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去茶館,看了一圈茶單,難以抉擇。一旁的茶藝師細心地提醒:“如果不會喝茶,我們也備有玫瑰花茶可以選擇。”

你看,同樣以“茶”結尾,六大茶類和玫瑰花茶的待遇卻不同,一個居于正位,另一個卻隻能隐退一旁。
即便真想點玫瑰花茶,還有些露怯,好像這就标明了自己是“喝茶界”的門外漢。
其實,除了玫瑰花茶,在生活中,菊花茶、大麥茶、薄荷茶等出現的頻率都很高,甚至是很多人第一印象裡的“茶”。

△ KTV小王子,菊花茶

△ 咖啡店備胎,薄荷茶

△ 跟誰都合得來,大麥茶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以其他植物冠名的“茶”,到底算不算茶?
搞清概念:“茶”,也不僅僅是茶
“茶”字出于《爾雅‧釋木》:“槚,苦荼(即後來的“茶”字)也。
自古以來,“茶”就特指茶葉,也就是茶香記裡出現的茶。
而到了現代,受到大衆口頭用語的影響,“茶”的釋義範圍變得更加廣泛。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茶”仍然指用茶葉及其沏成的飲品,但也可以指其他用水沖制的飲料,甚至也涵蓋了煮沸後的水。
簡而言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茶”,既可以單指茶葉,也可以泛指茶葉及其他飲品。
(本文中,将以帶引号的“茶”為泛指,不帶引号的茶為特指茶葉,如有混淆,請再閱讀本句一遍。)
喝花茶,喝的是哪種“茶”?
同樣是以花、或其他植物名稱命名的“茶”,也有花茶、花草茶之分,不能一概而論。
| 花茶,是真的茶
其實,除了我們熟悉的六大茶類,還有另一種“花茶”,同樣被寫進茶葉相關的書籍。
△ 《茶葉生物化學》,茶學專用教材
花茶,特指含有茶葉成分的花茶,又稱熏制茶、香片,常見的有茉莉花茶、桂花龍井等。
花茶的做法相通,都是利用了鮮花吐香、茶坯吸香的特性,将香氣明顯的鮮花和新茶一起悶,等茶葉把花的香味吸收後,再把幹花篩除,這個過程稱為窨制。
用于窨制花茶的茶坯主要是烘青,還有少量長炒青、珠茶、紅茶、烏龍茶。鮮花的選擇則非常豐富,有茉莉花、白蘭花、柚子花、桂花、玫瑰花、栀子花等。
不同的搭配組合,能碰撞出獨特的驚喜。
△ 茉莉花茶
△ 桂花龍井
這樣制作出來的茶,往往“有茶無花”。光看外表,與普通茶葉沒有差别,但品飲時,花香濃郁、茶味醇厚,别有一番滋味。
△ 常見制作完成後,金毫滿披的茉莉花茶
而在四川地區,也有不把花篩除的做法,比如碧潭飄雪。碧綠的茶葉沉于杯底,水面飄着茉莉花,如點點白雪,亦十分雅緻。
| 花草茶,此“茶”非彼茶
不含茶葉成分,僅将植物的根、莖、葉、花或皮等部分加以煎煮或沖泡而成的飲料,統稱為花草茶。
常見的玫瑰花茶、菊花茶、大麥茶、薄荷茶、薰衣草茶等,都屬于花草茶。
花草茶原料的選擇,除了植物特殊的香氣、滋味以外,還會考慮對身體保健調養的功效。
△ 玫瑰花茶能養顔美容、緩和緊張情緒
△ 洋甘菊茶可以改善睡眠不足引起的眼睛疲勞
△ 薰衣草茶可緩解焦慮及偏頭痛
花草茶的滋味相對清淡,且因為不含有咖啡因和糖,更加适合孕婦、兒童等群體。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花茶不是茶葉界的“歪門邪路”,也不是“花裡胡哨的茶”,而是取兩者的長處,相互結合創造的佳品。
花草茶則是“茶”的另一面,雖然沒有茶葉來添彩,但也是适合大衆的健康飲品。
這兩者,與傳統的純茶飲品,不沖突,還可互補,能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同樣來自于天地自然,我們不妨抱着開放的心态,像茶葉擁抱花香一樣,嘗試與欣賞不同的美。
同理,請聽題:玄米茶、冬瓜茶、苦丁茶、水果茶……又算不算茶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