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精神類疾病總是被人們看作“無病呻吟”或是“小題大做”,特别是情緒消極、精神不振、内心抑郁等常見情況,往往很難得到社會的重視與關注。
然而,根據近些年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們可以明确得知,在我國,潛在的抑郁症患者幾乎超過了2800萬人,達到了總人口的2%左右,并且,其中有24.6%的患者都是未成年人。
由此可見,抑郁症已經成為了相當嚴重的一類疾病問題,而如何科學對其進行防治,也應該快速提上日程。
而患上抑郁症後,身體大多有這3個表現,掌握2種調理方式,或可緩解。
一、抑郁症來臨時,身體常有3大表現
1.否定自我
有抑郁風險的人,常常會對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進行否定,認為自己各個方面都處于劣勢,繼而對集體生活、社交關系、團結協作等一系列需要與人交流的事情産生畏懼,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更為孤僻與孤獨。
而且,就算此類人群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就,也會習慣性地将成功因素歸功于他人,甚至會否定自己的成果與付出。
對于有此類情形的朋友來說,應當培養自信與自強觀念,切莫将自己想象得一文不值。
2.歸咎于自己
在心理研究人員對抑郁症患者進行的相關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有抑郁病情的人很喜歡将他人的錯誤歸咎于自己身上。
例如,當身邊的人無緣無故發脾氣時,抑郁症患者就會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繼而惹怒了對方,從而産生愧疚與消極情緒。
而且,這種狀态會在患者心中不斷重複、加深,以至于影響其正常的人際交往與互動關系。
特别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很多患者會回顧白天的某些小事,繼而産生濃厚的消極情緒,并引起失眠、多夢、早醒等表現,并形成惡性循環。
3.對外界事物缺乏興趣
抑郁症患者的另一典型心态,被稱為“封鎖心理”,即患者隻願意接受熟悉的事務,而不願了解外界變化。
這種狀況多會在一些“宅家”的青年人身上出現,他們往往将情緒寄托在虛拟産物上,使得内心越發空虛、身體愈加孱弱,負面影響很重。
二、2種調理方式,幫助擺脫抑郁症狀
1.心理治療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個觀點——精神疾病同樣是病症,也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與治療。
很多人覺得,心理障礙不過就是“沒想開”罷了,放松放松不就好了嗎?
卻殊不知,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才會使許多輕症病人越“陷”越深。因此,一旦有了抑郁傾向,都應當及時進行心理治療,以防病情深化。
2.藥物治療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可供自行選擇的專業精神類藥物,因此,大家若是想要依靠藥物來調理抑郁症,那麼還應當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選購,并嚴格控制劑量與種類。
常用的抑郁症調控藥物包括氟西汀、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等,但其中大多數藥物都存在負面效果,在使用時一定要謹慎小心。
【本圖文由“金蘭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