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語言風格的特點?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考點解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詩歌的語言風格的特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考點解讀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别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煉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
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的使用(煉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煉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技巧點撥
風格分類
【語言風格分類1】
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樸、簡潔、工麗、隽永、晦澀等類型。
1、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的語言風格。
3、凝練(精練):主要指語言簡潔而含意豐富。
4、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5、華麗(絢麗):主要指有富麗的詞藻,絢麗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質樸(平淡、自然):主要指選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簡潔:特點是幹淨利落,言簡意赅。
8、工麗: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
9、隽永:語意深長,耐人咀嚼。
10、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
【語言風格分類2】
1、豪邁雄奇:此種風格的詩,多用具有氣勢和節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頓挫:沉郁就是深沉蘊藉。沉郁的詩作者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後沉吟再三,勃發于筆端。如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3、慷慨悲壯:此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着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不平。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4、樸素自然:其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于平淡中蘊含着深意。如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婉約細膩:這種風格往往體現出“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如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7、清新明麗:這種風格往往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後的清清柳色、荷葉上顫動着的晶瑩水珠。如周邦彥《蘇幕遮》:“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8、幽默諷刺:在詩中多指诙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如章碣《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語言風格分類3】
1、常見作家語言風格:屈原雄渾悲壯、曹操豪放磅礴、陶淵明樸素自然、杜甫沉郁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邁飄逸、王昌齡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麗俊逸、王維恬淡優美、溫庭筠绮麗香豔、高适悲壯蒼涼、李賀奇麗瑰秀、柳永纏綿悱恻、蘇轼的豪放曠達、李清照婉約含蓄、辛棄疾的慷慨悲壯。
2、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風格:宮廷詩纏綿宛轉、田園詩恬淡甯谧、山水詩清新優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懷古詩幽深綿長、送别詩意蘊深遠。
答題步驟
第一步: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确點明語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第三步:析作用,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經典例題
一、【2019年高考新課标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插田歌(節選) 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6分)
【答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插田歌》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解析】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樸。有的詩絢麗多彩,有的詩卻質樸無華。有的詩語言明朗,有的卻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詩平易近人,有的卻險怪奇特。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内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谪、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懑不平。然後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隻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争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記叙了農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婦農夫的衣着,色彩協調,具有濃郁的南方水鄉氣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
二、【2018年高考新課标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小題。
精衛詞
王 建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
品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
朝在樹頭暮海裡,飛多羽折時堕水。
高山未盡海未平,願我身死子還生。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作者對精衛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
B.詩的第三、四句設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幹,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寫精衛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
D.這首詩的語言質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所選的詩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風,詩歌作者針對精衛填海這個古代神話中“精衛”這個人物展開議論,抒發自己的情懷。對于閱讀面廣、知道這個神話故事的學生,難度不大;但對于閱讀面較窄、不了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學生,則有一定難度。題中所給的四個選項,前三項分别就詩歌的内容進行賞析,後一項對詩歌的語言進行賞析。其中,A項考查對詩句内容的鑒賞和對詩人寫作意圖的理解,表述涉及詩歌第一句,從詩的後兩句“高山未盡海未平,願我身死子還生”可看出作者對精衛這個神話中人物的贊美,可知該項“作者對精衛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說法有誤。B項鑒賞詩句的内容,表述正确;C項鑒賞詩中精衛的形象,表述正确;D項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表述正确。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曆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後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麼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麼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确認,得出答案。
三、【2018·北京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②行客。還自歎中年多病,不堪離别。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矶頭千古浪,銅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裡雪深時,須相憶。
[注] ①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察等事務。②繡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鞮陌:代指襄陽。
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6分)
【答案】①本詞整體風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時有柔和(平和,緩和,細膩)之筆。②比如上阕“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氣勢雄奇,下阕“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矶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闊,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筆,堪稱“龍吟虎嘯”。③比如上阕“還自歎中年多病,不堪離别”低回婉轉,下阕“正梅花萬裡雪深時,須相憶”清麗隽永,皆堪稱“和緩”。
【解析】首先要準确理解陳廷焯兩句評論的意思。“龍吟虎嘯”形容聲音宏大或叱咤風雲的氣勢。這裡指詞的聲律豪放峭拔,“和緩”有平和、緩和之意。兩者在詩詞語言和表達技巧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結合對本詞的理解,典故和建功立業與勸慰的情感是豪放而大氣的,而作者對自己身世及友人的不舍就顯得細膩而和緩了。
四、【2013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
鹧鸪天 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
【答案】①意象豪邁:“鵬”“鳳”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鳥雀,給人以豪邁之感;②意境開闊:“北海”“太陽”“路茫茫”等組成了開闊的意境;③氣概剛健: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隻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該題考核詞風。“鵬”“鳳”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鳥雀,給人以豪邁之感;“北海”“太陽”,給人境界開闊之感;攜書佩劍,自然顯示出作者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這些意象的選擇及裝扮的描寫體現了辛詞豪放的特點。
五、【山東省濰坊市2020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歐陽修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别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慶曆八年,歐陽修任揚州太守,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上據蜀岡, 下臨江南數百裡。②《宋史-劉敞(字原甫)傳》:為文尤贍敏,掌外制時,将下真,會追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制成。
本詞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詞風,開豪放之詞的先路,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答案】①描景境界開闊。平山堂淩空矗立,壯麗雄偉,憑欄遠眺之景,氣勢磅礴。②寫人豪情萬丈。“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運用誇張手法,刻畫了一個氣度豪邁、才華橫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③抒情積極達觀。“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寫人生感慨,體現了詞人達觀豪邁、笑對人生的風範。
【解析】結合内容,從意象(景物),人物形象及抒發的情感角度分析。和常規的語言風格題相比,這道題更像是逆道而行,告訴我們語言風格是什麼,然後再讓我們分析為什麼,那麼在解答這道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語言、内容等多方面進行探究,但是一定要記住我們的中心是圍繞着語言風格展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