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飾設計的工藝要求
脫模方向原則
1.1内孔脫模以尺寸小的一端為準,以保證與内孔配合零件的尺寸及 配合間隙,脫模方向為尺寸擴大的方向取得;如下圖所示:
如圖:内孔的脫模要沿C9到C10的 方向取得,孔内零件配合以C9為尺 寸基準進行設計;
L2外形尺寸以大端為準,脫模斜度向尺寸縮小的方向取得,保證零件 與周圍的配合間隙,同時要保證零件的工藝美觀要求;
如右圖所示:零件兩個表面的 尺寸分别如圖,與之配合的零 件設計時要以<2 31為基準進行 配合設計,零件的脫模方向要 如圖所示的由。31到C 28的方 向取得;
1.3 一般情況下,脫模斜度可以不受制品公差帶的限制,但高精度 制品脫模斜度應在公差帶範圍之内;
2 .脫模角度大小控制原則:
零件精度越高,脫模斜度越小;
尺寸大的零件,應采用較小的脫模斜度;
零件材料的收縮率越大,模具在零件内部,脫模斜度相應加大,模 具在零件外部,脫模斜度可以相應減小;
増強塑料選用大的脫模斜度,含有自潤滑劑的塑料W以采用相對小 的脫模斜度;
零件壁厚越大,應相應增加脫模斜度;
塑料較硬、較脆、剛度大的,脫模斜度應加大;
3.零件設計中的拔模角度要求
3.1無皮紋的外表|印及零件的翻邊 和配合邊,一般要3。以上的拔模
角度,如果實現困難,最小1.5°。
但翻邊寬度要窄;帶普通深度皮紋的件外表面,一般需要5。以上的
拔模角度,每0.025mm皮紋深度要 取1。以上的拔模角度;(如圖
所示)
3.2加強筋一般取0.5。以上的拔 模角,相對2.5mm厚的零件,筋的 根部厚度一般1mm,最大不超過 1.2mm,端部厚度不小于0.7mm, 如果不能滿足該項尺寸,考慮調整 拔模角,但最小不小于0.3° ,同時 調整筋根部的厚度,使加強筋既滿 足拔模角度的要求又滿足厚度的要 求;(如圖所示)
3.3零件的分模線要放在料厚表面或者看不見不影響外觀質量的地方;
如右圖所示,分模線一 般放在看不見的地方, 以免影響外觀質量;
3.4零件表面開孔時,給0.5°拔模角,也可以是0°。
3.5零件常用的卡扣座的外 表面要有1°以上的拔模角;
汽車内外設計視頻、汽車内外飾設計資料、CATIA汽車内外飾設計視頻、汽車内外飾設計培訓資料、汽車内外飾工程師、汽車内外飾工程師入門、汽車内外飾設計工程師發展前景、汽車内外飾工程師薪資待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