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賈輝
沒有了華麗但無用的“黑話”,螺絲釘們就失去了亮眼的包裝,隻剩下平庸無聊的按部就班。
3月30日,在字節跳動9周年年會上,創始人張一鳴念了一段互聯網“黑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明明每個字我都認識,卻讀不懂是什麼意思。
這段話摘錄自字節跳動的雙月會材料,張一鳴批評道:“我們的很多重要決策并不需要那麼複雜的描述。”
講真,對于社畜而言,這段話并不陌生,因為隔三差五就會從老闆、甲方的嘴裡聽到類似的“黑話”。
曾經,我還以為是自己的水平太低,聽不懂領導們的高談闊論,今天才發現,原來連老闆也不懂自己在說什麼!
2015年春天,賈躍亭說了一個至今無人能懂的互聯網新詞:“生态化反。”
當“黑話”越發蔓延,說“人話”的地方就越來越少了。
朋友圈裡,4月第一天的文案不再是“4月,你好”,而變成了“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愚人節,隻有Q2”;
Q2是英語Quarter 2的縮寫,通常指一年的第二個季度。
同事也開始變得奇奇怪怪,明明是四個月,卻非要說“兩個雙月”;開個會溝通一下的事情,非要說“我們對齊一下”;
你甚至連老闆批評的話都開始聽不懂了:“你這個方案顆粒度不夠,抓不住用戶的癢點。”
你剛搞懂了 KPI 的全稱含義,公司考核制度又換成了 OKR;在你熟練運用 DDL 等縮寫的時候,同事們又開始說你聽不懂的:all in、GMV、POI、ROI……
互聯網“黑話”語法大全。
明明可以好好說話,卻非要換成各種不明覺厲的“黑話”,似乎這樣就可以給人一種專業、可靠的感覺。
吊詭的是,職場也越來越離不開這“無用”的“黑話”了。
對于員工而言,在工作越發細分化的今天,各個崗位的工作不見得需要多麼專業的技能,也并非不可替代。那麼,螺絲釘們可以用什麼填滿周而複始的日報、周報、年中總結、年終總結、季度計劃呢?
沒有了華麗但無用的“黑話”,螺絲釘們就失去了亮眼的包裝,隻剩下平庸無聊的按部就班。
職場裡,沒人會在乎你說的是真是假,隻會在意你說的夠不夠華麗吸引。/《歡樂頌》
對于老闆而言,“黑話”就更有用了。不把赤裸且難聽的商業邏輯用“黑話”包裝一下,怎麼赢得源源不斷的投資?
“黑話”還給員工們留足了揣摩的空間,解釋權則牢牢掌握在老闆手裡:做好了是領導英明,做不好就是員工無能。
說到底,“黑話”不過是另一種“皇帝的新衣”。
每個職場人都心知肚明,“黑話”隻是華麗但無用的廢話,卻不得不逼自己卷入這個語言體系裡,獲得各個行業的“入場券”。
正如華東師範大學的劉擎教授所說:“黑話構造了一個共同體的‘疆界’,區分了‘圈内’與‘圈外’。熟悉黑話的‘自己人’共享着一套由曆史境遇與交互經驗生成的共同密碼,由此獲得歸屬感和身份認同。而圈外人因為不具備共享密碼,無從編碼和解碼,也就成為被拒斥和疏遠的‘他者’。”
生活中常見的潛台詞。
類似的“黑話”,我們并不陌生,從火星文到00後愛用的縮寫,從招聘黑話到高情商話術,和語言一同被包裹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
好好說話,真誠交流,從拒絕“黑話”開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