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藍字訂閱喲
大家都知道輪胎爆胎的危險性,然而爆胎并不是每天都會遇見的。統計顯示:不正确的胎壓和胎紋磨損才是最大的公路殺手,而50%的車禍原因和輪胎有關。雖然小編已經寫了不少期與輪胎相關的文章,不過今天我們将開啟一個新的輪胎知識篇章,我們請來「德國馬牌」的輪胎工程師,讓我們一起認真講輪胎。今天第一期就從最基礎的輪胎知識講起。
1.輪胎的分類
為什麼要說輪胎分類?作為消費者,買輪胎的時候至少要知道自己到底要買什麼車胎吧,買錯了花紋還是小事,小轎車買了大卡車輪胎該怎麼裝……
通常情況下,輪胎會按照以下四類标準進行分類:【橫屏查看下圖,效果更加】
2. 斜交輪胎(BIAS)
三、有無内胎
1. 有内胎
2. 無内胎
四、 氣候
1. 夏季輪胎
2. 全天候輪胎
3. 冬季輪胎
2.輪胎的功能
了解輪胎的功能,能讓你在選擇輪胎時,根據愛車的車型,有所側重。我們先來看功能是什麼?
1. 維持一定氣壓的氣體,支持汽車。
2. 傳遞牽引力和制動力到地面。
3. 維持方向穩定性,同時提供車輛轉向力。
4. 補充汽車的懸挂系統,吸收來自道路的震動。
這四個基本功能分别對應這輪胎的夠硬(堅固程度),柔軟性(補充懸挂,提高舒适性),耐磨(提高汽車的行駛安全)等。然而,如果愛車每天都在魔都的大馬路上行駛,你對輪胎的關注點自然會和整天跑長途貨運的師傅有所不同。你的重點應該落在輪胎的柔軟程度和節油性能上,至于耐力什麼的……還是留在晚上慢慢用吧……
3.輪胎的材料組成
1. 橡膠 41%
2. 填充物 30%
3. 骨架材料 15%
4. 增塑劑 6%
5. 硫化劑 6%
6. 抗氧化劑 2%
其實輪胎的材料和組成是一個比較暧昧的話題,上圖寫的好像挺全的,然而每個輪胎的配方都是針對每種路況,每種氣候,每種車型……也就是之前我們談到的分類配制的,這可不是一拍腦袋說“再加2%的矽!”那麼簡單的。每個配方都是經過輪胎廠商反複的研究和測試,研發周期超長,人力物力投入巨大。
所以,一般每個輪胎廠都有幾個自己的獨有配方。像德國馬牌的MC5中加入的高活性矽配方技術,可以使得橡膠與各組成材料之間形成高穩定性的管理,從而提升輪胎的抓地力。其中的詳細配方當然也是不能随随便便告訴大家的啦~~
4.輪胎的組件
講完了不能說的秘密(輪胎配方),我們來講點能說的大白話,那就是輪胎的組件。這東西所有輪胎都差不多,技術也就這幾種,今天就用馬牌輪胎來“開膛破腹”,一起來看看,輪胎是怎麼樣的?
首先輪胎基本可以分成兩大部分:
- 胎面及帶束層
1.胎面 2.冠帶層 3. 鋼絲帶束層
- 胎體
4.簾布層 5.氣密層 6.胎體 7.三角膠條 8.鋼絲圈 9.胎圈強化層 10.趾口墊膠
接下來小編每一個部分和大家拆解講解:
1. 胎面:
材料:合成橡膠或天然橡膠。
功能:
l 胎冠膠:影響耐磨性和防滑性。
l 基部膠:降低滾動阻力,同時影響操控性能。
2. 帶束層
材料:覆膠聚酰胺簾線。
功能:防止帶束層在高速行駛時蠕動,提高高速性能,均勻性和舒适性。
3.鋼絲帶束層
材料:覆膠的高強度鋼絲(多根纏繞)
功能:
l 穩定胎面區域。
l 維持輪胎的形狀和方向穩定性,降低滾動阻力,提高輪胎的裡程壽命。
4. 簾布層
材料:尼龍或者聚酯簾線(覆膠)
功能:
l 支撐胎内的氣壓。
l 連接胎圈與胎面。
5. 氣密層
材料:丁基合成橡膠。
功能:胎體内胎,保持輪胎的氣密性。
6. 胎側
材料:天然橡膠。
功能:保護胎體簾線不受外部損壞。
7. 三角膠條
材料:合成橡膠。
功能:影響駕駛精确性,方向穩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8. 胎圈鋼絲
材料:橡膠覆蓋的鋼絲
功能:确保輪胎固定在輪辋上。
9. 胎圈強化層
材料:覆膠簾線(如尼龍、聚酯等)
功能:影響方向穩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10. 趾口墊膠
材料:合成橡膠。
功能:确保輪胎與輪辋結合處密閉,不漏氣,同時保護輪辋。
在這裡我們也要說一說卷首中提到的鼓包。鼓包通常情況下是因為外力影響造成了輪胎簾布層的破裂,引起輪胎部分鼓起。輪胎因為内因(制造和輪胎材料的原因)鼓包的可能性并不高,通常情況下與駕駛習慣、天氣情況和路況等原因有關。
小編和德國馬牌工程師在聊天過程中了解到,其實鼓包與RP(人品)有點關系。在德國馬牌工程師對一款輪胎的戶外測試中,曾為了測試輪胎的極限抗壓程度,連續20多次以時速80 [公裡/時]沖過減速帶,結果測試輪胎安然無恙。但是就在測試結束,車輛以30[公裡/時]離開測試場時,碰巧通過地面一個小凸起物……結果……鼓包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5.下期預告
看了來自德國馬牌輪胎工程師的圖文講解,大家是否要說小編在炒冷飯?那大家不妨問問自己,輪胎的構成分為哪幾部分呢?“溫故而知新”還是很重要滴。因為,下期我們就來講【輪胎是如何通過輪胎花紋和配方達到靜音】
有料又有顔值的人都關注
途虎發現精選
複制【途虎發現精選】在微信公衆号中搜索,你離養車達人僅一步之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