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又名石刁柏、龍須菜,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蘆筍的食用部分為肥嫩的幼莖,質脆而味道鮮美。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和天冬酰铵酸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睐,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一般定植後的4~10年為盛産期,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多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
育苗
1、播種期
以春播比較适宜,一般在5厘米的土溫達到10℃以上就可以播種,也可以用塑料小拱棚冷床育苗,播種期在2月下旬到三月中旬,露地育苗。如果播種過晚,遇到高溫和陣雨,土壤溶液幹燥和闆結,種子萌發困難,并且出苗後生長期短,對越冬也不利,每畝育苗地播種量800—1000克。
2、種子處理
蘆筍的種子皮堅硬,播種後吸收水分萌發比較緩慢,為促使種子盡快發芽,選用飽滿充實的新種子,用40%甲醛100倍液消毒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後并浸泡2—3天,每天換一次水,然後在28—30℃溫度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一次,一個星期左右種子就可以出芽露白時播種。
3、播種
苗床需選用向陽、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播種後出苗快,生長良好、起苗容易,苗床肥料以腐熟廄肥、複合肥、人畜糞尿等進行撒施,均勻翻入土中,按150厘米做畦,澆足底水,種子按8—10厘米的行株穴播,每穴1粒,覆蓋細泥土1厘米左右,再蓋塑料薄膜,出苗後及時将塑料薄膜拱成小棚。
4、苗期管理
苗期每個月追肥一次,每畝施腐熟糞肥1500—2000公斤、尿素2—3公斤。苗期用石灰粉1份與草木灰10份混合均勻後撒施預防立枯病。
定植
1、整地施肥
蘆筍的根系入土深,因此在定植前必須深翻土地,将土塊整細耙平後,就可以開廂種植,蘆筍宜适當密植,以150—160厘米開廂,廂正中縱向挖一條栽植溝,栽1行,行距為150—160厘米,株距為33厘米,每窩1株,每畝種植1300株左右。
2、定植時間
一般是春季育苗,秋季定植,采用小拱棚育苗的可以在6月上中旬,當幼苗株高40—50厘米,肉質根10根以上、苗齡100天,選擇在陰天或者晴天下午定植,栽植後澆定根水
3、栽苗方法
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大小苗分開定植,提倡栽大苗,不栽小苗。栽植深度以地下莖距離溝面14厘米左右,各行幼苗鱗芽與溝垂直朝同一個方向,栽苗時将根理直,用細土将根周圍掩住。用手輕壓,再覆蓋泥土8—10厘米,栽後腳定根水。經過10—15天檢查如果有缺株就要及時補苗,一個月後再覆蓋栽植溝,使栽植行稍高于廂面。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及間作
蘆筍在定植當年,由于植株小,行間空隙地多,容易生長雜草,要勤中耕除草,可以利用行間種植白菜、蘿蔔等矮杆型蔬菜。到第二年,雖然蘆筍的地上莖生長很多,但是為了不影響今後株叢的發展和産量,一般不采收嫩莖,也不套種作物,中耕比上年減少。
2、追肥
蘆筍的追肥仍然以農家肥為主,配合鉀、氮化肥及餅肥等進行施用。一般每年追施1—2次,施肥的方法是沿着種植行的側面開施肥溝,将肥料施放在溝内,再覆蓋泥土,每畝施3000公斤左右。第一、二年因為植株不大,可以适當少施,随着植株不斷長大可以适當增加。
3、培土
作為采收白蘆筍為目的的,必須在幼莖出土前加強培土工作,使幼莖随着不露出土面,防止見光,形成白色柔嫩的産品。也可以用黑色塑料薄膜進行地面覆蓋,使抽出的幼莖見不到光線,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采收前10—15天,地下10厘米深處的土溫達到10℃時在晴天培土,培土深度為地下莖盤上面25—30厘米。綠蘆筍是出土變綠的嫩莖,也要培土13—15厘米。
采收
蘆筍一般在定植後第三年開始采收,每年采收兩季,南方地區采收期分别在4—6月和9—10月。部分地區從采收第一年開始,每年采收天數為:第一年20—30天,第二年40—50天,第三年60—65天,以後每年采收70—80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