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單車真的損傷膝蓋嗎?很多人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材,堅持運動、健身,努力收集每一條有利于健身的幹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動感單車真的損傷膝蓋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很多人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材,堅持運動、健身,努力收集每一條有利于健身的幹貨。
但是!
至今依然流傳着很多聽起來很像真話的謠言,有些甚至廣為流傳。
今天,就讓我們踩起科學的踏闆,碾碎這些落伍的觀念吧!
謠言1
騎動感單車傷膝蓋
都2020了,還信這種老掉牙的話?
對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膝蓋,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一旦施力方法錯誤,很容易就會讓膝關節受傷。所以,很多人都會因為“騎動感單車傷膝蓋”為由,對此避而不及。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先說結論:
不會!
然後是客觀的分析:
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膝蓋受傷,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間歇性的膝蓋内側疼痛。這樣的疼痛往往發生在改變坐姿時,通常由于大腿内側韌帶拉傷。屬于不正确的運動姿勢導緻的拉傷,例如:外八字騎行自行車等;
第二,膝蓋上接縫處脹痛或刺痛,這通常是由于大腿部用力過猛而導緻肌肉和肌腱勞損;
第三,運動時,膝蓋内有異物感和脹痛感。這通常是由于膝蓋内側軟骨組織損傷,前後左右搖動都會導緻膝蓋骨的疼痛加劇。有這樣的現象說明膝蓋已經受到了無法自愈的損傷,需要盡快接受物理輔助治療。
很多剛接觸動感單車的同學們可能會有一些擔憂,但其實,騎行對膝蓋的沖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會對膝蓋造成額外的傷害。因為騎行時,身體對膝蓋的壓力都轉移到了坐墊上,所以,隻要運動姿勢正确,騎行根本不會導緻膝蓋受傷。在正常的騎行姿勢下,膝蓋承受的壓力是跑步時的1/7!
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騎單車會對膝蓋會有損傷。
動感單車作為“脂肪殺手”,深受許多明星以及健身達人的喜愛。單車燃脂效果顯著,一節45分鐘的課可以消耗500多大卡,因此成為很多高端健身房的首選減脂方案。
謠言2
騎動感單車會讓小腿變粗
???為什麼不想想喝下去的奶茶呢?
老樣子,先擺結論:在正确騎行的前提下,單車不僅不會讓腿變粗,反而可以消除腿部多餘脂肪,練出緊實優美的小腿。
然後我們從肌肉生長的機制出發,理智客觀地說說為什麼。
所謂的“小腿變粗”,一般有兩種類型:
1 腿部肌肉發達
2 腿部脂肪較厚
我們先說第一種,小腿肌肉發達。
增肌需要的是高強度力量訓練,而單車是一項有氧運動,所以動感單車是無法讓小腿的肌肉變發達的。
如果要增加身體某個部位的肌肉,首先需要通過無氧運動,去破壞目标區域的肌肉纖維,被破壞的肌肉纖維通過吸收營養物質進行再修複,從而增加肌肉的目的。一般的力量訓練或抗阻力訓練(我們俗稱的“撸鐵”)都是無氧運動。
而單車運動的主要特點是:高頻率(踏頻)、低力量(阻力)和有氧運動。動感單車的騎行過程中沒有高強度的力量訓練,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消除腿部脂肪。
然後是第二種,腿部脂肪較厚。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局部減脂是不存在的。人體的脂肪,是統一的概念,其中也包括内髒的脂肪,所以當你覺得小腿粗的時候,其實是因為身體的總脂肪含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隻不過每個人的脂肪分布不一樣,你的小腿恰好聚集了一些而已。
因此,當身體消耗脂肪時,各個部位貯存的體脂會被調配到肝髒,由肝髒進行分解,而不是在運動部位直接分解。一般先從易分解的内髒脂肪開始消耗,之後才慢慢消耗到皮下脂肪。
而動感單車是全身性的運動,一節45分的課程,會鍛煉到大小腿、臀部、腹部、手臂、肩膀、背部等部位。有的人可能先瘦肚子,有的人先瘦大腿,有的人先瘦胸,這是因人而異的。
當你覺得運動後小腿變粗了,其實那隻是短暫性充血。隻要再堅持一段時間,你的小腿就會瘦下來。
謠言3出汗越多,燃脂越快
嗯,所以到了夏天,我們都會莫名其妙地瘦下來
怎麼想的這麼美呢?
還是先說結論:出汗隻是身體運動後表現出的一種狀态,是伴随熱量消耗産生的結果,而不是脂肪燃燒的原因。
決定流汗多少的因素主要有:溫度、運動強度、基礎代謝、肌肉質量等原因,但和燃脂效果并無必然聯系。
夏天站着不動都流汗,但不代表消耗很多熱量;冬天運動汗流的少,也不代表運動沒有效果。
相反,天冷的時候,身體必須燃燒更多卡路裡來維持體内的恒溫,因此在同樣環境下,冬日運動消耗的熱量比天熱時更多。
冷空氣接觸到溫暖的身體時,運動燃燒的卡路裡會略微增加,此時身體消耗的熱量大概會提高3%~7%。簡單來說,就是冬天運動瘦身效果更好。
但是在冬天不建議戶外運動,特别是在北方的極寒環境下很難找到合适的運動場地。這時候,例如動感單車等不依賴于場地的室内運動,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至此,相信同學們對這些謠言都有了正确的認知,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有許多知識誤區,紮根在人們的偏見和無知之中。
你還聽到過哪些謠言呢?後台告訴我們,讓更多人知道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