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越國後期曆史

越國後期曆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4:23:39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1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65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周更新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2

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夫差為越國擴容後,越國的控制範圍恢複到了什麼程度。按照史書記載,擴容後的越國“東至句甬,西至攜李,南至姑蔑,北至平原”。這些古地名其實都是古吳語的發音,所以大家很難從字面上去理解它們的意思。

首先我們來看看“攜李”。在“攜李之戰”中我們已經對這個地點的位置作了分析,大緻就在現在的浙江省嘉興市西南,再具體一點應該在桐鄉市一帶;“平原”的位置則在現在的海鹽縣,東臨杭州灣。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3

對于海鹽,如果看過《書劍恩仇錄》的朋友應該有印象。不過海鹽陳閣老究竟是不是乾隆的生父,目前看來隻能是小說家言了。對于出身在海甯的金庸老先生來說,用身邊熟悉的人物入書,倒也在情理之中(海甯就在海鹽西側)。

我們如果在地圖上标出“攜李——平原”,的位置會發現吳王夫差賜給越國在杭嘉湖平原上的土地,實際上還是越人的故地,或者說是越人在落敗之前,在杭州灣北部所經營的最穩定的根據地。

附:夫差增封越國土地示意圖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4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句甬”,“甬”是甯波的簡稱,得名于甯波的母親河——甬江。句甬指的就是甯波平原一帶。當然,在春秋之時甯波平原的陸地還沒有現在的規模。而越人當時的經營重點還主要放在紹興平原。“姑蔑”則在現在的浙江金華、衢州之間的龍遊縣。這一帶的地理名稱是“金衢盆地”,是浙江腹地中最大的盆地,也是越國直接控制區的最南部。就“龍遊”這個地方來說,近幾年比較出名的是“龍遊石窟”。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5

關于這個在山中向下挖掘的巨大石窟,最為引人入勝的說法是越王勾踐的藏兵洞。不過從邏輯上來分析,如果是為了不讓吳人發現,越人完全可以将兵員和物資藏于山中,并沒有必要耗費如此大的人力在山中開鑿如此規模的石洞。

關于“金衢盆地”與越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整個浙閩丘陵在春秋時期的地緣結構,我們後面會有具體分析。現在看來,夫差為越國增封的土地名義上的确夠大,因為之前的越國被限定在紹興平原與會稽山一帶。但有實際意義的還是在杭嘉湖平原上的越國故地,因為在此之前,吳國并沒有能力深入到浙閩丘陵之中,去實際控制那些越國土地。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6

吳國“還給”越國部分土地的用意,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了,主要是因為連年征戰的吳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開發及控制這些土地了。這種情況下,讓一個順從的屬國來提供部分後勤保障,也不失為一個方案。

就越國在杭州灣北部複得的這些土地而言,其實并沒有涉及到“胥浦”所流經的區域。吳人開鑿的這條新運河在杭嘉湖平原的東側,入海口則正好位于吳越新國界的東北側。也就是說,吳國還是可以通過胥浦将吳都的軍隊以最短的時間運送到吳越邊境。

吳國最初決定修建胥浦的時間是在“攜李之戰”之後,夫差新即位的那一年(公元前495年)。那時由于吳王阖闾受傷而亡(公元前496年),越國的控制區已經向北擴張到了太湖南岸。而真正修成的時間,應該是在夫椒之戰以後,越人完全退回到錢塘江以南之後。

從地緣的角度來看,無論吳國有沒有讓越人重返太湖平原,胥浦的修建都是有必要的。這對于吳國控制杭嘉湖平原,并開發胥浦兩側的土地都有莫大的好處。從農耕的角度來看,與現在修建水渠主要用于輸水不同,太湖平原的很多人工河道,是用來排水的。也就是說,将那些湖沼之中的水盡量的排幹以獲得更多的耕地。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7

如果說向濕地要土地,是吳人得以開發太湖平原的成功秘訣的話,失敗之後的越人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對于從吳都回到越國的勾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将都城從會稽山上搬了下來(公元前489年)。新的國都被設定在紹興平原(詳見〈越國遷移路線圖〉)之上,具體的位置在現在的紹興市越城區。

越國後期曆史(獲贈了哪些土地)8

對于習慣于在山谷之中生存的越人來說,将自己的政治經濟中心搬遷到水患頻繁的沿海平原之上,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但如果勾踐希望積蓄足夠的實力向如日中天的吳國複仇,那些山谷中有限的耕地是很難提供足夠的支持的。

越人開發紹興平原的方法是圍堰築塘,即在濕地的邊緣築起低壩,然後将其中的水排幹(這項工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吳國被征服之後,大批的吳人被征用至此,以擴張紹興平原的陸地)。而吳都四通八達的水道,以及它們在“夫椒之戰”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讓越人更加意識到,誰更善于借助水的力量,誰就更有可能成為江東之主。因此越人在修築都城(包括其他城邑)時,也參考了吳都的修建方法,以讓自己從一個山地民族,轉變為一個水上民族。

不過越人與吳人最終的成功雖然都與水有關,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本質區别的。與吳人善于利用平原地區的河道湖泊不同(包括改造河道),越人則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海洋之上。而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别,與吳越之間不同的地緣背景有重要關系。

下一節會繼續這個話題,到時我們就清楚,為什麼越國的國運要遠長于吳國?究竟越國是靠什麼打敗了吳國,過程又如何?為什麼獲勝之後的越國要遷都于“瑯玡”?東瓯與越國的關系是怎樣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