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腫瘤标志物“高了”不一定是癌
專家提醒:45歲以上的成年人有三大緻癌因素之一,就應每年至少做一次防癌查體
根據近日發布的《2017年青島市居民惡性腫瘤監測分析報告》,青島市居民在40歲以後,惡性腫瘤發病率迅速升高,惡性腫瘤發病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膀胱癌和腦癌。臨近年底也是島城市民的體檢高峰期,随着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體檢中加入腫瘤篩查的相關項目。腫瘤标志物超标就一定是癌症嗎?腫瘤标志物數據都合格,是不是就沒問題了呢?昨天,青島早報名醫工作室邀請市中心醫院檢驗科主任牟曉峰,請他解釋腫瘤标志物數據背後那些事兒。
腫瘤标志物異常不代表一定有癌症
随着體檢的普及,腫瘤标志物的檢測日漸增多,常常會有病人拿着體檢報告上輕微增高的檢測結果來就診,惶恐地認為自己得了“癌症”。其實,任何人檢查腫瘤标志物,其結果一般不會是“零”。因為每個人的體内都有“癌細胞”的存在,生長出100多億個新細胞的同時,也會長出1到20個“癌細胞”。所以,幾乎所有的腫瘤标志物檢查結果都不會是“零”,有一個正常範圍,隻要數值在正常範圍内就是正常的。人體免疫系統能及時處理掉這些癌細胞,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生活中有不少因素會影響腫瘤标志物的指标,例如喝酒、睡眠不好,還有過度進食補品,比如長期進食燕窩這樣的補品容易刺激細胞過度分化,從而影響腫瘤标志物的升高。因此市民在看到體檢報告上腫瘤标志物值升高時不要太過驚慌,有可能就是一過性升高而已。所謂的“癌指标”隻是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單一的腫瘤标志物輕度升高,尤其是僅一次檢測升高,并不具有明确的臨床意義,不需要過分擔心。應在不同的正規醫院再次複查确認,由醫生根據患者病史、家族史等情況給出建議,如果需要則進一步進行影像學及内窺鏡的檢查。
聯合檢測多個腫瘤标志物
提高準确性
牟曉峰講述,腫瘤标志物,是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生物合成、釋放或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産生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可存在于腫瘤細胞和組織中,也可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當腫瘤發生發展時,這些物質明顯異常,可以利用生物化學、免疫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對其進行定性或定量檢測。腫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一般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消退、複發等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因此測定血清腫瘤标志物水平,可以獲得有關惡性腫瘤的診斷、療效及預後等方面的信息。
通過血液中腫瘤标志物的檢測,是否真的能實現對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治?牟曉峰解釋,實體腫瘤涉及的髒器比較多,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等,因此相應的腫瘤标志物也是種類繁多,并且有時其中一個器官發生腫瘤,會同時伴有多個腫瘤指标升高的現象。在這些腫瘤标志物中,有些指标過于敏感,即便患者沒有腫瘤,隻是在髒器存在急慢性炎症或良性病變時,指标也會明顯升高;有些指标特異性差,當它升高時,醫生很難判定患病的髒器到底是哪一個。同時,每個患者的個體也有差異。因此,有時需要聯合檢測多個腫瘤标志物,以提高對疾病推斷的準确性。
為發現無症狀癌症患者
提供重要線索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腫瘤診治的重要原則。腫瘤從産生到被儀器發現,通常都經過了很長的時間。而腫瘤标志物會提示有腫瘤風險,如果早診斷早改變生活方式,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被阻止,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一般認為,利用現代生物物理技術如超聲顯像、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磁共振成像等可發現直徑1到1.5厘米的腫瘤,而腫瘤生長到2到3毫米即可用免疫學診斷方法測出。 ”牟曉峰說,腫瘤标志物檢測是發現無症狀癌症患者的重要線索,可作為腫瘤的輔助診斷工具。
在所有腫瘤标志物中,目前能用于腫瘤篩查的其實種類很有限,甲胎蛋白 (AFP)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其中兩種,如對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進行甲胎蛋白檢測,可早期發現肝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結合直腸指診亦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應用于早期前列腺癌的篩查。
當已有足夠證據證明患者可能患某髒器腫瘤後,腫瘤标志物往往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幫助區分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以及腫瘤類型。如癌胚抗原(CEA)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可輔助區分胃腸道腫瘤是腺癌還是類癌;血清腫瘤标志物升高的水平與腫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有關,對其定量檢測有助于輔助診斷患者處于癌症早期、中期還是晚期。腫瘤标志物還被用于腫瘤的複發監測,如發現腫瘤标志物連續2次升高,患者就可能出現腫瘤複發或轉移。腫瘤标志物濃度增加或降低與腫瘤預後密切相關。比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可作為睾丸癌的預後指标。
腫瘤标志物還有助于明确手術、放療或藥物治療是否有效。通常腫瘤完全切除和有效化療後,腫瘤标志物即明顯下降,若下降至正常或治療前水平的95%即認為治療成功;如果術後腫瘤标志物未如預期下降,則說明手術未能完全切除腫瘤。
腫瘤基因檢測并非所有人都需要
近年來,“滴血驗癌”常見于各種報道中,也引起了體檢者們的廣泛關注。“腫瘤基因檢測,雖有一定概率查出腫瘤,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實體腫瘤标本病理學檢查來得精準,同時腫瘤基因檢測對腫瘤靶向治療有重要的意義。”牟曉峰說,針對具有遺傳性因素緻癌的患者,經過專業的腫瘤科醫生診斷後,才會建議親屬去進行相關的基因檢測,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行腫瘤基因檢測,也不是所有腫瘤患者的家屬都需要進行檢測。目前全世界也僅是對乳腺癌、遺傳性結直腸癌、肺癌的有較為明确的依據。并且,一旦檢查出來是患癌高危人群,也不一定會得癌症,最重要還是改變不良生活喜歡,定期體檢,嚴密監測。
牟曉峰介紹,癌症,除了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外,現在一緻公認的緻病因素就是基因突變。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就是:同一分期、同一病理類型的惡性腫瘤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案,其療效(如生存期)為什麼會存在明顯差異?答案就要從基因突變中去尋找。随着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研究人員發現同一類型腫瘤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存在差異,可能是導緻疾病個體化差異的原因所在,繼而發現了一些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的基因,即腫瘤的“驅動基因”,這也成為腫瘤靶向治療的基礎。
靶向藥物具有專門針對某種腫瘤基因突變,達到精準殺傷效果,而不同腫瘤患者腫瘤驅動基因突變存在差異,因此通過基因檢測,了解患者哪種基因發生突變,适合應用哪種藥物,也就做到了“精準醫療”。“随着基因層面對腫瘤的研究不斷突破,相信距離人類徹底戰勝癌症并不會太遙遠。 ”牟曉峰說。 記者 黃飛
這些人群應該做腫瘤标志物檢查
牟曉峰建議,45歲以上的成年人,有三大緻癌因素之一,就應該每年至少做一次包含腫瘤标志物檢查在内的防癌查體。一是癌症家族遺傳因素,例如一個家庭中母親和(或)姐妹得過乳腺癌,她患乳癌的危險比沒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得多;第二是病史因素,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長期患胃病的人屬于胃癌的高危人群;第三是職業因素,如果工作中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物質,或者工作環境污染嚴重,更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的人,如吸煙等,也屬于癌症的高危人群。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可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