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員已經返回地球一段時間,目前正在接受醫療隔離,隔離的原因并不是空間站上有外太空病毒,而是他們在我國空間站駐留了6個月,身體免疫能力較弱,地球上一些常見病毒都可能導緻他們生病,等到免疫能力恢複後,才能解除醫療隔離,繼續下一輪的計劃安排。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今年5月份我國會發射天舟四号貨運飛船,6月份發射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
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和神舟十三号一樣,也是由3名航天員組成,在我國空間站駐留長達6個月。
細心一些的讀者就會發現,我國空間站目前采用的是“先下後上”,從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員發射與對接,中間有1個多月的空隙,在此期間我國空間站上并沒有人駐留。
而國際空間站在交接班時,都是“先上後下”,也就是下一批航天員先登陸,上一批航天員再返回。如此就使得國際空間站始終有人駐留。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國為何要采取“先下後上”的策略呢?我國空間站無人駐留的這段時間,會不會有“小偷”偷偷溜進去呢?
我國空間站航天員
事實上,我國空間站目前還處于建設階段,雖然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航天員們已經入駐過我國空間站,但是目前空間站還不是最終完成體,目前還處于建設階段。
為了确保安全,在此期間我國采用了“先下後上”的策略。這是因為目前我國空間站還處在調試階段,有一系列空間站的技術需要實驗,在确保技術萬無一失之前,最好是讓航天員們先下後上,确保一些關鍵技術得到驗證,最大程度保護航天員們的生命安全。
國際空間站從上個世紀就開始建設,已經運營多年,一些關鍵技術都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對接技術已經成熟,可以做到“先上後下”,但即便如此,美俄飛船在對接空間站時,偶爾也會出現意外。
比如:“科學号”實驗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幾個小時後突然失控,造成國際空間站旋轉了45°,好在國際空間站的重要系統沒有遭到較大的損壞,也沒有導緻國際空間站解體。
類似這樣的案例發生過好幾次,這也說明,在航天領域,即便是技術成熟的國家,也有可能會出現失誤,因此為了确保航天員們的安全,我國目前采取了“先下後上”的策略。
還有,我國空間站在距離地球40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這裡的環境非常惡劣, 我國空間站面臨着空間輻射,失重,溫度劇烈變化等惡劣環境,此時還需要驗證一些空間站的技術,确保航天員安全。
另一方面,我國空間站還不是最終的完成體,目前隻有天和核心艙上有3個床位和1個衛生間,雖然航天員們可以在空間站上打地鋪,但是為了确保航天員們都能夠休息地好,我國還是會保證每個航天員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間。
另外,我國空間站已經高度智能化,即便無人值守,也能正常運行一兩個月,隻是不能間隔的時間太長。
後續我國将會開展在軌交接班,其中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員将會共同在我國空間站執行5-10天的任務,到時候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員再返回地球。
為了确保每個航天員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今年我國發射的兩艘實驗艙中,其中一個實驗艙布置了3個床位和一個衛生間,等到實驗艙和我國空間站對接之後,我國空間站上就有6個床位和2個衛生間。
這樣一來,即便是在軌交接班,6名航天員也都有自己的休息區,充分的休息是良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國際空間站則不同,目前國際空間站隻有7個永久睡眠艙,但是國際空間站在軌交接班時,經常出現10人,11人甚至更多人同時位于國際空間站,此時就必須有一些航天員要打地鋪。
國際空間站雖然處于無重力環境下,無論橫着、豎着、躺着、趴着感覺都差不多,但是國際空間站的許多設備比較吵,打地鋪的人往往需要找一個安靜,同時又通風比較好的地方才能打地鋪。
另外,他們打地鋪的地方還不能打擾其他同事工作,所以在軌交接班期間,部分航天員經常為尋找睡眠的地方而絞盡腦汁,以至于國際空間站部分航天員甚至會出現失眠問題。
我國空間站會進“小偷”嗎?
目前,我國空間站處于無人值守階段,那會不會有“小偷”偷偷潛入我國空間站搞破壞呢?
這一點其實我們可以放心,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空間站在距離地球40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而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具有發射載人飛船的能力。
另一方面,即便具備發射載人飛船的能力,也很難與我國空間站對接。因為我國空間站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圍繞着地球運轉,運轉速度、軌道參數等具體信息它們難以獲取,即便有飛船,對接的難度也非常大。
還有,我國空間站可是具備“防盜”技能,這是因為我國空間站的對接口與國外的對接口就有不同,對接口不一緻的情況下,“小偷”也難以打開我國空間站的門,自然就進不去我國空間站。
更重要的是,我國空間站雖然無人值守,但并不代表不受我國控制,我國地面工作人員仍舊對我國空間站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能夠掌控空間站,當出現緊急情況時,還能變軌或者變速,根本不用擔心“小偷”的問題。
#中國##美國##空間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