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電影,聊聊生活。
韓寒在介紹自己的電影《四海》時提到,随着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希望通過電影将内燃機的轟鳴聲記錄下來,以後可能會聽不到了。
其實,何止會遺忘内燃機的轟鳴,随着人工智能的發展,随着電動化的取代,我們遺忘的,大概是這個真實的世界。
你有多久沒好好看過花花草草和大樹我們的目光,80%的甚至更高比例的時間,都在電子産品上,手機也好,電腦也好,都占用了我們大量的目光聚焦時間。小區裡的花什麼時候被種下,什麼時候生出了幼苗,什麼時候長出了莖,什麼時候生出了葉,什麼時候開了花,幾乎一無所知。
形容一下什麼是綠色?你首先想到的怕是翡翠綠,因為電子産品經常使用這樣的色調,來增加本身的美感。
對于周圍自然環境的感知越來越遲鈍,甚至會逐漸喪失,我們所獲得的所有自然描述,都來自電子産品給我們的固有概念,想象力随之匮乏。有人說,現代人們的想象力是越來越豐富了,你看看人們的創造。是的,創造的更多的都是電子産品,這是一個循環。
樸素美學,不應該僅僅是韓寒的堅持樸素美學的呈現在電影《愛情神話》中,呈現在《四海》中。浮躁的世界,從來不缺乏高雅和高尚。而快速呈現高雅和高尚的路徑,就是高品質生活的打造,而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快速方法,就是締造精緻。這樣的一個高雅循環,被消費主義層層包裹,裹挾着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循環中從生到死,從有到無。
唐白行簡《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唯迎笑于一時,惟雅俗之共賞。
樸素美學的意義在于,将這個聒噪的高雅循環打破,剝開消費主義的裹挾,将一時的迎笑,帶向雅俗共賞的世界。《四海》是這樣一部電影,你看他是在講江湖,而實際上是在講我們。沒有經曆的人,是沒有共情的。而非科班出身的韓寒,在講故事方面,實在差強人意。怎麼才能讓更多的人産生共情,是韓寒需要精進的學問。
人生裡有無奈,有心酸,更有死亡沒有人的一生是毫無波瀾的,如果有,那一定不是人,那是神。波瀾的定義,不是驚濤駭浪,我們往往喜歡将波瀾感受為驚濤駭浪,似乎隻有這樣,才配的上波瀾。
你在道路上看到了一位美女,這位美女讓你心神蕩漾,但是你已經結婚生子了,這是波瀾。在你平凡的生活中,你無數次想過逃離,這也是波瀾。
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人生,表面上看似乎波瀾不驚,實際上早已經驚濤駭浪。這一生,沒人沒有遺憾。說出來的那些,是可以告訴别人的。更多的是從未說出來的,那些,才是真正的遺憾。充滿了多少心酸,就有多少說不出來的人生故事。哪有人會把心底掏出來晾曬給衆人看,傻子也會有所隐瞞,要不然,為什麼思想和精神會錯亂。
死亡,是終結嗎?
哪有那麼多不死不休的故事,有的隻是平鋪直叙的人生人們喜歡聽故事,更喜歡講故事,似乎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必須有故事。每一個失敗的背後,都必須有八卦。傳播的快感,必須以故事為叙事方式。我們的人生,真的充滿了故事嗎?
。。。。。。
看看,所有的故事,在沒被真相之前,都充滿了談資。一旦抽絲剝繭,又充滿了平凡和不甘。
韓寒在講故事嗎?好像講了,又好像沒講。覺得講了的,看的是自己。覺得沒講的,自己在被看。
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吧,感受一下那花,那草,那樹,那人。
蚍蜉和蝼蟻,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