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比亞迪dmi混動是幾個電機

比亞迪dmi混動是幾個電機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5-14 23:08:42

比亞迪dmi混動是幾個電機?比亞迪的DM-i混動技術如今家喻戶曉,為何能在大量汽車品牌的混動技術中脫穎而出,大家都知道,比亞迪的混動汽車有十多年曆史,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F3的插混版,那麼為何如今的DM-i讓比亞迪銷量大增,和早期的混動技術有何差異,下面我們從電機、内燃機和混動模式三方面來詳細分析,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比亞迪dmi混動是幾個電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比亞迪dmi混動是幾個電機(科普:比亞迪DM-i混動是什麼)1

比亞迪dmi混動是幾個電機

比亞迪的DM-i混動技術如今家喻戶曉,為何能在大量汽車品牌的混動技術中脫穎而出,大家都知道,比亞迪的混動汽車有十多年曆史,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F3的插混版,那麼為何如今的DM-i讓比亞迪銷量大增,和早期的混動技術有何差異,下面我們從電機、内燃機和混動模式三方面來詳細分析。

1.6萬rpm電機和刀片電池

DM-i是DualMode-inteligente雙模智能的縮寫。相比以前的混動技術,更注重電機的使用,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大功率電機驅動、大容量電池供能、内燃機為輔,颠覆了傳統混動“以油為主”的設計,是一種真正讓燃油車過渡到新能源的概念,以往的插混車型由于電池續航太短,大部分人駕駛時很少充電,平時就是一款燃油車。

而比亞迪的DM-i更注重電氣化,其搭載的電機最高轉速為1.6萬轉/分,最高效率97.5%,效率超過90%的高效區間達到90.3%,相比燃油車40%左右的熱效率,電機的能源利用率更高,由于比亞迪的單個永磁同步電機瞬時扭矩超過310Nm,完全可以取代内燃機,比如宋PLUS DM-i,百公裡加速時間在8秒左右。

電機搭配的是在比亞迪純電車中得到安全驗證的刀片電機,結合了磷酸鐵锂電芯的熱穩定性優勢,通過刀片結構彌補了磷酸鐵锂能量密度低的缺點,在達到三元锂能量密度的同時,安全性更高。目前DM-i的刀片電池有兩種容量,其中8.3度的版本帶來51公裡的續航裡程;18.3度的版本帶來110公裡的續航,其中110公裡的續航接近宏光MINI EV,市區上班通勤可以以純電模式行駛。

43%熱效率的1.5L混動專用發動機

在電氣化後,比亞迪研發了專用于混動車的骁雲插混發動機,以1.5L自吸版本為例,制動熱效率 (BTE) 高達43%,這是省油的關鍵,為了達成創紀錄的熱效率,該發動機有幾個核心技術。

首先自然吸氣相比渦輪增壓,進氣溫度更低,可以增加發動機的壓縮比,通過使用更高強度的活塞、連杆等,骁雲發動機的壓縮比高達15.5:1,超過馬自達赫赫有名的14:1(歐版)創馳藍天發動機。在增壓壓縮比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爆震,通過進排氣氣門可變正時機構,在壓縮過程中提前開啟進氣門,解決氣缸壓力問題,讓膨脹比大于壓縮比,更大的膨脹比将更多能量從熱量轉化為有用的機械能,以此增加熱效率。

這種省油的方式帶來了功率密度小的問題,低轉速扭矩非常低,同等排量的渦輪發動機,扭矩可以到到300Nm,而這台發動機峰扭隻有135Nm,并且需要到4500轉/分才能爆發,單獨驅動整車顯然不夠用,但用在插混車型上,低轉速完全由電機驅動,沒有起步扭矩低的問題。

插混另一個優勢是發動機配件電動化,取消傳統的前置發動機配件驅動系統,比如空調壓縮機、機械真空泵、機械水泵等,進一步降低磨損,提高效率。配合可變排量的機油泵,在冷啟動時減少機油阻力。

骁雲插混是比亞迪有史以來第一次為發動機安裝分體冷卻。通過按需測量氣缸蓋和氣缸體溫度,提供精确的冷卻效果,以達到發動機最佳運行溫度,尤其在冬天,可以減少熱損失,将冷啟動後的發動機預熱時間縮短了20%,減少熱車油耗。

四種完全不同的駕駛模式

DM-i以電為主,電量充足時,市區行駛純電驅動,尤其遇到堵車等情況,電機起步扭矩大,變道超車容易。

第二種情況是電量不足,行車電腦自動切換HEV串聯模式,骁雲内燃機進入發電模式,驅動依舊由電機負責。

第三種情況是山路行駛或者想要體驗混動的充沛動力,中高速行駛時(60km/h以上)進入HEV并聯運動模式,電機和内燃機同時驅動汽車。

第四種是高速高速巡航駕駛,1.5L内燃機直接驅動,這是發動機效率最高的階段,就像普通燃油車的90km/h高檔位低轉速,雖然高速行駛,但油耗低。

選車偵探觀點:比亞迪一改早期混動的先有内燃機,再加電機的“雞肋”插混,DM-i從混動專用内燃機、刀片電池和高效率電機三方面入手,從0開始研發混動車,形成純電為主的驅動形式,沒有續航焦慮,即使饋電情況,百公裡油耗隻有4-5L,真正降低用車成本,國貨之光,您認為比亞迪DM-I技術怎麼樣?點贊、評論、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