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盲盒有被賦予新的時代内涵嗎?新華社鄭州12月11日電題:“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考古盲盒有被賦予新的時代内涵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華社鄭州12月11日電題:“考古盲盒”:讓文物“活起來”
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
近日,有人先後在幾個大社交平台發帖,圖文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轉發、留言咨詢。
“5天線上銷售額超50萬,緊急補貨的600個盲盒在35秒内被一搶而空。”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沒想到這麼火!”
由河南博物院出品的“考古盲盒”,名為“失傳的寶物”,設有“傳承”“史詩”“傳說”等級别。玩家打開盲盒,取出包裹有“寶物”的土塊,小心翼翼地“挖掘”,“出土”的瞬間如開獎般驚喜,成就感油然而生。
據介紹,不同級别的盲盒“挖出”的“寶物”等級也不同,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将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或杜嶺方鼎等都可能被挖到。“手套一戴,是考古學家的感覺了”“這就是考古工作者的工作體驗吧,一鏟子下去可能有寶,有可能啥都沒有”……網友如是留言。
“當然,‘寶物’隻是做工精美的文物仿制品,是具有曆史文化内涵的文創産品。”宋華介紹,為真實還原考古發掘過程,盲盒的土塊摻有洛陽北邙山的土質,自帶古代陵墓“神秘”感,盲盒内還附贈有“洛陽鏟”等迷你版考古鑽探工具。
近年來,裝有動漫影視産品或設計師原創玩偶的盲盒,吸引衆多中國年輕消費者。其特别之處在于,盒子上沒有标注是哪款,消費者打開盒子後才能揭開謎底。數據顯示,僅在國内某知名電商平台上,今年上半年,模玩以及玩具市場增速為22%。其中盲盒超過40%的增長率,是模玩類目第一增速引擎。
鄭州大學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認為,“考古盲盒”通過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讓文化知識由被動灌輸轉變為主動探尋,進而實現文化傳承和消費升級。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表示,“考古盲盒”大火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文物“活起來”,帶動博物館走進千家萬戶,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這是一次動态的文創過程,我們會根據玩家的反饋不斷完善内涵。”宋華說,截至目前,盲盒版本已叠代6次,寶物翻模、提升20多款。下一步,還将聯合河南省内其他博物館推出“定制款”,比如設置各館鎮館之寶的“隐藏款”等,帶給玩家更多驚喜。
來源: 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