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昌齡最出名的一首邊塞詩

王昌齡最出名的一首邊塞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19:54:57

王昌齡最出名的一首邊塞詩?王昌齡擅寫七絕,是古代詩評家公認的,僅次于李白的“七絕聖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王昌齡最出名的一首邊塞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王昌齡最出名的一首邊塞詩(王昌齡眼看邊關烽火不息)1

王昌齡最出名的一首邊塞詩

王昌齡擅寫七絕,是古代詩評家公認的,僅次于李白的“七絕聖手”。

盡管在整體的創作成就上,王昌齡略微遜于李白,但是明代的李攀龍認為,王昌齡用樂府舊題《出塞》寫的《出塞二首·其一》,乃是“唐詩的壓卷之作”。

也就是說,在李攀龍看來,《出塞二首·其一》這首詩,是唐代最好的邊塞軍旅詩,超過唐代所有同類型詩歌。同時,還有人一些詩評人認為,這首七絕是古今七絕的巅峰。

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在獲得盛譽的同時,也引起了較大的争議。因為這首詩歌的第二聯,顯然理性大于感性,因此有詩評人覺得,這是王詩中的“弱筆”。

專家學者各執一詞,那麼到底誰才說得對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下,這首傳頌千古的七絕名篇。

《出塞二首·其一》賞析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話翻譯:

明月,還是秦漢時的那一輪明月;關隘,還是秦漢時的那一道關隘。隻是年複一年,萬裡長征的戰士一去不複還。若衛青、李廣那樣的名将還在,絕不會讓胡人的鐵騎,越過陰山。

詩歌的第一句,寫事件發生的地點,以極簡的筆墨,通過互文的形式,寫出了邊關防線在曆史長河中的滄桑變遷,這裡強調的是邊關防線禦敵的時間之久。

自商周時代以來,中國在三千多年曆史當中,長期處于南北對抗的局面。而中原抵禦胡騎南下的防線,就是包括山海關在内的,衆多邊防險關。

一代又一代的将士,從秦漢一直到唐朝,再到明朝,一直在長城、關口上與胡騎作戰。一代又一代的将士,從關口出發,冒着紛紛雨雪,走進無邊的大漠,最後血灑疆場,埋骨黃沙。

朱光潛在《悲劇心理學》裡面曾經提到,時間是打造“悲劇”效果的一大有效法門。若論悲劇氛圍的營造,王冒齡僅憑這首詩開頭的兩句,就無愧于“詩家天子”的頭銜。

不過接下來的最後兩句,卻因寫得過于“理性”在詩評人中引起了争議。“但使龍城飛将在”二句,不能不說是帶着感情寫出來的。可是這種感情始終讓人覺得不溫不火,欠了些“激情”。

同樣是發表議論,王昌齡的後兩句,就不如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寫得感人;也不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個性張揚。

前者寫諸葛亮願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制造出悲劇的震撼;後者寫李白自己前後經曆的變化,志得意滿,張揚的性情。一個寫悲傷,一個寫喜悅,都把情緒推到了極緻的頂點。

“但使龍城飛将在”這兩句,卻寫得非常平淡。王昌齡隻是在簡單陳述一個事實,這個事實也是曆代普通百姓們的心聲。

龍城飛将,指的是衛青、李廣那樣的名将。二人都是古代史上公認的戰神,人們平時議論武将時,總會提到他們的名号。

看上去,王昌齡隻是簡單地陳述了一個事實,沒有任何的藝術加工,所以讓這首詩明顯顯得後勁不足。不過這首詩在傳播中,卻在民間得到了很高的贊譽。

之所以會這樣,大概是因為王昌齡選擇了“龍城飛将”這個普通人都熟知的意象。因為對衛青和李廣的熟知和認同,所以最後兩句能很容易地調動起普通讀者的情緒,引發強烈的共鳴。

簡單地說來,也就是王昌齡在詩中講出了普通人的心聲。不過王昌齡的邏輯,或許是“錯誤的”。

因為隻有衛青、李廣這樣的名将,沒有國家經濟、軍事實力,沒有高素質的軍隊成員,并不可能做到“不教胡馬度陰山”。

曆史不是英雄單獨創造的,而是人民和英雄齊心合力創造的。就算給你十個衛青、李廣,讓你帶着宋朝那些老弱病殘的“雇傭軍”,胡馬該渡陰山,還是要渡陰山的。

國與國之間的戰争,真正決定勝負的是經濟實力、科技水平與決策者的魄力。名将肯定是會發揮重要作用的,但他們并不是決定戰争勝負的唯一因素。

王昌齡這首詩創作于安史之亂爆發之前,當時唐王朝在與少數民族的戰争中并不占劣勢。而唐軍之所以不能“百戰百勝”,無非是因為兩個原因。

其一,軍事與科技實力并未達到對敵人“降維打擊”的程度;其二,政策需要,國家在對待關外敵人時,并未傾盡全力。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王昌齡這首詩的問題不隻在于理性大于感性,還在于“說理”水平比較低下,見識太過普通。

當然,王昌齡隻是一位文官兼詩人,并不是真正的武将,也不是朝廷中樞裡面的人。他寫這首詩,其實是出于對邊關戰士的同情,發了一頓牢騷而已。

因為“秦時明月二句”寫得很悲壯,但是最後“但使龍城”兩句過于平庸,所以也有人認為,它不應該算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真正的唐人七絕壓卷之作,應該是王之渙的同題材七絕《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為什麼比王昌齡的《出塞》,寫得高明呢?因為它開頭一句的想象力奇崛,不亞于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

最後兩句寫關邊生活的艱苦,守邊戰士思念親人,卻等不到家書。同樣是叙述而非抒懷,但是詩句的亮點在于“何須怨”三字。

為了保國家安甯,守邊的戰士甯肯犧牲個人幸福,“春風不度玉門關”,我又何怨之有?全詩格調因為有此三字,頓時得到了拔高。

不過盡管如此,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開頭兩句讀來還是很悲壯的,所以“秦時明月漢時關”也成了一個千古名句。

結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二句,短短十四個字,卻寫盡了千年戰争史上的一大悲劇,表現出了王昌齡對邊關戰士的巨大同情。

年複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将士埋骨黃沙,卻始終迎不來最後的勝利。國家要打仗,首先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因為國家征兵,就有許多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于是人們就開始思考,思考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打了上千年的仗,還是不能将邊患徹底解決呢?

有人想起了秦漢時期,中原王朝曾經輝煌的戰績。想起了那些戰役中的代表人物,衛青、李廣。于是他們認為,假如這些名将還在,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了。

其實這個問題,就好像是普通人會把中國男足不行,歸罪于足球教練;又把中國電視劇制作水平不行,歸罪于中國編劇一樣。

總而言之,王昌齡在對待唐代國家軍事的問題上,保留了與絕大多數普通人一樣的視角。理性大于感性,見識過于平庸。

這既是《出塞二首·其一》能夠在民間廣為傳播的一個原因,同時也是它遭到後代詩評人貶低的重要緣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