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孩子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說不得,打不得,稍有不慎,還會把孩子給養歪了。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不同的家長有着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不妨先看看家長們都是如何處理的。
容忍孩子的不安,尊重孩子的孤獨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以為他正經曆的恐懼是自己獨有的,他并不知道這種感覺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
而這個真相父母卻沒有辦法傳遞給孩子,因為任何想要幹涉他自主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孩子必須依靠自己經過一定時間的思考,才能真正領悟。
所以,當孩子氣急敗壞、亂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要用一顆包容的心來對待孩子,接受孩子的不滿與憤怒,不要訓斥他,而是心疼他,因為他的内心正經曆一場沖突與風暴,沒有任何人替代得了,隻有他走過去了,才能獲得成長。
也不要對孩子有過多的幹涉,不要刺探孩子,不要揭孩子的傷疤,做到默默關注,不參與、不唠叨即可,給孩子一些獨立與自由的空間。
從不說你做錯,隻說不合适
我和孩子爸爸自從兒子上初中後幾乎從不說“你做錯了”,都是說這個事你做得“不合适,還有更好的方法,方式。”至于公共場合一般情況都是給足兒子面子。就連女兒都說我們偏心。
很多父母喜歡不講方式、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甚至孩子犯了一個錯誤就把他過去的錯誤重新翻出來說,有些還用一些侮辱的話語。這恰好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叛逆的胃口,可能話不投機孩子也當場翻臉,搞得父母在大庭廣衆下也沒有面子。
實話說,叛逆期的孩子最喜歡你說他好,特别是對自己父母的贊揚更是喜歡聽。所以說和他說話的方式很有技巧,甯可不贊揚也别損他。如果确實做了錯事,也用比較委婉的方式說,就像我們說的用“不合适”可能更好。
不要打罵,選擇正确的溝通方式
很多家長經常會用撂狠話的方式去威脅孩子。比如說“再敢頂嘴就打你屁股”等。
雖然說撂狠話的方式一出,孩子會因為恐懼有所收斂,但是這種方法使用得越頻繁,失效的也就越快。
在威脅的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習慣,看似在聽你說,其實注意力早已經遊離到别處去了。
首先,家長在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做到自身行為和語言的統一。另外,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盡可能使用緩和、商量的語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