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幾年前,新勢力的車永遠是同價位的純電車裡性價比最高的,原因無他,在新勢力瘋狂内卷玩性價比搶市場的時候,絕大多數傳統車企都還沒意識到新能源車會是以後的趨勢,也沒意識到純電車這種看起來成本高還賺不到啥錢的車有啥市場出路可言。
但早在2018年底,包括威馬的沈晖,小鵬的何小鵬在内的新勢力車企大佬們就曾經告誡過同行們,一旦傳統車企睡醒了,新勢力的市場機會很可能就沒了。這兩三年,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些新勢力大佬當年的話可謂一語成谶。如今,在所有車企都已經瘋狂投身到新能源車賽道的時候,這些本就在燃油車時代就瘋狂内卷的巨頭們,已經把新能源車,特别是純電動車的産品力,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MG MULAN,也許就能代表着傳統車企,特别是自主品牌如今的内卷程度。作為一台起步價不到13萬的車,MG MULAN幾乎把能給的,甚至是更高價位能給的全都給了。我們一直很好奇,這款自主品牌純電車裡的“超級卷王”,在現實世界中,會有怎樣的市場表現?看這車的人,買這車的人都在關心什麼?跟什麼車對比?這車對整個MG品牌,有什麼幫助?
低配車型續航成痛點,高配動力成關鍵
我們探店的這家MG店不大,看樣子應該算是二級經銷商,店裡車不多,但基本全都是特地挑選過的爆款車,包括MG7,天蠍座之類的,全都是MG品牌最近聲量很高的車款。其中,MULAN擺在整家店的中央位置,旁邊還擺放着一大堆宣傳物料。這是很典型的廠家官方建議的新車到店露出形式。如此可見,哪怕我們探店的是一家旗艦店級别的經銷商,MULAN也一定會是整家店裡的C位。
不過在我們觀察的這段時間裡,大部分人很明顯都是做了功課再來看車的。并不是我們之前探店中經常遇到的那種“随便逛逛”,而且有一個現象更有意思:看這車的人,明顯分為兩個“派系”,一邊是傳統的家庭和家用需求用戶,而另一邊,則是直奔運動性能而來的年輕群體。
實際上MULAN的低配版本,看的人是最多的,但同時,也是我在車上聽到過的負面言論最多的。不止一個人在看車的時候,就MULAN的續航向銷售發難,MULAN起步價僅500不到的标稱續航,也确實成為很多人在現場批評這車的一個重點。甚至有三四個人在車裡就表示,差不多的價格,比亞迪的續航更長,MULAN的空間和配置也構不成什麼優勢,他們很可能轉而選購比亞迪。接待完了這批顧客,有點精疲力盡的銷售看看我,擠出了一絲苦笑。
不過,在MULAN的高配車型上,看車的人就完全不一樣了,話題點也完全變了個風向。MULAN的高配款盡管價格接近20萬,520公裡CLTC的續航雖然不多,但也足夠用。在看車的人中,續航配置反倒變成了次要的讨論方向,這些人詢問銷售的方向大多都集中在這幾個方面:這車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零百3.8秒加速?用的什麼輪胎?後期自己更換更高性能的輪胎能不能讓這個成績再提高一些?這種彈射加速多少次電池會過熱保護?再就是,如果買了車改裝的話,改哪些零配件還可以得到原廠保修?
很明顯,讨論的焦點全都是動力相關。
MULAN對MG品牌幫助甚大,但産品力缺陷仍然明顯
不管怎麼說,MULAN對整個MG品牌的正面影響和幫助是很大的。作為MG品牌第一款在真正的純電架構下開發出來的産品,MULAN無論是空間配置還是外觀内飾科技感等等方面,基本上都做到了同級的領先水平。一方面,MULAN用實際産品力堵住了其他同行,特别是新勢力們對于“MG的純電車還停留在油改電階段”的指責,另一方面,MULAN的高配車的動力表現,也再次強化了MG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都在努力打造的“運動品牌”調性。而且,3.8秒的零百加速時間,也确實讓MG的運動調性真正落地(坊間一直有負面消息,認為MG的運動是假運動)。
但我們同時不得不指出,盡管我們理解MULAN在如今的定價及原材料價格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确實沒有辦法把續航做得很突出,但MULAN性價比的标志之一,其13萬不足的起步價,續航隻有425公裡CLTC續航。如果換算成相對“水分”更低的WLTC續航數據,它的續航很可能連400公裡都不到。這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不夠用。
所以MULAN低配車的續航,是當前擺在這台車面前最大的産品力缺陷,也是我們現場探店中,被現場消費者指摘最多的一個點。在市場營銷角度看,我們很清楚MG目前的品牌調性是強調“家庭運動”。在這個定調中,“家庭”應該是第一位的,而非“運動”。而目前的MULAN,我們認為有點更偏向于“運動”這個标簽了。所以MULAN更合理的産品策略,是在低配車上弱化其運動性,強化其家庭屬性(其中包括提升續航),就像廣汽為影豹車系做的那般。
但這必然意味着,MULAN将會成為一台“平平無奇”的家用車,因此在這個角度看,我們也能理解MG對于目前MULAN的定調和産品策略。隻是,對于純電動車這種産品來說,如此低的售價,産品力缺失是無法避免的,後續的市場營銷怎麼拉擡,其實很考驗MG的營銷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