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走掉的全是挂。
如果你時常關注Steam遊戲的在線數據,那麼應該不難發現今年的CS:GO在線玩家越來越少了。
不久前,SteamCharts公布了6月在線人數統計,結果顯示CS:GO在線數據下滑了16.7%,一月之間蒸發了整整10萬名在線玩家。
作為一款處于長線運營狀态的網遊,活躍用戶數量随時間和版本波動幾乎已經算是常态;但一次性流失掉這麼多玩家,卻也是CS:GO這款遊戲自2018年以來從未發生過的現象。
不過面對突如其來的流量缺口,玩家社區和V社倒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危機感,前者沒嚷嚷“遊戲要涼”,後者也沒就此進行任何官方回答。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了那麼多人退坑呢?參考近期的運營動作,這口“鍋”估計還得讓近期更新的Prime系統背上。
Prime系統可以理解為CS:GO遊戲中的一類特權準入機制。
在遊戲中,擁有相同身份的玩家會被系統匹配在一塊進行對局,并且能夠享受到該機制下的獨占道具、積分、武器等等特權,本質上就跟各大平台常規的注冊會員一樣。
到了今年6月4日,V社發布補丁對該系統功能進行了一些“調整”。從此以後,這項增值服務就幾乎成為核心玩家的“必需品”。
國服價格100塊,外服15刀,都趕上免費前的遊戲了
那具體調整了些什麼呢?其實說白了無非就是多了一個“排位收費”機制。
按照規定,從6月4日起,非Prime狀态的賬号将無法參與排位匹配,待遇基本與“遊客”身份無異了(當然,休閑比賽和大逃殺還是能玩的)。
根據V社發布更新後的解釋,此舉實際上是為了打擊排位中日益猖獗的作弊現象。
事實也的确如此,自從CS:GO轉為免費遊戲後,随着遊戲在線人數持續走高,FPS領域喜聞樂見的高科技玩家也開始水漲船高,導緻天梯環境嚴重惡化。
在此期間,雖然官方一度采取各種方式對作弊賬号進行嚴查,但無奈遊戲賬号獲取成本太低,作弊玩家往往會同時預備好幾個号,一個被查,再換一個,一時半會V社也拿這種狡兔三窟的操作無可奈何。
思來想去,為了提升作弊門檻,官方便設計出了這麼一個用魔法打敗魔法的方案——既然無法阻止你爽,那就換個法子給你添堵吧。
也正因為有反作弊方面的考量,Prime系統更新之初,玩家社群裡也沒有太多的抵觸情緒,有的甚至拍手叫好。
畢竟核心玩家巴不得作弊者全部滅絕,而主要以休閑模式為主要遊戲内容的輕度玩家,往往也不是開挂玩家的獵殺對象。
考慮到無數前車之鑒,數據與整體玩家生态的健康到底誰更重要,但願V社能把這筆賬算明白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