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病原生物學細菌培養法實驗報告

病原生物學細菌培養法實驗報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23:47:37

【實驗目的】

(1)了解細菌生長曲線的特點及測定的原理。

(2)學習用比濁法測定大腸杆菌的生長曲線。

【實驗原理】

将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适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适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标,生長時間作橫坐标,繪制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于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不同的微生物的生長曲線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也不同。測定在一定條件下培養的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在科學研究及生産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典型細菌的生長曲線可分為延遲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圖10-1)。

病原生物學細菌培養法實驗報告(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1

圖10-1 典型的細菌生長曲線(引自M.T.馬迪根)

測定細菌的生長量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據要求和實驗室的條件選用。其中,比濁法是一種操作簡便、迅速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根據細菌懸液的細胞數量與光密度成正比,與透光度成反比的關系,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細胞懸液的光密度值(即OD值),用于表示細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相對生長量(圖10-2)。

病原生物學細菌培養法實驗報告(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2

圖10-2 比濁法測定微生物生長的原理(引自沈萍)

【實驗器材】

1.菌種大腸杆菌(Escherichia coli)。

2.培養基和試劑LB液體培養基、無菌水等。

3.儀器和用具搖床、冰箱、分光光度計、無菌移液管、無菌試管、三角燒瓶、标簽等。

【實驗步驟】

1.将大腸杆菌接種到LB液體培養基中,37℃振蕩培養18h備用。此菌液作為“種子”培養液。

2.取11支無菌試管,分别标記培養時間0、2、4、6、8、10、12、14、16、18、20h。

3.用5mL無菌移液管吸取大腸杆菌培養液2.5mL轉入盛有50mLLB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燒瓶中,混合均勻後,分别取5mL混合液分裝到上述标記的11支無菌試管中,37℃下振蕩培養(250r/min)。

4.把分光光度計的波長調至600nm,開機預熱10~15min。

5.以未接種的LB液體培養基校正分光光度計的零點。

6.在培養的第0、2、4、6、8、10、12、14、16、18、20h,将标有相應時間的試管取出,在分光光度計上測定OD值。注意:若菌液太濃,應做适當稀釋,使OD值在0.1~0.6較好。經稀釋後測得OD值要乘以稀釋倍數,才是培養液實際的OD值。

【實驗報告】

1.實驗結果

(1)記錄所測定的OD值數據。

(2)以OD值為縱坐标、培養時間為橫坐标,繪出大腸杆菌生長曲線。

2.思考題若同時用平闆計數法測定,所繪出的生長曲線與用比濁法測定繪出的生長曲線有何差異?為什麼?(金國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