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緊張是自卑嗎

緊張是自卑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22:41:15
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原來是我們人類基因裡就有的啊?

文/枭帆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1

8歲甜妞畫的公主和全家福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2

原創全家福:白金毛的小幸福

緊張:

人類在遠古時代,例如遇到很多來自狼/老虎/獅子等大型動物亮晶晶的眼睛時,反應快的就會立刻逃跑,而且跑的快的人就可以活下來并且繁衍後代!

遠古時代的夜晚,人類點一堆篝火,可以威吓其他動物,也可以得到熟食,消遣的活動就是大家圍着篝火跳舞并輪流講故事,當輪到一個人講故事時,所有人都會通過篝火看着他,這時他就會本能的緊張,因為感覺這些亮晶晶的眼睛和被一群狼圍着的感覺很相似,所以本能的也會想逃跑!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不通過刻意練習,每個人面對一群人講話/演講時都會比較緊張的原因,這是我們人類基因裡就有的!但這種緊張通過刻意練習都可以消除或者被我們控制。

自卑

我們人類的兒童是早産兒,媽媽十月懷胎呱呱墜地後,和其他動物寶寶相比,人類嬰兒如果沒有家長撫養和幫助,這個小嬰兒隻能死路一條,我們嬰兒需要用3個月才有視力,用6個月才能坐起來,用一年時間才能學會走路,兩年才能說話,18歲才算真正的成人。

嬰兒期遇到的很多困難,例如餓了,熱了,拉了,或者想翻個身,嬰兒隻能用無助的哭聲來溝通,當媽媽聽不懂或理解錯誤時,小嬰兒很快就熟悉了生氣,憤怒,傷心,挫敗,或者自我懷疑,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我們後來解釋的“自卑的組成部分”

所以說,一個媽媽在嬰兒小時候要和他多說話,給他足夠多的關注,及時互動孩子的需求,那麼孩子累積的“自卑的感受”就可以少一點:)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3

《道德經》裡也有很多辯證的哲學内容,例如老子說:“善行者無轍迹,善數者不用籌策”,也就是有出行策略的人出門不一定要留下車轍,善于計算的人可以不用算盤。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不要用慣性思維去看問題,去面對事情,就會有很多新方法,新收獲。

有本書叫終身成長,裡面提到兩種思維模式,其實如果我們用固定思維去看緊張和自卑,都是負面内容,尤其一個孩子,緊張就是不勇敢,要改正,自卑就是不夠自信,要加強!

但是如果用成長型思維去看這兩個性格特點,我們就會有很多積極正面的内容。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4

固定思維:以經驗和過去成績作為理論依據,擁有這種思維的人急于證明自己有能力。

固定型思維,最多的體現就是“證明自己”,例如很多人考上名校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學習能力,很多人努力工作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強。

微軟原來的企業文化,就是每次開會,或在每個辦公室,每個人都要證明我是最棒的,所以有漫畫嘲笑微軟文化:就是每個人都拿一把槍對着别人,每個人都怕犯錯。後來新的ceo 薩蒂亞一看,不行啊,我們應該從錯誤裡學到新東西才對,不能天天隻是用過去去證明自己!我們要用成長型思維才能有更大進步,所以微軟文化改變後,品牌和股價都又上了新台階

榮譽隻是副産品,就例如居裡夫人得了諾貝爾獎杯後,她回家就把獎牌給孩子當玩具了!因為她知道,獎牌和榮譽隻代表過去時,我現在還得繼續工作!

成長型思維:就是對新生事物和未知内容充滿好奇,也就是有原動力,而且在行動過程中不會因為别人的态度中止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會持續努力直到達成目标。

喬丹作為籃球偉大的球星,不是他天才,而是他有成長型思維,喬丹先打籃球很棒,後來去打棒球,很多人固定思維就擔心他做不到會丢臉,但是喬丹去做了,結果真的打不好,又回到NBA繼續打籃球,大家嘲笑他回來已經丢掉自己的王牌位置時,他又重新開始練習基本功,重新發明了新的籃球投籃方法,重新成為籃球界的天王。

喬丹讀高中時連校隊都進不去,哭着回家,媽媽就說你刻意練習吧,隻要愛,總能練好的,喬丹就一天練習幾千個投籃。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5

這兩種思維對我們人生成長,尤其育兒方面,可以有很多參考

成長型思維的人,對成功,失敗,包括努力,人際關系,都不怕别人的看法!

尤其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堅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周圍人的看法和态度不會影響他。

一:對孩子,不要表揚他有天分,因為孩子覺得有天分就會不願意去做刻意練習,很多天才兒童就是不肯再繼續去努力從而泯為衆人。

美國一個很爛的高中,每個孩子都不愛學習,覺得自己這輩子完了!一個心理學家給孩子上了一堂課,《大腦的構造》,告訴這些孩子大腦是公平的,大腦是怎麼工作的,每個人都有擅長的或者不太擅長的内容,那些學習好的人,不是他們大腦好,是他們練習的多。很多孩子聽完都哭了,說自己很小就被人說笨,說學不好數學,說我大腦不好,原來是我沒去學!

二,我們身邊有很多成長型的榜樣:

蘇東坡就是一個成長型的人代表,他的一生,可以說每天都是新情況,但是他不怕,他都能去樂觀的面對!

王陽明一人舌退數千叛兵,聖人孔子,也都能辨證的看待問題,他們都有自己清晰目标和堅定信念,也都說過“我自己的事兒都忙不完呢,哪有空去管别人的看法”。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6

三:怎樣培養孩子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

要正确表揚孩子

不要讓孩子成為“天賦偏好型”,表揚孩子時不要用“你狠棒,你很有天分,你就是一個鋼琴家”

而要表揚孩子的過程和動機,例如,你的練習很有用,你天天彈琴,你很堅持,因為你有很多練習,所以你能彈好琴。

要正确面對孩子的挫折:

當孩子遇到挫折,盡量平和的和孩子分析“這是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來一起來分析一下看看這件事的背後邏輯”, 讓孩子知道自卑和緊張很正常,遇到挫折很正常,下次咱們用更科學的方法去面對即可!

把孩子培養成“成長型思維”的模式,比我們給他留萬貫家财,或者名校豪宅,都更加有價值!

Ps:關于天才,有過研究,莫紮特,達芬奇,都不是天才,他們的成就都是通過刻意練習實現的,仔細想都是熟能生巧。

莫紮特生在一個音樂家庭,他比其他孩子多了個接觸音樂并且有可以學習的環境,另外就是他在學音樂的路上得到了很多正面肯定,例如爸爸帶着他在歐洲巡演,就是他刻意練習的原因和結果

而達芬奇,大家都知道,他是因為他自己一生都保持着好奇心,他在畫畫,建築,醫學,數學,兵器發明制造方面都是大神,他除了好奇心,還有就是花大量時間去學習。例如他偷偷的冒着生命危險去解剖屍體,他遇到一個100歲的老人,和他交往多年,就為了他去世後可以征得允許解剖他,達芬奇通過解剖畫出了子宮内的嬰兒,發現了人類牙齒的生長規律,還第一次發現了動脈硬化。

作為一個媽媽,不僅我們要有成長型思維,還要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孩子也培養成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緊張是自卑嗎(終身成長緊張和自卑)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