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帶着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但是當這種期待成為壓力的轉嫁,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捆鎖,我們就要停下來思考了。育兒的過程中應該守住哪些底線?讓我們一起來看這篇文章——
近三四十年,适宜的政策和國人非凡的勤勞讓我們國家獲得了空前的進步,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同時我們的社會也充滿了競争和巨大的壓力,這是家長内心焦慮的根源。高壓之下,各種教育觀念都有人追随,有的提倡要“順應”這種内卷的潮流,用加碼的方式不斷“雞娃”,或者用“科學的方式”“合理”地雞娃;有的主張要跳脫出來,給孩子減壓甚至“無為”“躺平”,他們相信将來不會再有這麼強的社會壓力或者認為自己的孩子怎麼都能有口飯吃;也有的主張均衡地保持中庸的狀态,還有的想另辟蹊徑發展孩子的獨門絕技……每所學校、每個班、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情況,每位家長、每位老師都有個人的觀念和對孩子的獨特期許,這裡其實沒有标準答案,社會的豐富性也不需要給出一個标準答案,但不管怎麼說,即使壓力再大,即使再内卷,我們也有必要提醒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一些底線總要守住。
第一道底線就是各種形式的、不必要的暴力和脅迫。壓力之下,成年人最容易把壓力通過各種形式傳遞給孩子。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18-35周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0.6%的受訪青年坦言父母對自己進行過言語上的打擊式教育。他們是這麼定義打擊式教育的:“實施打擊式家教的父母總是以一種求全責備的‘挑剔’目光對待孩子。無論其做什麼,都難以得到認可與表揚。即便是孩子考試得了98分,家長也要拿隔壁孩子的100分比較,抱怨‘不理想’‘有差距’……”這裡的被試者都已經是青年了,他們接受基礎教育的年代大緻是在十五到三十年前,而今天,這種打擊式教育依然盛行,原因就是今天的家長與教師承載了更大的壓力。如果沒有相當高的認識和境界,家長和教師很難做到不直接轉嫁這些壓力,而轉嫁壓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述打擊式教育,通過傾洩自己的不滿“雞娃”。嚴厲,沒有耐心,沒有任何理解地單方面要求孩子必須做到,不顧孩子實際地制定目标和時間表,向孩子表達這樣的意思:“别人都能做到,為什麼你不成”……很多家長、教師在壓力之下都會選擇這樣的态度。
沒有必要的嚴厲甚至暴力都隻是情緒發洩,不是教育,且不說它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還會讓孩子厭學,讓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受損,而且它還是“反教育”的。喬納森·弗裡德曼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兩組孩子到一間房中玩各種玩具,規則隻有一個:一個機器人玩具不能碰。一組孩子遇到的是和氣的老師,老師溫和地說出規則,還編了理由:機器人可能漏電;另一批孩子遇到的是嚴厲的老師,他惡狠狠地用威脅的口吻說出同樣的規則:碰了要給予報複。多次試驗後表明,兩種态度在讓孩子不犯規上的作用是差不多的,每組都有些淘氣的孩子去碰那個“違禁品”機器人,但差别是長遠的,六周後,這批孩子重新被邀到這個房間,沒有老師再提示規則,和氣組的孩子玩各種玩具都比較均衡,機器人隻略多,而嚴厲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撲向了那個機器人……沒有必要、沒有理由的嚴厲甚至是一種“反教育”!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更要付諸行動,要能吸收一些壓力。我們還要知道,孩子的承受能力是弱小的,跟成年人無法比,而更可怕的是,當我們把外在的壓力直接以嚴厲的形式向他們轉嫁時,他們往往就是壓力的終端,再也沒有可以轉嫁的地方了,他們心理狀态必然會失衡,一些不分青紅皂白的打擊性話語還會傷及他們的自信和安全感,長此以往甚至會造成一生都難于療愈的心理創傷。
第二重底線便是要滿足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需要,這就像農作物的種植,錯過了農時,種子永遠也不會發芽。有研究表明,出生前後營養嚴重不足的孩子,比如出生在大饑荒年代的一批孩子,他們的身體會長期“記住”這種饑餓狀态,罹患肥胖症、糖尿病的概率會非常高。人的成長是一個既定的程序,某一時刻的需求沒有滿足,過了這個階段再去滿足往往無效,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發展心理學為教育科學提供了大量的證據,孩子成長的什麼階段要發展什麼能力和素質,同時也揭示着在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其他階段難以替代的需求。
比如6-12歲的孩子,在嬰兒期發展出了比較好的安全感、幼兒期發展出了比較正常的自我意識後,他就有了要擴展自我的需要,他有了一種“我長大了”的意識,要去“征服”更新、更多的領域,這時,一種相對的自由和尊重就成了他的心理需要,要給他“下放”一些權利,劃定一個界限,在這個界限之中都是他自己的世界,“我的地盤我做主”,他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動。當然,他并沒有長大,他依然很弱小,家長和老師一方面要給他幫助和扶持,為他劃好安全的邊界,另一方面還要給他自由,讓他從自己能力的提升中感到自信與快樂。如何把握這中間的尺度,這是家長和老師要用心體會的,每個孩子的尺度都不一樣,但發展心理學已經告訴了我們大緻的方向。
不過在現實中,上了小學的孩子就開始面對學業壓力了,家長和老師都存在着兩種傾向:包辦或放任。很多家長因為學業發展的壓力和對安全的擔心,他們不願輕意“下放”一些權利,比如在一定範圍内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限時自由探索的權利(也就是玩的權利)。再有,作為小學生,他們的人格也沒有得到尊重,某些方面還是把他們當幼兒,比如會用命令的口吻讓他們去做某事,而不是像成年人那樣,平等地以講清理由為調動他人的前提。這個階段的家長沒有做到及時“放權”,孩子在很多必要的領域内都沒能親自與這個世界“交手”,孩子将來或者會缺乏自己探索的勇氣,或者感受不到自己發展、成長的力量。因為沒有自信,他的下一步發展也必然會是遲滞的,甚至會影響他成年時對世界的态度。當然,放任的家長更是錯誤的,隻不過它的危害比較容易被認識到。
到青春期孩子們慢慢獨立之前,孩子都需要家長與老師不斷給予關懷,也需要不斷地放手,最終讓他們走向正确、健康、安全的,隻屬于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需要,不能錯過,錯過之後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可能要花數倍的精力也難于挽回。
當然,我們還要守住孩子品德和三觀的底線,很多家長都能認識到這一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底線是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為此,我們都要學習更多的教育知識。
文章作者 | 程路
來源: 人民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