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綏德縣晨星民間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見到折明明時,他正坐在桌前,一手細緻地将珠子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一手拉緊編織繩,使串起來的珠子緊緊相連。合作社裡非常安靜,隻聽得見一顆顆珠子相互碰撞發出的清脆聲音……
折明明1996年出生于綏德縣石家灣鎮沙灘坪村。2002年的一場車禍,讓他的雙腿落下殘疾,肌肉開始萎縮,從那時起,他行走隻能靠輪椅。
“院子裡,小朋友都在一來一回丢沙包,我坐在輪椅上看着他們玩耍也覺得很快樂。”這是折明明記憶中,有關童年的短暫快樂。
可到了12歲,依然不識字的折明明不再無憂無慮。有一天,趁着家旁邊的學校放學後,他一個人坐着輪椅進了校園。空蕩蕩的校園裡隻有他一個人,他覺得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從6歲到十幾歲,折明明坐過的輪椅由小變大,換了一個又一個。“我曾經以為這一輩子隻能這樣坐在輪椅上無所事事了。”折明明說。
2012年,家裡有了電腦,折明明通過電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跟着視頻學手工編織、學網購,尋找一條可以走下去的道路。
從小燈籠到水果盒,再到特意為今年編織的不同顔色的卡通老鼠,折明明做出的手工編織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一個小燈籠的成本價是12元,經過他幾小時編織後的成品賣15元,雖然隻賺3元,但他享受着其中的成就感。
2018年4月,在駐村幹部劉新國的鼓勵和幫助下,折明明創辦了綏德縣晨星民間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時,需要本人到縣城現場簽字按手印。折明明執意選擇自己轉動輪椅前去。村上到縣城隻有10公裡的路程,開車隻需10多分鐘,正常人步行需要一個多小時,而折明明卻“走”了近3個小時。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他覺得自己赢了,赢在堅持,赢在敢于直面來往行人的異樣目光,赢在克服膽怯與自卑。
現在,折明明的合作社裡有大大小小的純手工作品近百件,包括串珠編織作品、鑽石繡作品等。興趣是他一直以來的最大動力,7月中旬,他還學會了編織手鍊。他将自己在網上學到的手工教程,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親們。他的徒弟中有不少是殘疾人,“老師”這一身份讓他自豪不已。
今年4月,他有了一個新身份——綏德縣綏德漢食品有限公司推廣大使。該品牌将他的故事和頭像印在産品包裝禮盒上,讓折明明的自強事迹傳播得更遠,也讓品牌更具有綏德元素。截至目前,禮盒已銷售400多份。
“石家灣好人”“陝西省脫貧緻富先進個人”“第六屆榆林好人”等榮譽稱号,清晰地印證了折明明近年來不懈奮鬥的曆程,也不斷為他提振信心。
從“自救”到助人,折明明真切感受着生命的可貴和意義,并通過奮鬥一次次站上領獎台。他說:“我還想争取更多這樣的光榮時刻。我堅信,前路終将越走越寬。”(記者 趙波 李羽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