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可而止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光明論壇·溫故】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副教授),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适可而止過猶不及物極必反?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副教授)
4月22日,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時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大自然孕育撫養了人類,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出自《荀子·天論》。荀子在《天論》中批判了宗教神學的世界觀,将宗教之天、道德之天撥正為自然之天,系統闡述了人與自然關系,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觀點。文中說:“列星随旋,日月遞炤,四時代禦,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其大意為,天上衆星相互伴随而旋轉,日月相互交替照耀,四季輪流控制着節氣,陰陽二氣周流變化,風雨博施于天地間,萬物各自得到和氣而産生,各自得到滋養而成長。看不到大自然如何運作生成萬物,而隻能看到它的功績,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之處。荀子要言不煩,其在天人關系上的深刻哲思,可以轉化為今天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寶貴精神财富,對于構建生态哲學具有理論價值,對于生态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天地萬物有生有成。“萬物各得其和以生”,所表達的是“生物”。确切地講,“和”以生物。正是列星、日月、四時、陰陽、風雨等自然條件的有機結合,生命才得以産生。在這裡,“和”是萬物在自然界萌生、成長最基礎的條件。“和”是貫穿整部中國哲學史的一個重要概念。大體言之,則包括了自然之“和”與人群之“和”。
天地、陰陽、寒暑、四時、風雨等為自然之“和”。自然之“和”,經典多言。《國語·鄭語》所載史伯之言雲:“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天地和氣,生成萬物。正面來看,和而不同,多樣統一,萬物豐長。反之,若完全排斥差異性,名雖為一,萬物大殃。自然之“和”啟示人們,自然界是一個集複雜性與多樣性為一體的自組織系統,構成了生物之所以生成的條件。隻有整個系統和諧有序地運轉,才能保證萬物的化育生長。隻有保護好這些基礎性條件,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人群之“和”,儒家言之者衆。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易傳·系辭下》亦講天、地、人三才之道。孟子、荀子皆曾言天時、地利、人和。尤其是荀子所論之道,大多為人道,故大量講“人和”。如“以善和人”“群居和一”“和齊百姓”“合歡定和”等,均屬于人群之“和”。到了《中庸》,“中和”更被诠釋為天下的大本與達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自然之“和”與人群之“和”構成了人與自然合一的完滿狀态。
“各得其養以成”,所表達的是“成物”。确切地講,“養”以成物。自然事物之“養”可分為二:一為自養,也就是自然之養;一曰他養,也就是人之養。所謂自然之養,指的是自然事物之生成有其自養自洽的生态系統。所謂人之養,指的是自然事物生長中人的護持、助力作用。從生态保護角度看,人的主體性作用凸顯,體現在不破壞萬物之“自養”權利,并發揮人的“他養”義務。按照荀子“天生人成”的理論,天地生物而人成萬物,遵循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過程。《中庸》亦雲:“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内外之道,内在成己,外在成物,即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在荀子看來,這是仁智合一的天生人成之道。《荀子·富國》講“萬物同宇而異體”,萬物共處于一個自然共同體中,均有其生存權利。人有智性,認識到人類生存與萬物的相互依賴關系,理應保障萬物的權利,為其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
在生态文明建設紮實推進的今天,深入學習生态文明思想,體會其所征引的中國古代先哲經典,具有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廣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應當沿着這個思路繼續延伸、拓展下去,将中國古代生态思想與現代生态文明建設相結合,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态哲學思想,必能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4日0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