當你一無是處,一點都不起眼,那麼你的恨,他根本就不會放在眼裡,你指責也好,撒潑也罷,在他心中不過隻是一場鬧劇而已。
而當你能夠成長起來,強大到讓他仰視的時候,那麼他才會從内心後悔。
後悔當初自己有眼無珠,後悔當初自己沒有好好對你。
有人說:
“隻有自己變得更優秀,内心更強大,比他過得好,才是對讨厭的人最好的報複。”
感情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
當對方傷害了你,你和對方一般見識,從而氣急敗壞,最終隻是再次傷害自己。
而當你讓煩心事翻篇,努力成長為他高不可攀的人,那麼才能真正讓他恐懼和後悔。
朋友大成講過這樣一段經曆。
他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他的一個小主管一直看不上他,不僅什麼髒活累活都給他幹,而且還時常給他穿小鞋。
那時候,他真的特别恨,甚至會背地裡詛咒這個小主管。
可是他恨又怎樣呢?
這個小主管還是該怎麼虐待他就怎麼虐待他,該怎麼欺負他就怎麼欺負他。
誰讓他就隻是一個毫無地位的新人呢!
為了不再受欺負,大成開始暗自努力,無論這個小主管怎麼折磨他,他都笑着接受,下班回到家裡就苦鑽技術。
就這樣,在一年後,他憑借自身過硬的技術升職加薪,做了這個小主管的直系領導。
就這樣,小主管對他的态度徹底變了,見了面端茶倒水,點頭哈腰,再也沒有曾經的嚣張氣焰。
作家張曉晗說:
“活到今天,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有能力做些真正喜歡的事,遠離讨厭的人。”
是啊,隻是單純的恨無法對别人有任何影響。
我們隻有拼命向前奔跑,才能甩開讨厭的人和事,扭轉被人輕蔑、無視的命運。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最頂級的智慧是懂得和解,與敵人和解,與親人和解,與自己和解,不讓情緒堵在身體裡,是對自己最好的愛。”
真正聰慧的人,從來都不會用别人的過錯懲罰自己,當然也不會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
所以啊,不要對日常生活太過敏感。
當你越是特别痛恨一個人的時候,你越要表現得雲淡風輕,然後拼盡全力去努力,去成長。
唯有當你進步了,将自己的生活過好了,那麼你的恨才有價值,你的報複才有分量。
END
作者:離雨微涼,一個能理性,能感性,喜歡用文字表達個人觀點,給你帶去心靈治愈,情感解惑,人生感悟的90後撰稿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